一种建筑环保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944821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08: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环保污水处理装置,包括Y型管道;Y型管道下侧分别连接第一进水管和第二进水管;Y型管道的分流处设有移动挡板;第一进水管上设有开口;滑轨上滑动连接移动块;移动块右侧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过滤网,移动块左侧设有把手;第一进水管和第二进水管下侧连接集水箱;换热管下端设有支撑板;水泵上设有热能转换器和热能接收板;生活用水中的杂质种类较多,通过多级过滤网逐步进行过滤,极大的减少生活用水中的杂质,而热能吸收板可以吸收生活用水产生的余热,转化成部分电能提供给水泵,减少了水泵带来的电能消耗,节约能耗;生活用水再依次通过生化池、臭氧消毒池、沉淀池进行深化处理,满足了回用水质的标准。准。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环保污水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环保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城市建设必须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新型城市并不是推倒重来,取代传统的排水系统,而是对传统排水系统的一种“减负”和补充,最大程度地发挥城市本身的作用。
[0003]城市建设必须结合当地水资源情况、降雨规律、水环境保护与内涝防治要求等密切相关,因地制宜的建设,同时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稳定。水资源的匮乏使废水的处理与重复利用成为既能实现经济效益,又能实现社会效益的一种好方法。
[0004]用处理后的废水代替新水,能够有效缓解水资源的紧张状况,把废水对环境的污染减少至最小程度。但目前对建筑物中的生活用水的处理技术均存在难以有效保证回用水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环保污水处理装置,可以对生活用水进行深化处理,处理后的水质较为稳定,满足回用水质的标准。
[0006]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筑环保污水处理装置,包括Y型管道;Y型管道下侧分别连接第一进水管和第二进水管;Y型管道的分流处设有移动挡板;通过移动挡板可更换第一进水管和第二进水管的开闭状态;第一进水管上设有开口;开口上设有挡板,开口还上设有滑轨;滑轨上滑动连接移动块;移动块右侧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过滤网,移动块左侧设有把手;所述第二进水管和第一进水管的结构相同;第一进水管和第二进水管下侧连接集水箱;集水箱下端设有多个连通集水箱内部的凹槽;凹槽内设有换热管;换热管抵在凹槽内,若需更换换热管或者清洗时,可方便拆卸;换热管下端设有支撑板;支撑板用于换热管的支撑固定;支撑板下端通过竖直滑轨连接漏斗内壁;换热管通过支撑板上的通孔与漏斗相互连通;漏斗底端连接水泵的进水端;水泵上设有热能转换器和热能接收板;所述热能接收板环绕在换热管周围;所述热能转换器和热能接收板的内部电路结构已是本领域公开的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0007]优选的,所述水泵的出水端通过水管依次连接生化池、臭氧消毒池、沉淀池;所述生化池内设有膜生物反应器;所述臭氧消毒池内设有臭氧发生器;所述沉淀池内设有输送水泵和排污管。
[0008]优选的,所述生化池、臭氧消毒池、沉淀池之间设有输送水管;输送水管与输送水泵相互连接;输送水泵通过输送水管给予生活用水的移动动力。
[0009]优选的,所述挡板右侧和移动块右侧处于同一垂直面;所述挡板和移动块的连接处设有胶条;胶条增加密封性,避免生活用水的向外溢出。
[0010]优选的,所述过滤网从上至下的网格面积依次缩小;对生活用水逐步进行过滤,减少水中杂质。
[0011]优选的,所述Y型管道上设有门体;通过打开门体对移动挡板的方向进行转换。
[0012]优选的,所述竖直滑轨上设有连通漏斗外部的紧固旋钮;紧固旋钮可对支撑板进行高度的固定。
[0013]优选的,所述Y型管道内设有限位板;起到对移动挡板的限位作用。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生活用水中的杂质种类较多,通过多级过滤网逐步进行过滤,极大的减少生活用水中的杂质,而热能吸收板可以吸收生活用水产生的余热,转化成部分电能提供给水泵,减少了水泵带来的电能消耗,节约能耗;生活用水再依次通过生化池、臭氧消毒池、沉淀池进行深化处理,满足了回用水质的标准。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图1中A的放大图。
