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静音端子机的导线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89726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1 00: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缆制造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静音端子机的导线输送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装置对线缆的约束和施力效果不好,输送过程中容易变形,以及结构空间占用大,造价成本高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静音端子机的导线输送装置,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前后端均固定连接有导向装置。该装置通过辊套所成的菱形结构,从多个方向对线缆进行限位约束,与线缆的接触面积更广,对线缆表面的施力效果更好,不容易变形,传送时,线缆不容易偏移,且该装置空间体积占用更小,结构更少,更为紧凑,节约了设备硬件结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静音端子机的导线输送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缆制造加工设备
,具体为一种静音端子机的导线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端子机在进行作业时少不了输送装置对导线线缆的推送和引导。现有专利(公告号:CN210779431U)公开了一种双头端子压接机自动上料装置,包括横梁,所述横梁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前端安装有导轮,所述横梁上呈一字型安装有若干导线校直机构,每个所述导线校直机构均包括活动板和固定板。专利技术人在实现该方案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良好的解决:1、现有装置在对线缆进行约束限位时,其与线缆表面接触面积小,与线缆的约束效果不好,且容易造成施力不均,使得线缆在输送过程中容易受挤压变形,影响加工效果;2、现有装置多为前后设置的辊体,对线缆的表面依次进行横向和纵向的限位和导向,其本身的空间占用较大,使得装置对线缆导向结构的空间占用较大,装置整体不够紧凑,造价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静音端子机的导线输送装置,解决了现有装置对线缆的约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静音端子机的导线输送装置,包括安装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的前后端均固定连接有导向装置(2),两侧的所述导向装置(2)之间固定设置有传动装置(3),所述传动装置(3)与安装板(1)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导向装置(2)的内侧穿套有线缆(4),所述线缆(4)的前后端分别穿插套设在前后侧的导向装置(2)的内侧;/n所述导向装置(2)包括定位板(201),所述定位板(201)成轴对称设置在安装板(1)的左右侧,所述定位板(201)的表面嵌套有螺纹管(202),所述螺纹管(202)的内侧螺纹连接有螺纹杆(203),所述螺纹杆(203)的外侧端头固定连接有把手杆(204),所述螺纹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静音端子机的导线输送装置,包括安装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的前后端均固定连接有导向装置(2),两侧的所述导向装置(2)之间固定设置有传动装置(3),所述传动装置(3)与安装板(1)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导向装置(2)的内侧穿套有线缆(4),所述线缆(4)的前后端分别穿插套设在前后侧的导向装置(2)的内侧;
所述导向装置(2)包括定位板(201),所述定位板(201)成轴对称设置在安装板(1)的左右侧,所述定位板(201)的表面嵌套有螺纹管(202),所述螺纹管(202)的内侧螺纹连接有螺纹杆(203),所述螺纹杆(203)的外侧端头固定连接有把手杆(204),所述螺纹杆(203)的内侧端头转动连接有移动板(205),所述移动板(205)的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导向杆(206),所述导向杆(206)穿插套接在定位板(201)的表面;
所述移动板(205)的上下端均铰接有第一端块(207),所述第一端块(207)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旋转轴(208),所述旋转轴(208)的表面活动套接有辊套(210),所述辊套(210)为锥面结构,所述旋转轴(208)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端块(209),左右侧相对的两个第二端块(209)之间铰接有联动板(211);
左右侧的所述辊套(210)共同构成菱形导向孔(212),所述线缆(4)穿套在菱形导向孔(212)的内侧,且线缆(4)的表面与辊套(210)的表面抵接;
所述传动装置(3)包括轨道板(301),所述轨道板(301)的底端转动连接有传动辊(302),所述传动辊(30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传动电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明陈锋福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鼎越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