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涨圈弹簧垫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0401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4 1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弹簧垫圈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防涨圈弹簧垫圈,包括第一垫圈主体,所述第一垫圈主体的下方安装有第二垫圈主体,所述第一垫圈主体和第二垫圈主体的上表面靠近内圈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防滑凸点,所述第一垫圈主体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沉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连接螺栓,将连接螺栓穿过第一沉孔并从第二沉孔穿出来,在连接螺栓的下端锁上连接螺母即可将第一垫圈主体和第二垫圈主体固定在一起,可以根据需求按此方法增加弹簧垫圈的厚度来增加强度,以用于不同的地方,第一垫圈主体和第二垫圈主体前端开口会被防涨组件中的伸缩杆限制住,以至于长时间使用中开口不会张开导致涨圈问题。使用中开口不会张开导致涨圈问题。使用中开口不会张开导致涨圈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涨圈弹簧垫圈


[0001]本技术涉及弹簧垫圈
,具体是一种防涨圈弹簧垫圈。

技术介绍

[0002]弹簧垫圈在一般机械产品的承力和非承力结构中应用广泛,其特点是成本低廉、安装方便,适用于装拆频繁的部位,弹簧垫圈在螺丝行业中常叫为弹垫。
[0003]但是,现有的弹簧垫圈没有防涨圈功能,且现有的弹簧垫圈无法根据需求任意增加厚度来增强使用强度。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防涨圈弹簧垫圈,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涨圈弹簧垫圈,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防涨圈弹簧垫圈,包括第一垫圈主体,所述第一垫圈主体的下方安装有第二垫圈主体,所述第一垫圈主体和第二垫圈主体的上表面靠近内圈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防滑凸点,所述第一垫圈主体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沉孔,所述第二垫圈主体的下表面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二沉孔,所述第一沉孔的内部下表面和第二沉孔的内部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水圈,所述第一垫圈主体的前端和第二垫圈主体的前端均设置有防涨组件。
[0007]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沉孔的内部安装有连接螺栓,所述连接螺栓的下端啮合连接有连接螺母,所述第一垫圈主体的内部位于第一沉孔的下方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垫圈主体的内部位于第二沉孔的上方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下端表面和第二通孔的上端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防水圈。
[000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涨组件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防护膜,且固定板的左右两侧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两个所述限位板的内部均滑动且卡接有限位杆,两个所述限位杆的外表面均活动套接有限位弹簧,且两个限位杆的内部均弹性连接有伸缩杆,两个所述伸缩杆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的上下两端均贯穿且啮合连接有固定螺栓。
[000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垫圈主体和第二垫圈主体均是材质为不锈钢结构的构件。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螺母贴合下方第一防水圈的下表面,所述连接螺栓贯穿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防水圈和第二防水圈均是材质为橡胶结构的构件。
[00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护膜是材质为橡胶结构的构件,且防护膜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垫圈主体的左右两侧前端,所述固定块的一端贴合第一
垫圈主体的前端一侧表面,所述固定螺栓啮合连接在第一垫圈主体的前端一侧表面上。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本技术通过设置有连接螺栓,将连接螺栓穿过第一沉孔并从第二沉孔穿出来,在连接螺栓的下端锁上连接螺母即可将第一垫圈主体和第二垫圈主体固定在一起,可以根据需求按此方法增加弹簧垫圈的厚度来增加强度,以用于不同的地方。
[0014]2、本技术通过设置有防涨组件,第一垫圈主体和第二垫圈主体前端开口会被防涨组件中的伸缩杆限制住,以至于长时间使用中开口不会张开导致涨圈问题。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一种防涨圈弹簧垫圈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一种防涨圈弹簧垫圈的局部剖视图;
[0017]图3为一种防涨圈弹簧垫圈中防涨组件的剖视图。
