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静音端子机的上料剥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89726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1 00: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静音端子机相关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静音端子机的上料剥皮装置,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传送机构,所述框架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夹持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电机带动圆杆与齿轮转动,通过齿轮与蜗杆配合促使滑块移动,然后将电线插入插口内,通过电机转动促使滑块向后移动,通过卡块与斜块抵触促使夹块收紧将电线夹持住,将电线的一端输送至端子机主体内进行剥皮,操作员不需要近距离接触端子机入口,装置安全性更好,通过卡块与斜块抵触促使卡块收缩将电线夹紧,然后通过端子机主体的拉力将电线向端子机内部拉伸,两者之间存在拉力促使电线拉直保证电线的剥皮效果,并且操作简单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静音端子机的上料剥皮装置
本技术涉及静音端子机相关
,尤其涉及一种静音端子机的上料剥皮装置。
技术介绍
静音端子机是跟据以往普通端子机改进,静音端子机指的是主要是以电线加工要用到的一种机器,它可以把五金头打压至电线端,然后再做导通。静音端子机打出来的端子通常是为了连接更方便,不用去焊接便能够稳定的将两根导线连接在一起,而在拆的时候只需拔掉就可以了,方便快捷。现有的端子机在使用时需要操作员将电线对准端子机的入口处将电线插入,操作员需要近距离接触端子机入口,一旦操作失误容易造成操作员受伤,装置安全性不佳,电线质地较软日常摆放时容易导致电线弯折,弯折的电线容易影响电线的剥皮效果,在剥皮时需要将电线捋直然后再放入端子机内,操作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如:现有的端子机在使用时需要操作员将电线对准端子机的入口处将电线插入,操作员需要近距离接触端子机入口,一旦操作失误容易造成操作员受伤,装置安全性不佳,电线质地较软日常摆放时容易导致电线弯折,弯折的电线容易影响电线的剥皮效果,在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静音端子机的上料剥皮装置,包括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传送机构(2),所述框架(1)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夹持机构(3),所述框架(1)的后侧固定连接有端子机主体(4);/n所述传送机构(2)包括滑杆(21),所述滑杆(21)的两端分别与框架(1)内壁的前后两侧固定连接,所述滑杆(21)的侧面活动套接有滑块(22),所述滑块(22)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电机(23),所述电机(23)转动轴的一端穿过滑块(22)并固定连接有圆杆(24),所述圆杆(24)的侧面固定套接有齿轮(25),所述框架(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蜗杆(26),所述蜗杆(26)与齿轮(25)啮合;/n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静音端子机的上料剥皮装置,包括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传送机构(2),所述框架(1)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夹持机构(3),所述框架(1)的后侧固定连接有端子机主体(4);
所述传送机构(2)包括滑杆(21),所述滑杆(21)的两端分别与框架(1)内壁的前后两侧固定连接,所述滑杆(21)的侧面活动套接有滑块(22),所述滑块(22)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电机(23),所述电机(23)转动轴的一端穿过滑块(22)并固定连接有圆杆(24),所述圆杆(24)的侧面固定套接有齿轮(25),所述框架(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蜗杆(26),所述蜗杆(26)与齿轮(25)啮合;
所述夹持机构(3)包括中空隔板(31),所述中空隔板(31)的底面与框架(1)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中空隔板(31)的顶面滑动连接有滑轨(32),所述滑轨(32)的底面与滑块(22)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滑轨(32)的顶面滑动连接有两个卡块(33),两个所述卡块(33)通过弹簧(34)活动连接,所述中空隔板(31)的顶面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明陈锋福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鼎越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