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斜顶脱模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01366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4 1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斜顶脱模机构,其中,包括顶针板,设于顶针板上的斜顶座,倾斜穿设于斜顶座的导杆,下端与斜顶座活动连接的斜顶杆以及设于斜顶杆上端的斜顶块;所述导杆与所述斜顶杆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所述斜顶座上设有倾斜导滑槽,所述斜顶杆的下端连接有与所述倾斜导滑槽配合的滑块;所述导杆朝倾斜导滑槽所在一侧倾斜。通过使用该斜顶脱模机构,不会出现因斜顶爬坡或下坡角度大而导致斜顶自锁的情况发生,能够避免斜顶顶出时,斜顶杆发生弯曲变形的情况,提高了斜顶脱模机构的结构稳定性,解决产品内部倒扣倾斜向下或倾斜向上角度过大的问题,并且倾斜导滑槽的倾斜角度可以设计的更小。设计的更小。设计的更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斜顶脱模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注射模具
,特别涉及一种斜顶脱模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当制品内部有倒扣结构,为了保证制品能够顺利脱模,通常需要在模具上设计斜顶脱模机构,一般的斜顶(斜顶脱模机构)的脱模靠安装在顶针板上的斜顶座实现,然而有些制品的倒扣还存在向上或向下斜度,或者倒扣脱模方向有筋位或其它结构干涉,这时斜顶需要做爬坡或下坡运动,完成倒扣部位顺利脱模。现有技术中,针对大角度的内倒扣结构,其斜顶设计通常采用平行的斜顶杆加导向杆的方式,如果制品上的倒扣爬坡或下坡角度较大,或斜顶杆本身倾斜角度较大时,会无法克服斜顶爬坡或下坡角度大而导致的自锁,并容易导致斜顶顶出时斜顶杆弯曲变形,从而使斜顶脱模机构的结构稳定性变差。
[0003]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斜顶脱模机构,旨在解决现有斜顶脱模机构在脱模时,因斜顶爬坡或下坡角度大而导致的斜顶机构出现自锁,斜顶杆容易弯曲变形的问题。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斜顶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针板,设于顶针板上的斜顶座,倾斜穿设于斜顶座的导杆,下端与斜顶座活动连接的斜顶杆以及设于斜顶杆上端的斜顶块;所述导杆与所述斜顶杆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所述斜顶座上设有倾斜导滑槽,所述斜顶杆的下端连接有与所述倾斜导滑槽配合的滑块;所述导杆朝倾斜导滑槽所在一侧倾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顶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导滑槽位于斜顶座外侧的一端设有限位挡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顶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板,所述底板设有用于固定所述导杆下端的第一固定座;导杆的上端连接有动模,且动模内设有用于固定导杆上端的第二固定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斜顶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设有适于所述斜顶杆穿入的孔道,所述孔道内固设有第一导套,且第一导套套于斜顶杆上。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颖李大成陈文升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