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2356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4 18: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背光模组,其包含导光结构,该导光结构由第一光介质的材料形成并具有入光面及光扩散结构,该光扩散结构位于该导光结构的内侧并包含至少一中空结构。该中空结构形成容置第二光介质的空间,该第一光介质相异于该第二光介质。另一种背光模组包含导光结构,该导光结构包含导光部分,该导光部分沿延伸方向伸且于垂直于该延伸方向的方向上具有第一弯折部、第二弯折部、入光面、第一反射面及第二反射面,该第一反射面位于该第一弯折部且朝向该入光面,该第二反射面位于该第一弯折部且朝向该第一反射面。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中空结构或内部的反射面即可产生减光、混光的效果,进而改善该导光结构提供背光的光强度分布。善该导光结构提供背光的光强度分布。善该导光结构提供背光的光强度分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背光模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尤其指一种具有导光结构的背光模组。

技术介绍

[0002]背光模组常用于提供装置背光,且通常使用点光源。当背光模组的导光件尺寸较小时,例如导光件呈长条状延伸,其入光面及出光面位于延伸方向的两侧,光线经由入光面进入导光板并经由出光面射出导光板。此导光件难有效地对光线混光,使得此背光模组提供的背光明显不均匀、甚至产生明显的光点。为使背光均匀,通常可增加背光模组的出光面与背光投射标的间的距离,或增加背光模组的导光板的尺寸或于其上叠置多片光学膜片,例如棱镜片、扩散片、反射片等,以增加混光效果。前者会增加设置发光模块所需空间,后者会增加背光模组本身体积。不论何者均易使配置有背光模组的装置的体积不易缩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先前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其导光结构利用中空结构改善该背光模组提供的背光的光强度分布。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背光模组,包含:导光结构,由第一光介质的材料形成并具有第一入光面及光扩散结构,该光扩散结构位于该导光结构内侧并包含至少一第一中空结构,该至少一第一中空结构形成容置第二光介质的空间,该第一光介质相异于该第二光介质。
[0005]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至少一第一中空结构邻近该第一入光面。
[0006]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背光模组还包含光源,该光源邻近该第一入光面,其中该光源的发光方向朝向该第一入光面,该光源发射的光线经由该第一入光面进入该导光结构并被该光扩散结构改变行进方向。
[0007]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至少一第一中空结构包含贯穿孔,该贯穿孔由该导光结构的多个连续的壁面形成。
[0008]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入光面形成有贯穿凹槽,该贯穿凹槽朝向该贯穿孔凹入。
[0009]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至少一第一中空结构包含多个三角柱形贯穿孔,该多个三角柱形贯穿孔沿参考弧线段排列,该参考弧线段具有凹口,该凹口朝向该第一入光面。
[0010]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至少一第一中空结构包含狭槽,该狭槽由该导光结构的多个连续的壁面形成。
[0011]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狭槽具有延伸路径,该延伸路径呈弧形或角形。
[0012]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弧形或该角形具有凹口,该凹口朝向该第一入光面;或者,该狭槽呈新月形。
[0013]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导光结构具有表面,该表面邻接该第一入光面且大致垂直于该第一入光面延展,该至少一第一中空结构包含凹陷,该凹陷自该表面朝向该导光结
构内侧凹入形成,该凹陷具有该导光结构的多个连续的壁面。
[0014]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导光结构的内侧具有光源容置槽,该第一入光面为该光源容置槽的侧面。
[0015]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光源容置槽具有第二入光面,该第二入光面相对于该第一入光面。
[0016]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背光模组还包含至少一第一光源及至少一第二光源,其中该至少一第一光源及该至少一第二光源交错设置于该光源容置槽中,该至少一第一光源的发光方向朝向该第一入光面,该至少一第二光源的发光方向朝向该第二入光面。
[0017]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背光模组还包含第一光源及第二光源,其中该导光结构的内侧具有第一光源容置槽及第二光源容置槽,该第一光源容置槽及该第二光源容置槽沿参考轴线交错设置于该参考轴线的两侧,该第一入光面为该第一光源容置槽邻近该参考轴线的侧面,第二入光面为该第二光源容置槽邻近该参考轴线的侧面,该第一光源设置于该第一光源容置槽中,该第二光源设置于该第二光源容置槽中,该第一光源的发光方向朝向该第一入光面,该第二光源的发光方向朝向该第二入光面。
[0018]藉此,前述背光模组中,该至少一中空结构可改变光线的行进方向及强度,进而改善该导光结构提供背光的光强度分布。
[0019]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出另一种背光模组,包含:导光结构,由第一光介质的材料形成并包含第一导光部分及第二导光部分,该第一导光部分及该第二导光部分沿排列方向排列且第一导光部分沿第一延伸方向延伸,该第二导光部分沿第二延伸方向延伸,该第一延伸方向及该第二延伸方向互不平行且均垂直于该排列方向,该导光结构具有第一入光面、第二入光面、出光面及光扩散结构,该第一入光面位于该第一导光部分,该第二入光面位于该第二导光部分,该出光面沿该排列方向延伸,该光扩散结构位于该第一导光部分的内侧并包含至少一第一中空结构,每一第一中空结构形成容置第二光介质的空间,该第一光介质相异于该第二光介质。
