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薄高亮度导光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0632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4 13:22
本申请涉及导光板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超薄高亮度导光板。该超薄高亮度导光板包括导光板本体,所述导光板本体包括入光面、出光面和反射面,所述反射面与所述出光面相对,所述反射面上设有多个网点;所述出光面上设有位于BM遮光区且与所述入光面相邻的第一区,所述第一区设有多个沿垂直于所述入光面的方向延伸的第一棱镜凸棱。本申请具有以下效果:1、该导光板不易使制成的背光单元产生入光面亮边和hotspot不良等现象;2、提高了导光板本体从VA视区射出的光线量,提高了导光板整体的亮度;3、提高了导光板的遮瑕性能和耐磨性;4、利于导光板向超薄化发展。光板向超薄化发展。光板向超薄化发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薄高亮度导光板


[0001]本申请涉及导光板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超薄高亮度导光板。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液晶显示装置通常不是自发光装置,因此需要设置背光单元。背光单元主要由光源和对从光源射出的光进行引导而使其进行面发光的导光板构成。
[0003]背光单元根据光源的位置而被分类为直下型方式和侧光方式等。直下型方式是指将光源设置在导光板的正下方。侧光方式是指将光源设置在导光板的侧端。图1显示的是采用侧光方式所制造的背光单元,液晶显示装置通常具有VA视区100和BM遮光区400,VA视区100指液晶显示装置可看到的区域,BM遮光区400是指液晶显示装置靠近边缘部分光线被遮挡的区域。
[0004]此外,光源通常为LED光源,LED为点光源,其发光状态为扇形发射,具有一定的出光角度,多个LED按照一定的间距排布形成LED灯条。每颗LED发出的光会在导光板的入光侧呈现亮区,两颗LED之间的部分会呈现暗区,亮暗区间隔进行混光形成亮度不同的发光区域,明暗交替,这种现象叫做hotspot。
[0005]而现有的背光单元中的hotspot现象主要与A、P值相关,A值指光源与VA视区边缘的距离,P值指相邻两颗LED之间的距离。A值越大,hotspot距离VA视区越远,hotspot不良出现几率越小。P值越小,hotspot区域越远,hotspot不良出现几率越小。为了评估hotspot不良风险,引入另一个参数比A/P值。当中小尺寸的背光单元≥0.8,则认为hotspot不良风险可控。目前在产品设计中,为了追求窄边框、低功耗、低成本,设计导向希望P值大(LED颗粒减少)、A值小(有效发光区域大)发展,即向A/P值≤0.4发展,而对于A/P值≤0.4的背光单元则极易发生hotspot不良现象,亟待解决。
[0006]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A/P值过小的背光单元易发生hotspot不良现象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了减少A/P值过小的背光单元中hotspot不良现象的发生,本申请提供一种超薄高亮度导光板。
[0008]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超薄高亮度导光板,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9]一种超薄高亮度导光板,包括导光板本体,所述导光板本体包括入光面、出光面和反射面,所述反射面与所述出光面相对,所述反射面上设有多个网点;所述出光面上设有位于BM遮光区且与所述入光面相邻的第一区,所述第一区设有多个沿垂直于所述入光面的方向延伸的第一棱镜凸棱。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出光面上第一区所设置的第一棱镜凸棱能够将入光面射出的光进行反射、折射和漫反射,能够将多个角度的光混合在一起,进而使光源射入导光板本体内的光线较为均匀,从而该导光板不易使制成的背光单元产生hotspot不良现象。同时
第一区位于BM遮光区内,第一棱镜凸棱能够将原本会由第一区射出的光线通过反射、折射和漫反射射至导光板本体的其他传播区域,由第一区的出光面射出的光线减少,从而解决了入光面亮边的问题,且提高了导光板本体从VA视区射出的光线量,提高了导光板整体的亮度。
[0011]可选的,所述第一区在垂直于所述入光面方向上的长度为L1,L1与A值的比例满足:0.3≤L1/A≤0.5。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区的长度不易过长或过短导致hotspot不良或者入光面亮光等现象,导光板所射出的光线较为均匀。
[0013]可选的,所述第一棱镜凸棱的高度为3

