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热交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9208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1 00: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用热交换器,用于设置配管的工作不会变得复杂,还能够减少零件个数。车辆用热交换器1具备:面形状的热交换器主体2,其沿车辆宽度方向和垂直方向延伸;及,防护部件3,其配置在热交换器主体2的车辆行进方向的前方,并保护热交换器主体2;并且,从车辆行进方向的前方观察时,热交换器主体2与防护部件3至少一部分互相重叠,热交换器主体2具有配置在一端部的液态制冷剂的流入部21和从流入部21流入的液态制冷剂流动的第一制冷剂流道22,防护部件3具有液态制冷剂流动的第二制冷剂流道33,第一制冷剂流道22和第二制冷剂流道33,经由配置热交换器主体2中的另一端部的连通部23连通,防护部件3在与热交换器主体2的配置有流入部21的一侧相同的端部,具有在第二制冷剂流道33中流动的液态制冷剂的流出部3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用热交换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辆用热交换器。
技术介绍
以往,已知一种车辆用热交换器,其与发动机等的冷却对象装置一起搭载在车辆上(参考例如专利文献1)。车辆用热交换器,在内部具有液态制冷剂的流道,使对冷却对象装置冷却后的高温液态制冷剂,从流入部进入流道而与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经过热交换的低温液态制冷剂,从流道的流出部排出至车辆用热交换器的外部,并被再次送入冷却对象装置。[先前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6569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如图8所示,在液态制冷剂的流道从流入部朝流出部沿一个方向设置的以往的车辆用热交换器100中,液态制冷剂的流入部101和流出部102分离地配置在车辆用热交换器100的两端部。该车辆用热交换器100内的制冷剂流道103,设置为使液态制冷剂沿车辆用热交换器100的宽度方向朝一个方向流动。车辆用热交换器100的流入部101和流出部102与冷却对象装置200,以配管301,302连接。在该以往的车辆用热交换器100中,冷却对象装置200配置在流入部101的附近。此时,由于冷却对象装置200距离流出部102最远,因此,连接于流出部102的配管302比连接于流入部101的配管301长。因此,在车辆内搭载这种车辆用热交换器100时,在车辆内的狭小空间内,除了需要用于设置配管301的空间之外,还必须确保设置比配管301长的配管302所需的间隙。进而,还需要考虑使配管302与除冷却对象装置200之外的零件不干扰。结果为,存在车辆用热交换器的设置工作变得复杂的问题。而且,由于配管302较长,因此,还导致零件个数增加、成本增加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用热交换器,用于设置配管的工作不会变得复杂化,并能够减少零件个数。[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1)本技术的车辆用热交换器(例如,后述的车辆用热交换器1,1A)具备:热交换器主体(例如,后述的热交换器主体2),其具有沿车辆宽度方向(例如,后述的Y1-Y2方向)和垂直方向(例如,后述的Z1-Z2方向)延伸的面形状;及,防护部件(例如,后述的防护部件3),其配置在前述热交换器主体的车辆行进方向的前方(例如,后述的X1方向),并保护前述热交换器主体;并且,从车辆行进方向的前方观察时,前述热交换器主体与前述防护部件至少一部分互相重叠,前述热交换器主体具有配置在一端部(例如,配置在后述的Y1方向侧的端部2a)的液态制冷剂的流入部(例如,后述的流入部21)和从前述流入部流入的前述液态制冷剂流动的第一制冷剂流道(例如,后述的第一制冷剂流道22),前述防护部件具有前述液态制冷剂流动的第二制冷剂流道(例如,后述的第二制冷剂流道33),前述热交换器主体的前述第一制冷剂流道与前述防护部件的前述第二制冷剂流道,经由配置在前述热交换器主体中的另一端部(例如,配置在后述的Y2方向侧的端部2b)的连通部(例如,后述的开口部23,24)连通,前述防护部件,在与前述热交换器主体的配置有前述流入部的一侧相同的端部,具有在前述第二制冷剂流道中流动的前述液态制冷剂的流出部(例如,后述的流出部34)。(2)在(1)所述的车辆用热交换器中,前述连通部也可以配置在前述热交换器主体中的垂直方向的上部。(3)在(1)或(2)所述的车辆用热交换器中,前述连通部是设置在前述热交换器主体上的开口部(例如,后述的开口部23,24),前述防护部件具有插入前述开口部内的突出部(例如,后述的突出部35,37),前述开口部与前述突出部之间由密封部件(例如,后述的O型圈36,38)密封。(4)在(3)所述的车辆用热交换器中,前述开口部也可以是沿前述热交换器主体的垂直方向延伸的纵长形状。(技术的效果)根据上述(1),液态制冷剂的流入部与流出部,配置在车辆用热交换器上的相同端部。因此,连接于流入部的配管与连接于流出部的配管的布置变得容易,避免了车辆用热交换器的设置工作变得复杂。而且,由于减少了零件个数,也避免了成本的增加。根据上述(2),可以防止空气滞留在热交换器主体的第一制冷剂流道内,并能够维持热交换器主体的冷却性能。