[0018]图中:1、第一垫圈主体;2、第二垫圈主体;3、防滑凸点;4、第一沉孔;5、第二沉孔;6、第一防水圈;7、连接螺栓;8、连接螺母;9、第一通孔;10、第二通孔;11、第二防水圈;12、防涨组件;13、固定板;14、防护膜;15、限位板;16、限位杆;17、限位弹簧;18、伸缩杆;19、固定块;20、固定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19]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防涨圈弹簧垫圈,包括第一垫圈主体1,第一垫圈主体1的下方安装有第二垫圈主体2,第一垫圈主体1和第二垫圈主体2均是材质为不锈钢结构的构件,第一垫圈主体1和第二垫圈主体2的上表面靠近内圈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防滑凸点3,第一垫圈主体1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沉孔4,第二垫圈主体2的下表面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二沉孔5,第一沉孔4的内部下表面和第二沉孔5的内部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水圈6,第一沉孔4的内部安装有连接螺栓7,连接螺栓7的下端啮合连接有连接螺母8,连接螺母8贴合下方第一防水圈6的下表面,第一垫圈主体1的内部位于第一沉孔4的下方开设有第一通孔9,第二垫圈主体2的内部位于第二沉孔5的上方开设有第二通孔10,连接螺栓7贯穿第一通孔9和第二通孔10,第一通孔9的下端表面和第二通孔10的上端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防水圈11,第一防水圈6和第二防水圈11均是材质为橡胶结构的构件,将连接螺栓7穿过第一沉孔4并从第二沉孔5穿出来,在连接螺栓7的下端锁上连接螺母8即可将第一垫圈主体1和第二垫圈主体2固定在一起,可以根据需求按照上述方法增加弹簧垫圈的厚度以用于不同的地方。
[0020]在图1和图3中:第一垫圈主体1的前端和第二垫圈主体2的前端均设置有防涨组件12,防涨组件12包括固定板13,固定板13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防护膜14,防护膜14是材质为橡胶结构的构件,且防护膜14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垫圈主体1的左右两侧前端,固定板13的左右两侧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5,两个限位板15的内部均滑动且卡接有限位杆16,两个限位杆16的外表面均活动套接有限位弹簧17,且两个限位杆16的内部均弹性连接有伸缩杆18,两个伸缩杆18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9,固定块19的一端贴合第一垫圈主体1的前端一侧表面,两个固定块19的上下两端均贯穿且啮合连接有固定螺栓20,固定螺栓20啮合连接在第一垫圈主体1的前端一侧表面上,第一垫圈主体1和第二垫圈主体2
前端开口会被防涨组件12中的伸缩杆18限制住,以至于长时间使用中开口不会张开导致涨圈问题。
[0021]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安装时,工作人员先将第一垫圈主体1和第二垫圈主体2叠在一起并对齐,将连接螺栓7穿过第一沉孔4并从第二沉孔5穿出来,在连接螺栓7的下端锁上连接螺母8即可将第一垫圈主体1和第二垫圈主体2固定在一起,工作人员可以根据需求按照上述方法增加弹簧垫圈的厚度以用于不同的地方,第一垫圈主体1和第二垫圈主体2前端开口会被防涨组件12中的伸缩杆18限制住,以至于长时间使用中开口不会张开导致涨圈问题。
[0022]以上所述的,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涨圈弹簧垫圈,包括第一垫圈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垫圈主体(1)的下方安装有第二垫圈主体(2),所述第一垫圈主体(1)和第二垫圈主体(2)的上表面靠近内圈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防滑凸点(3),所述第一垫圈主体(1)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沉孔(4),所述第二垫圈主体(2)的下表面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二沉孔(5),所述第一沉孔(4)的内部下表面和第二沉孔(5)的内部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水圈(6),所述第一垫圈主体(1)的前端和第二垫圈主体(2)的前端均设置有防涨组件(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涨圈弹簧垫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沉孔(4)的内部安装有连接螺栓(7),所述连接螺栓(7)的下端啮合连接有连接螺母(8),所述第一垫圈主体(1)的内部位于第一沉孔(4)的下方开设有第一通孔(9),所述第二垫圈主体(2)的内部位于第二沉孔(5)的上方开设有第二通孔(10),所述第一通孔(9)的下端表面和第二通孔(10)的上端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防水圈(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涨圈弹簧垫圈,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涨组件(12)包括固定板(13),所述固定板(13)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防护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仕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兴弹紧固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