7μm。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棱镜凸棱深度过浅时起不到较好的反射、折射和漫反射的效果,从而最后导光板本体的入光面仍可能产生入光面亮边和hotspot不良等现象,第一棱镜凸棱的高度过高时折射和漫反射过强,从而光线仍可能大量由第一区射出导致入光面亮边和hotspot不良等现象,通过将第一棱镜凸棱的高度设为3

7μm,能够较好的解决入光面亮边和hotspot不良等现象。
[0015]可选的,所述第一棱镜凸棱的高度为连续的7μm。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第一棱镜凸棱的高度设为连续的7μm,从而第一棱镜凸棱产生的反射、折射和漫反射使导光板本体不易产生入光面亮边和hotspot不良等现象。
[0017]可选的,所述出光面上设有第二区和第三区,所述第二区位于所述第一区和第三区之间;
[0018]所述第二区位于BM遮光区,所述第二区为平面;
[0019]所述第三区设有多个沿垂直于所述入光面的方向延伸的第二棱镜凸棱。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第二区设置为平面,利于将射入第二区的光线传导至第三区中位于VA视区的部分,防止在BM遮光区形成亮边。
[0021]可选的,所述第二棱镜凸棱的高度由靠近入光面的一端向远离入光面的一端呈阶梯式或线性递增。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增加远离入光面的第二棱镜凸棱的高度,从而通过第二棱镜凸棱折射的光能够更全面的照射至VA视区,减少光损失,提高了导光板的亮度。同时,由于第二棱镜凸棱能够加大射入光线的散射和折射,从而提高了导光板的遮瑕性能。
[0023]可选的,所述第二棱镜凸棱的高度由0

25μm呈线性递增。
[00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导光板能够使光线更集中的从VA视区射出,提高了光线利用率,增加了导光板的亮度。同时提高了导光板的遮瑕性能。
[0025]可选的,所述第二区在与入光面垂直方向上的长度为L2,L2与光源至VA视区边缘处的距离A的比例满足:0.1≤L2/A≤0.3。
[00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区的长度不易过长或过短导致hotspot不良或者入光面亮光等现象,导光板所射出的光线较为均匀。
[0027]可选的,所述导光板本体的入光面延伸有楔形部,所述楔形部的侧面形成新的入光面;
[0028]所述楔形部的厚度由入光面向导光板本体的方向呈线性递增;
[0029]所述楔形部和导光板本体的连接处与VA视区边缘处的距离定义为A1,0.3≤L1/A1≤0.5;
[0030]和/或;
[0031]0.1≤L2/A1≤0.3。
[003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楔形部的厚度由入光面向导光板本体的方向呈线性递增,从而楔形部形成的新入光面较旧入光面面积大,故新入光面与旧入光面在接收同等光量的条件下,具有楔形部的导光板本体较无楔形部的导光板本体厚度较低,利于导光板向超薄化发展。
[0033]同时,通过使参数比L1/A1的值满足0.3≤L1/A1≤0.5以及参数比L2/A1的值满足0.1≤L2/A1≤0.3,能够使导光板出现hotspot不良现象和亮边不良现象的风险较小。
[0034]可选的,所述网点由所述反射面向所述出光面内凹,所述网点具有用于接收光线的入光端面和远离所述入光面的网点背光面,所述入光端面的面积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薄高亮度导光板,包括导光板本体(1),所述导光板本体(1)包括入光面(11)、出光面(12)和反射面(13),所述反射面(13)与所述出光面(12)相对,所述反射面(13)上设有多个网点(4);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光面(12)上设有位于BM遮光区(400)且与所述入光面(11)相邻的第一区(121),所述第一区(121)设有多个沿垂直于所述入光面(11)的方向延伸的第一棱镜凸棱(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高亮度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121)在垂直于所述入光面(11)方向上的长度为L1,L1与A值的比例满足:0.3≤L1/A≤0.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薄高亮度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棱镜凸棱(2)的高度为3

7μm。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超薄高亮度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光面(12)上设有第二区(122)和第三区(123),所述第二区(122)位于所述第一区(121)和第三区(123)之间;所述第二区(122)位于BM遮光区(400),所述第二区(122)为平面;所述第三区(123)设有多个沿垂直于所述入光面(11)的方向延伸的第二棱镜凸棱(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薄高亮度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棱镜凸棱(3)的高度由靠近入光面(11)的一端向远离入光面(11)的一端呈阶梯式或线性递增。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超薄高亮度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爱群阮绪红徐大良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元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