根据上述(3),能够使热交换器主体的第一制冷剂流道与防护部件的第二制冷剂流道可靠地连通,并能够可靠地防止从连通部漏液。根据上述(4),能够减少连通部的压力损失。附图说明图1是从车辆行进方向的前方侧观察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热交换器的正面图。图2是从宽度方向观察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热交换的侧面图。图3是沿图1的A-A线的剖面图。图4是图3的B部的放大图。图5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热交换器与冷却对象装置的配置关系的示意图。图6是从车辆行进方向的前方侧观察到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热交换器的正面图。图7是沿图6的C-C线的剖面图。图8是示出以往的车辆用热交换器与冷却对象装置的配置关系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考图式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图4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热交换器1。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热交换器1,构成为包括:热交换器主体2;及,防护部件3,其配置在热交换器主体2的车辆行进方向的前方,保护热交换器主体2。此外,图中所示的XYZ的坐标轴,表示将车辆用热交换器1搭载于车辆时的坐标轴。X轴表示车辆行进方向。X1是车辆行进方向的前方,X2是车辆行进方向的后方。Y轴表示车辆宽度方向。Y1是车辆宽度方向的一端部方向,Y2是车辆宽度方向的另一端部方向。Z轴表示垂直方向。Z1是沿垂直方向的上方,Z2是沿垂直方向的下方。热交换器主体2是所谓的散热器(radiator)。热交换器主体2接收对搭载于车辆上的发动机、动力控制单元(PowerControlUnit;PCU)等的冷却对象装置(图1~图4中未示出。)进行冷却之后的高温液态制冷剂,并与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而排出低温液态制冷剂。热交换器主体2具有沿车辆宽度方向和垂直方向延伸的面形状。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主体2,具有横向较长的矩形形状,并以长度方向沿车辆宽度方向的方式配置在车辆内的最前部。在热交换器主体2中配置在Y1方向侧的一端部2a的上部设置有流入部21,所述流入部21接收液态制冷剂。流入部21连接有配管4的一端,所述配管4使液态制冷剂从冷却对象装置朝热交换器主体2流动。在热交换器主体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制冷剂流道22,所述第一制冷剂流道22流动有从流入部21流入的液态制冷剂。在图1中,第一制冷剂流道22以虚线表示。如图1所示,第一制冷剂流道22构成为,使从流入部21流入的液态制冷剂,从热交换器主体2的一端部2a侧朝另一端部2b侧流动,也就是从车辆宽度方向的Y1侧朝Y2侧单方向地流动。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制冷剂流道22,由5条横向流道22a和1条纵向流道22b构成,其中,所述横向流道22a从流入部21分支,所述纵向流道22b将5条横向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用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前述车辆用热交换器具备:/n热交换器主体,其具有沿车辆宽度方向和垂直方向延伸的面形状;及,/n防护部件,其配置在前述热交换器主体的车辆行进方向的前方,并保护前述热交换器主体;/n并且,从车辆行进方向的前方观察时,前述热交换器主体与前述防护部件至少一部分互相重叠,/n前述热交换器主体具有配置在一端部的液态制冷剂的流入部和从前述流入部流入的前述液态制冷剂流动的第一制冷剂流道,/n前述防护部件具有前述液态制冷剂流动的第二制冷剂流道,/n前述热交换器主体的前述第一制冷剂流道与前述防护部件的前述第二制冷剂流道,经由配置在前述热交换器主体中的另一端部的连通部连通,/n前述防护部件,在与前述热交换器主体的配置有前述流入部的一侧相同的端部,具有在前述第二制冷剂流道中流动的前述液态制冷剂的流出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用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前述车辆用热交换器具备:
热交换器主体,其具有沿车辆宽度方向和垂直方向延伸的面形状;及,
防护部件,其配置在前述热交换器主体的车辆行进方向的前方,并保护前述热交换器主体;
并且,从车辆行进方向的前方观察时,前述热交换器主体与前述防护部件至少一部分互相重叠,
前述热交换器主体具有配置在一端部的液态制冷剂的流入部和从前述流入部流入的前述液态制冷剂流动的第一制冷剂流道,
前述防护部件具有前述液态制冷剂流动的第二制冷剂流道,
前述热交换器主体的前述第一制冷剂流道与前述防护部件的前述第二制冷剂流道,经由配置在前述热交换器主体中的另一端部的连通部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星野启辅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