[0018]图3是图1中B的放大图。
[0019]图中:1.Y型管道,2.第一进水管,3.第二进水管,4.移动挡板,5.开口,6.挡板,7.滑轨,8.移动块,9.过滤网,10.把手,11.集水箱,12.凹槽,13.换热管,14.支撑板,15.竖直滑轨,16.漏斗,17.水泵,18.热能转换器,19.热能接收板,20.生化池,21.臭氧消毒池,22.沉淀池,23.输送水泵,24.排污管,25.输送水管,26.门体,27.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1]参照图1

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建筑环保污水处理装置,包括Y型管道1;Y型管道1下侧分别连接第一进水管2和第二进水管3;Y型管道1的分流处设有移动挡板4;通过移动挡板4可更换第一进水管2和第二进水管3的开闭状态;
[0022]第一进水管2上设有开口5;开口5上设有挡板6,开口5还上设有滑轨7;挡板6可避免生活用水与滑轨7接触造成滑轨7的生锈,降低使用寿命;滑轨7上滑动连接移动块8;移动块8右侧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过滤网9,移动块8左侧设有把手10;通过把手10和滑轨7将移动块8和过滤网9拉出或推进,可对过滤网9进行清洁;所述第二进水管3和第一进水管2的结构相同;
[0023]第一进水管2和第二进水管3下侧连接集水箱11;集水箱11对下降的生活用水起到缓冲降低流速的作用;集水箱11下端设有多个连通集水箱11内部的凹槽12;凹槽12内设有换热管13;换热管13抵在凹槽12内,若需更换换热管13或者清洗时,可方便拆卸;换热管13
下端设有支撑板14;支撑板14用于换热管13的支撑固定;支撑板14下端通过竖直滑轨15连接漏斗16内壁;换热管13通过支撑板14上的通孔与漏斗16相互连通;漏斗16底端连接水泵17的进水端;水泵17上设有热能转换器18和热能接收板19;所述热能接收板19环绕在换热管13周围;所述热能转换器18和热能接收板19的内部电路结构已是本领域公开的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0024]所述水泵17的出水端通过水管依次连接生化池20、臭氧消毒池21、沉淀池22;所述生化池20内设有膜生物反应器;膜生物反应器的膜分离单元与生物处理单元相结合,进行有机物的降解和泥水的分离;所述臭氧消毒池21内设有臭氧发生器;臭氧发生器产生臭氧破坏微生物膜的结构,导致细胞溶解、死亡,实现杀菌作用;沉淀池22起到对处理完后的生活用水静止沉淀的作用;所述沉淀池22内设有输送水泵23和排污管24。
[0025]所述生化池20、臭氧消毒池21、沉淀池22之间设有输送水管25;输送水管25与输送水泵23相互连接;输送水泵23通过输送水管25给予生活用水的移动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环保污水处理装置,包括Y型管道(1);其特征在于:Y型管道(1)下侧分别连接第一进水管(2)和第二进水管(3);Y型管道(1)的分流处设有移动挡板(4);第一进水管(2 )上设有开口(5);开口(5)上设有挡板(6),开口(5)上还 设有滑轨(7);滑轨(7)上滑动连接移动块(8);移动块(8)右侧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过滤网(9),移动块(8)左侧设有把手(10);所述第二进水管(3)和第一进水管(2)的结构相同;第一进水管(2)和第二进水管(3)下侧连接集水箱(11);集水箱(11)下端设有多个连通集水箱(11)内部的凹槽(12);凹槽(12)内设有换热管(13);换热管(13)下端设有支撑板(14);支撑板(14)下端通过竖直滑轨(15)连接漏斗(16)内壁;换热管(13)通过支撑板(14)上的通孔与漏斗(16)相互连通;漏斗(16)底端连接水泵(17)的进水端;水泵(17)上设有热能转换器(18)和热能接收板(19);所述热能接收板(19)环绕在换热管(13)周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环保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17)的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雪广巩越髙纪彬王维佳刘尚山宋继运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二建集团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