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式免充电器自行车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0189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4 1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直流式免充电器自行车充电桩,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部前端固定安装有LCD显示屏,所述箱体下端固定连接有桩体,所述桩体两侧外表面下端位置均开设有散热槽,所述桩体下端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上端外表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垫块,所述底座前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缓冲带。利用电动自行车自身重力使压板发生转动,压板前端向下转动带动连接杆向上移动,电线可自由移动,电动自行车离开压板上端,电线活动被限制,在收回电线后起到保护电线的作用。在第一开槽两侧设置可移动的弧形夹板,电线向上回收时,弧形夹板会收紧,同时弧形夹板下端固定的清洁块会清除电线表面的灰尘。夹板下端固定的清洁块会清除电线表面的灰尘。夹板下端固定的清洁块会清除电线表面的灰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直流式免充电器自行车充电桩


[0001]本技术涉及免充电器自行车充电桩
,尤其是涉及直流式免充电器自行车充电桩。

技术介绍

[0002]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充电插头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一般提供常规充电和快速充电两种充电方式,人们可以使用特定的充电卡在充电桩提供的人机交互操作界面上刷卡使用,进行相应的充电方式、充电时间、费用数据打印等操作,充电桩显示屏能显示充电量、费用、充电时间等数据。
[0003]直流充电通过三相380V交流电经过EMC等防雷滤波模块后进入到三相四线制电表中,三相四线制电表中,三相四线制电表监控整个充电机工作时的实际充电电量,根据使用环境更改实际充电电流及充电电压的大小。辅助电源给主控单元、显示模块、保护控制单元、信号采集单元及刷卡模块等控制系统进行供电,另外在动力电池充电过程中,辅助电源给BMS系统系统供电,有BMS系统实时监控动力电池的状态。
[0004]在实现本技术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1.传统充电桩将充电线设置在外部,充电线长期裸露在容易损坏,损坏的充电线在使用中会导致漏电现象,严重影响用户使用安全;2.充电线在长期使用后表面沾染灰尘,回收的线材将灰尘杂质带入箱内,在静电吸附作用下,灰尘会进入电箱内部,严重会损害电箱使用寿命。r/>[0005]为此,提出直流式免充电器自行车充电桩。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直流式免充电器自行车充电桩,该装置利用电动自行车自身重力使压板发生转动,压板前端向下转动带动连接杆向上移动,连接杆上端开设的第三凹槽内表面与电线不接触,电线可自由移动,电动自行车离开压板上端,第三凹槽上端内表面会挤压电线,限制电线活动,在收回电线后起到保护电线的作用。在第一开槽两侧设置可移动的弧形夹板,电线向下移动时夹板会展开,电线向上回收时,弧形夹板会收紧,同时弧形夹板下端固定的清洁块会清除电线表面的灰尘,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7]本技术提供直流式免充电器自行车充电桩,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部前端固定安装有LCD显示屏,所述箱体下端固定连接有桩体,所述桩体两侧外表面下端位置均开设有散热槽,所述桩体下端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上端外表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垫块,所述底座前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缓冲带,所述箱体下端前端中心位置开设有第一开槽,所述第一开槽下方活动连接有插头,所述箱体内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罩壳,两个所述罩壳之间
贯穿有滚轴,所述滚轴与罩壳内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卷簧,所述滚轴外表面包裹有电线,所述电线一侧贯穿第一开槽内部与插头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桩体后端内表面下端位置固定连接有电箱,所述电线另一侧与电箱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底座内部中间开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内部活动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前端与第三凹槽内部前端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压板上端外表面后端活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内部上端开设有第三开槽,所述电线贯穿第三开槽内部。