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高压无缝钢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01365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4 1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无缝钢管技术领域,具体为耐高压无缝钢管,包括有管体和内套管,所述管体的内部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部卡接有限位条,所述限位条连接在内套管的外侧上,所述管体和内套管上分别对应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外侧安装有盖板,所述盖板的中部设有油套,所述油套的内部活动套接有检测管,所述检测管的顶部安装有阀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检测头、检测管、弹簧和阀门,当按压活动板后会带动检测管底部连接的检测头进入到介质流动通道,进而使介质顺着检测头从检测管的尾端排出,进行检测,松开活动板后在弹簧的作用下检测头复位,实现了按压式检测,从而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耐高压无缝钢管


[0001]本技术涉及无缝钢管
,具体为耐高压无缝钢管。

技术介绍

[0002]无缝钢管是由整支圆钢穿孔而成的,表面上没有焊缝的钢管,称之为无缝钢管,根据生产方法,无缝钢管可分热轧无缝钢管、冷轧无缝钢管、冷拔无缝钢管、挤压无缝钢管和顶管等,无缝钢管主要用做石油地质钻探管、石油化工用的裂化管、锅炉管、轴承管以及汽车、拖拉机和航空用高精度结构钢管。
[0003]现有压无缝钢管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或多或少都存在有一定的缺点,比如无法对无缝钢管内的介质进行检测,存在介质泄漏的可能性,安全性较差,不便于推广使用,因此我们提出了耐高压无缝钢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技术目的
[0005]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耐高压无缝钢管,具有介质检测的特点。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耐高压无缝钢管,包括有管体和内套管,所述管体的内部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部卡接有限位条,所述限位条连接在内套管的外侧上,所述管体和内套管上分别对应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外侧安装有盖板,所述盖板的中部设有油套,所述油套的内部活动套接有检测管,所述检测管的顶部安装有阀门,所述检测管的顶端连接有连接头,所述检测管的上部安装有活动板,所述检测管的中部安装有位于第一通孔内部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侧面设有密封圈,所述限位板的底部连接有弹簧,所述检测管的底部连接有检测头,所述检测头的两侧分别设有位于第二通孔内部的密封垫
[0008]优选的,所述限位条设有四组,且限位条以内套管形成中心对称。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值大于第二通孔的直径值,且弹簧的直径值大于第二通孔的直径值。
[0010]优选的,所述检测管的顶部为弯头状结构。
[0011]优选的,所述检测头为网笼状结构,且检测头的直径值小于第二通孔的直径值,且检测头的内部设有滤棉块。
[0012]优选的,所述盖板螺栓连接在管体上,且活动板的外侧设有防滑垫。
[0013]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14]1.本技术通过检测头、检测管、弹簧和阀门,当按压活动板后会带动检测管底部连接的检测头进入到介质流动通道,进而使介质顺着检测头从检测管的尾端排出,进行检测,松开活动板后在弹簧的作用下检测头复位,实现了按压式检测,从而提高了装置的安
全性和可靠性。
[0015]2.本技术通过将内套管设在无缝钢管的内部,再配合限位条的使用,使无缝钢管的抗压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同时内套管与无缝钢管连接较为稳定,结构设计新颖合理,便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结构剖视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A处放大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
[0019]1、管体;2、卡槽;3、限位条;4、内套管;5、第一通孔;6、第二通孔;7、盖板;8、油套;9、检测管;10、阀门;11、连接头;12、活动板;13、限位板;14、密封圈;15、弹簧;16、检测头;17、密封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
[0021]如图1

2所示,本技术提出的耐高压无缝钢管,包括有管体1和内套管4,管体1的内部开设有卡槽2,卡槽2的内部卡接有限位条3,限位条3连接在内套管4的外侧上,管体1和内套管4上分别对应开设有第一通孔5和第二通孔6,第一通孔5的外侧安装有盖板7,盖板7的中部设有油套8,油套8的内部活动套接有检测管9,检测管9的顶部安装有阀门10,检测管9的顶端连接有连接头11,检测管9的上部安装有活动板12,检测管9的中部安装有位于第一通孔5内部的限位板13,限位板13的侧面设有密封圈14,限位板13的底部连接有弹簧15,检测管9的底部连接有检测头16,检测头16的两侧分别设有位于第二通孔6内部的密封垫17。
[0022]为了解决现有无缝钢管存在不便检测内部介质的问题,我们通过检测头16、检测管9、弹簧15和阀门10,当按压活动板12后会带动检测管9底部连接的检测头16进入到介质流动通道,进而使介质顺着检测头16从检测管9的尾端排出,进行检测,松开活动板12后在弹簧15的作用下检测头16复位,实现了按压式检测。
[0023]另一方面通过将内套管4设在无缝钢管的内部,再配合限位条3的使用,使无缝钢管的抗压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同时内套管4与无缝钢管连接较为稳定。
[0024]进一步的,限位条3设有四组,且限位条3以内套管4形成中心对称,限位条3不仅限于设置四组,至少设置一组即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使用,可以有效防止内套管4在管体1的内部运动,从而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
[0025]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通孔5的直径值大于第二通孔6的直径值,且弹簧15的直径值大于第二通孔6的直径值,使弹簧15可以卡接在第一通孔5的内部顶着限位板13使检测管9活动及复位,便于对检测头16的开关进行控制,从而提高了装置的可行性。
[0026]进一步的,检测管9的顶部为弯头状结构,将检测管9的顶部设为弯头便于检测用
的管道与之连接,使用起来较为简单方便,从而提高了装置的可行性。
[0027]需要说明的是,检测头16为网笼状结构,且检测头16的直径值小于第二通孔6的直径值,且检测头16的内部设有滤棉块,通过密封垫17可以对第二通孔6内部的检测头16进行密封,当下方的密封垫17脱离内套管4之后,介质会经过缝隙进入到检测头16的内部,在通过检测管9排出,而检测头16复位后密封垫17又会将检测头16堵上,控制较为合理,便于推广使用。
[0028]进一步的,盖板7螺栓连接在管体1上,且活动板12的外侧设有防滑垫,通过可拆卸的盖板7便于对内部结构进行装卸、清理和维修,从而提高了装置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0029]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首先将内套管4插入管体1的内部,使限位条3位于卡槽2的内部,完成对管体1的强加,当需要对管体1内部流动的介质进行检测时,先将连接头11连接检测设备,按压活动板12,在弹簧15的作用下使检测管9带着检测头16向内运动,当密封垫17脱离第二通孔6之后,介质通过检测头16侧面的缝隙进入,再经过检测管9排出,而后松开活动板12,弹簧15顶起限位板13带动检测管9复位,使检测头16重新进入到第二通孔6的内部,即可。
[0030]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技术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耐高压无缝钢管,包括有管体(1)和内套管(4),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的内部开设有卡槽(2),所述卡槽(2)的内部卡接有限位条(3),所述限位条(3)连接在内套管(4)的外侧上,所述管体(1)和内套管(4)上分别对应开设有第一通孔(5)和第二通孔(6),所述第一通孔(5)的外侧安装有盖板(7),所述盖板(7)的中部设有油套(8),所述油套(8)的内部活动套接有检测管(9),所述检测管(9)的顶部安装有阀门(10),所述检测管(9)的顶端连接有连接头(11),所述检测管(9)的上部安装有活动板(12),所述检测管(9)的中部安装有位于第一通孔(5)内部的限位板(13),所述限位板(13)的侧面设有密封圈(14),所述限位板(13)的底部连接有弹簧(15),所述检测管(9)的底部连接有检测头(16),所述检测头(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伟红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宇超钢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