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芯及光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8208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31 23:59
公开了能够保持多个光纤的插芯。该插芯具有前端面、相对于前端面在第1方向位于相反侧的后端面、多个光纤保持孔、收容孔和空隙部。各光纤保持孔沿第1方向从前端面朝向后端面延伸,沿与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配置。收容孔是与多个光纤保持孔相连的孔,在后端面开口。空隙部设置于多个光纤保持孔的周围的区域。各光纤保持孔具有从前端面沿第1方向延伸的定径部。空隙部形成为沿定径部设置,在与第1方向垂直的面内与定径部并排。空隙部的面内的宽度的最小值与定径部的内径不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插芯及光连接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插芯及光连接器。本申请基于2019年2月4日申请的日本申请第2019-017681号而要求优先权,引用在上述日本申请中记载的全部记载内容。
技术介绍
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公开了多芯的插芯。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插芯是使用模具成型的,该模具具有用于分别形成多个光纤插入孔的多个插入孔成型销。在该模具中,将多个插入孔成型销排列成一列的销列配置两层,在这些销列之间配置板状的限制体。在如上所述地配置有限制体的状态下,通过向模具内注入树脂,从而限制了成型时的各插入孔成型销的挠曲或弯曲。该限制体埋入至构成插芯的树脂内。在专利文献2记载的插芯具有:光纤孔,其从插芯的前端面向后方延伸,供光纤的玻璃部分插入;末端孔,其从光纤孔进一步向后方延伸,供光纤的包覆部分插入;以及窗,其用于注入粘接剂。该插芯是使用具有下模、中模及上模的模具进行成型的。上模及下模夹着中模,并且形成空腔,该空腔包含将溶解树脂导入的内部空间。下模包含用于形成插芯的窗的的窗用块体。中模包含:四边厚板状的末端形成件,其用于形成末端孔;以及光纤孔用销,其用于形成光纤孔。末端形成件对光纤孔用销的基部的后部进行保持。末端形成件的前端部向前方延伸而使得在与光纤孔用销的基部的前部之间形成间隙,与下模的窗用块体接触。如上所述如果以隔开间隙的状态,成型出插芯,则在该间隙的位置形成薄板状的伸出部分。在使用插芯前将该伸出部分由刀具削掉。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037844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07-056054号公报r>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能够保持多个光纤的插芯。该插芯具有:前端面;后端面,其相对于前端面在第1方向位于相反侧;多个光纤保持孔;收容孔;以及空隙部。多个光纤保持孔沿第1方向分别从前端面朝向后端面延伸,沿与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配置。收容孔与多个光纤保持孔相连,在后端面开口。空隙部设置于多个光纤保持孔的周围的区域。各光纤保持孔具有从前端面沿第1方向延伸的定径部。空隙部形成为沿定径部设置,在与第1方向垂直的面内与定径部并排,空隙部的面内的宽度的最小值与定径部的内径不同。本专利技术提供光连接器。该光连接器具有上述的插芯和分别保持于多个光纤保持孔的多个光纤。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插芯的斜视图。图2是表示具有图1所示的插芯的光连接器的剖视图。图3是表示图2所示的光连接器的正视图。图4是表示用于成型图1所示的光连接器的模具的中模具的侧视图。图5是表示第1变形例所涉及的光连接器的剖视图。图6A是表示第2变形例所涉及的光连接器的正视图。图6B是表示第2变形例的另一例所涉及的光连接器的正视图。图7是表示第3变形例所涉及的光连接器的正视图。图8是表示第4变形例所涉及的光连接器的正视图。图9是表示第5变形例所涉及的光连接器的剖视图。图10是表示第6变形例所涉及的光连接器的正视图。图11是表示对比例所涉及的光连接器的剖视图。图12是将图11所示的光连接器的一部分放大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使用具有用于形成多个光纤保持孔的多个销的模具对插芯进行成型的情况下,有时在使树脂固化的工序中,由于树脂的收缩而在模具的销发生弯曲,与其相应地在插芯的各光纤保持孔发生弯曲。如果发生这种弯曲,则在对插芯的前端面进行研磨时,由于研磨而使该前端面处的各光纤保持孔的开口位置偏移。