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电动自行车放置在压板上端时,电动自行车自身的重力大于第二弹簧的弹力,第二弹簧受重力会压缩形变,压板会发生转动,压板的前端会移动至第三凹槽内部,同时压板的后端会向上移动,连接杆会向上位移,第三开槽上端内表面会远离电线外表面,电线可以自由通过第三开槽内部,用户向下拉动插头将电线抽出,电线伸出时带动滚轴和卷簧逆时针转动,插头连接到电动自行车接口上,电箱开始输出电;充电结束后,用户拔下插头,卷簧需要恢复形状带动滚轴顺时针转动,电线被自动收回,当电动自行车离开压板的上端,在第二弹簧的弹力下压板的前端会向上移动,同时压板的后端会向下移动,连接杆向下移动,第三开槽上端内表面会挤压电线的外表面,电线移动的阻力增大,起到固定保护电线的作用。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开槽两侧均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部活动连接有凸台,所述凸台与第一凹槽远离第一开槽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凸台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弧形夹板,所述弧形夹板内部中间靠近第一开槽一侧开设有第二开槽,所述第二开槽内部活动安装有滚珠,所述弧形夹板内部下端靠近第一开槽一侧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部固定安装有清洁块。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线贯穿弧形夹板的内部,当电线向下移动时,会带动滚珠向下运动,滚珠移动至第二开槽内部下端,由于滚珠的直径大于第二开槽下端开槽深度,导致两侧的弧形夹板不与电线接触,实现减少电线向下运动的阻力;当电线向上运动时,会带动滚珠一起向上运动,滚珠直径小于第二开槽上端开槽深度,在第一弹簧弹力的作用下,两侧弧形夹板会电线接触,弧形夹板内部下端的清洁块会与电线接触,实现自动清除电线表面的灰尘的作用。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凹槽为T字型槽,所述凸台为T字型凸块。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凹槽与凸台通过T字型机构组合,实现固定凸台的垂直方向位置的同时不限制凸台水平方向运动。
[0013]优选的,所述第二开槽角度向内偏转30
°
,第二开槽中间深度等于滚珠直径。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开槽角度向内偏转30
°
,第二开槽上端槽深大于下端槽深,实现第二开槽上端深度大于滚珠直径,第二开槽下端深度小于滚珠直径。
[0015]优选的,所述压板与桩体通过转轴连接,所述压板与连接杆之间通过转轴连接,所述连接杆通过固定架与桩体前端内表面活动连接。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板与桩体之间的转轴可以实现压板的转动,固定架保证连接杆紧贴桩体前端内表面,压板与连接杆之间的转轴可以实现连接杆垂直方向的运动。
[0017]优选的,所述散热槽内部固定安装防尘网。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散热槽可以给桩体内部的电箱散热,防尘网可以避免外
界灰尘进入桩体的内部。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0]1、利用电动自行车自身重力使压板发生转动,压板前端向下转动带动连接杆向上移动,连接杆上端开设的第三凹槽内表面与电线不接触,电线可自由移动,电动自行车离开压板上端,第三凹槽上端内表面会挤压电线,限制电线活动,在收回电线后起到保护电线的作用。
[0021]2、在第一开槽两侧设置可移动的弧形夹板,电线向下移动时夹板会展开,电线向上回收时,弧形夹板会收紧,同时弧形夹板下端固定的清洁块会清除电线表面的灰尘。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直流式免充电器自行车充电桩,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部前端固定安装有LCD显示屏(7),所述箱体(1)下端固定连接有桩体(2),所述桩体(2)两侧外表面下端位置均开设有散热槽(8),所述桩体(2)下端固定连接有底座(3),所述底座(3)上端外表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垫块(5),所述底座(3)前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缓冲带(6),所述箱体(1)下端前端中心位置开设有第一开槽(14),所述第一开槽(14)下方活动连接有插头(9),所述箱体(1)内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罩壳(12),两个所述罩壳(12)之间贯穿有滚轴(11),所述滚轴(11)与罩壳(12)内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卷簧(13),所述滚轴(11)外表面包裹有电线(10),所述电线(10)一侧贯穿第一开槽(14)内部与插头(9)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桩体(2)后端内表面下端位置固定连接有电箱(33),所述电线(10)另一侧与电箱(33)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底座(3)内部中间开设有第三凹槽(31),所述第三凹槽(31)内部活动连接有压板(4),所述压板(4)前端与第三凹槽(31)内部前端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32),所述压板(4)上端外表面后端活动连接有连接杆(29),所述连接杆(29)内部上端开设有第三开槽(291),所述电线(10)贯穿第三开槽(291)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呼晓雷罗发明刘家旺王红健郝洪波呼晓飞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厚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