[0020]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光扩散结构还包含至少一第二中空结构,该至少一第二中空结构位于该第二导光部分的内侧。
[0021]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至少一第一中空结构垂直于该第一延伸方向延伸,该至少一第二中空结构偏斜于该第二延伸方向延伸。
[0022]藉此,前述背光模组中,该导光结构可利用该第一导光部分及该第二导光部分导引非位于同一平面设置的光源所发射的光线,并使之以同一出光面射出该导光结构,此可增加该导光结构适应周遭结构的能力。又,该至少一中空结构可改变光线的行进方向及强度,进而改善该导光结构提供背光的光强度分布。
[0023]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其导光结构利用多个内部的反射面增长光线行进路径,以改善该背光模组提供的背光的光强度分布。
[0024]为此,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背光模组,包含:导光结构,包含第一导光部分,该第一导光部分沿延伸方向延伸且于垂直于该延伸方向的方向上具有第一弯折部、第二弯折部、入光面、第一反射面及第二反射面,该第一反射面位于该第一弯折部且朝向该入光面,该第二反射面位于该第二弯折部且朝向该第一反射面。
[0025]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反射面及该第二反射面均为平面,该第一反射面与
该第二反射面相互平行或垂直。
[0026]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经由该入光面进入该第一导光部分的光线以第一方向行进,该光线被该第一反射面反射后以第二方向行进,该光线被该第二反射面反射后以第三方向行进,该第一方向与该第三方向相反或相同。
[0027]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导光结构包含第二导光部分,该第二导光部分呈板状结构且沿该延伸方向伸,经由该入光面进入该第一导光部分的光线依序被该第一反射面及该第二反射面所反射,以进入该第二导光部分。
[0028]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背光模组还包含光源装置,该光源装置邻近该入光面设置,该光源装置发射的光线经由该入光面进入该第一导光部分并依序被该第一反射面及该第二反射面反射。
[0029]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导光部分包含第一子部分、第二子部分及第三子部分,该第二子部分连接该第一子部分及该第三子部分,该第一子部分包含该入光面,该光源装置包含电路板及多个光源,该第一子部分及该第三子部分位于该电路板的两侧,该多个光源固定于该电路板上,该多个光源的发光方向朝向该入光面。
[0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含:导光结构,由第一光介质的材料形成并具有第一入光面及光扩散结构,该光扩散结构位于该导光结构内侧并包含至少一第一中空结构,该至少一第一中空结构形成容置第二光介质的空间,该第一光介质相异于该第二光介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第一中空结构邻近该第一入光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背光模组还包含光源,该光源邻近该第一入光面,其中该光源的发光方向朝向该第一入光面,该光源发射的光线经由该第一入光面进入该导光结构并被该光扩散结构改变行进方向。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第一中空结构包含贯穿孔,该贯穿孔由该导光结构的多个连续的壁面形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入光面形成有贯穿凹槽,该贯穿凹槽朝向该贯穿孔凹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第一中空结构包含多个三角柱形贯穿孔,该多个三角柱形贯穿孔沿参考弧线段排列,该参考弧线段具有凹口,该凹口朝向该第一入光面。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第一中空结构包含狭槽,该狭槽由该导光结构的多个连续的壁面形成。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狭槽具有延伸路径,该延伸路径呈弧形或角形。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弧形或该角形具有凹口,该凹口朝向该第一入光面;或者,该狭槽呈新月形。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导光结构具有表面,该表面邻接该第一入光面且大致垂直于该第一入光面延展,该至少一第一中空结构包含凹陷,该凹陷自该表面朝向该导光结构内侧凹入形成,该凹陷具有该导光结构的多个连续的壁面。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导光结构的内侧具有光源容置槽,该第一入光面为该光源容置槽的侧面。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光源容置槽具有第二入光面,该第二入光面相对于该第一入光面。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背光模组还包含至少一第一光源及至少一第二光源,其中该至少一第一光源及该至少一第二光源交错设置于该光源容置槽中,该至少一第一光源的发光方向朝向该第一入光面,该至少一第二光源的发光方向朝向该第二入光面。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背光模组还包含第一光源及第二光源,其中该导光结构的内侧具有第一光源容置槽及第二光源容置槽,该第一光源容置槽及该第二光源容置槽沿参考轴线交错设置于该参考轴线的两侧,该第一入光面为该第一光源容置槽邻近该参考轴线的侧面,第二入光面为该第二光源容置槽邻近该参考轴线的侧面,该第一光源设置于该第一光源容置槽中,该第二光源设置于该第二光源容置槽中,该第
一光源的发光方向朝向该第一入光面,该第二光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古士永许文明古佑铨
申请(专利权)人:达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