这种开口位置的偏移会引起该前端面处的各光纤的位置偏移,因此可能导致光连接器间的连接损耗的增大。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插芯中,为了抑制在各光纤保持孔发生弯曲,使用在销列间配置的限制体而限制了成型时的各插入孔成型销的弯曲。但是,在该插芯中,需要另外准备如上所述的限制体,因此可能导致制造成本的增大。并且,该限制体埋入至插芯的树脂内,因此在限制体的线膨胀率与插芯的树脂的线膨胀率不同的情况下,有时由于因限制体的线膨胀率和插芯的树脂的线膨胀率的差所引起的热应力而对光连接器的可靠性(例如温度特性)造成影响。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插芯中,在向插芯插入光纤时,需要将凸出部分切除的追加作业,因此可能导致制造工时的增大。[本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制造成本及制造工时的抑制,并通过抑制光纤保持孔的弯曲而抑制光连接损耗。[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说明]首先,列举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内容而进行说明。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插芯能够保持多个光纤,该插芯具有:前端面;后端面,其相对于前端面在第1方向位于相反侧;多个光纤保持孔;收容孔;以及空隙部。多个光纤保持孔沿第1方向分别从前端面朝向后端面延伸,沿与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配置。收容孔与多个光纤保持孔相连,在后端面开口。空隙部设置于多个光纤保持孔的周围的区域。各光纤保持孔具有从前端面沿第1方向延伸的定径部。空隙部形成为沿定径部设置,在与第1方向垂直的面内与定径部并排,空隙部的面内的宽度的最小值与定径部的内径不同。在使用具有用于分别形成多个光纤保持孔的多个保持孔形成销的模具成型插芯时,在使构成插芯的树脂固化的工序中与树脂的收缩相伴的收缩应力在与第1方向垂直的面内作用,由此有时与各光纤保持孔的定径部相对应的各保持孔形成销的定径区域在该面内弯曲。如果与其相应地在各光纤保持孔的定径部发生弯曲,则会引起前端面处的各光纤的位置偏移,可能导致光连接器间的连接损耗的增大。与此相对,在上述的插芯,在多个光纤保持孔的周围的区域设置有空隙部,该空隙部沿多个光纤保持孔的定径部设置,并且在该面内与定径部并排地形成。在对具有如上所述的空隙部的插芯进行成型时,用于形成空隙部的空隙部形成销配置于多个保持孔形成销的定径区域的周围的区域,由此在使树脂固化的工序中,能够改善对各保持孔形成销的定径区域的周围的区域作用的收缩应力的平衡。由此能够缓和相对于各保持孔形成销的定径区域而在该面内作用的树脂的收缩应力,能够抑制发生各保持孔形成销的定径区域的弯曲。与此相伴,能够抑制各光纤保持孔的定径部的弯曲,因此能够减小前端面处的各光纤的位置偏移。其结果,能够抑制光连接器间的光连接损耗的增大。并且,如果使该面内的空隙部的宽度的最小值大于光纤保持孔的定径部的内径而与其不同,则在成型插芯时,能够有效地缓和对各保持孔形成销的定径区域在该面内作用的收缩应力。由此能够有效地抑制各光纤保持孔的定径部的弯曲。另一方面,如果使空隙部的宽度的最小值小于定径部的内径而与其不同,则能够防止各光纤向空隙部的误插入。并且,根据上述的插芯,无需另外准备用于抑制各光纤保持孔的定径部的弯曲的部件,在将各光纤向插芯插入时不需要追加作业,因此能够抑制制造成本及制造工时的增加。因此,根据上述的插芯,能够实现制造成本及制造工时的抑制,并且通过抑制各光纤保持孔的弯曲而抑制光连接损耗。在上述的插芯,空隙部可以从收容孔贯通至前端面为止。由此,在成型插芯时,能够将模具的空隙部形成销的前端由在前端面的外侧配置的模具部件进行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插芯,其能够保持多个光纤,/n该插芯具有:/n前端面;/n后端面,其相对于所述前端面在第1方向位于相反侧;/n多个光纤保持孔,其沿所述第1方向分别从所述前端面朝向所述后端面延伸,各所述光纤保持孔沿与所述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配置;/n收容孔,其与所述多个光纤保持孔相连,在所述后端面开口;以及/n空隙部,其设置于所述多个光纤保持孔的周围的区域,/n各所述光纤保持孔具有从所述前端面沿所述第1方向延伸的定径部,/n所述空隙部形成为沿所述定径部设置,在与所述第1方向垂直的面内与所述定径部并排,所述空隙部的所述面内的宽度的最小值与所述定径部的内径不同。/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90204 JP 2019-0176811.一种插芯,其能够保持多个光纤,
该插芯具有:
前端面;
后端面,其相对于所述前端面在第1方向位于相反侧;
多个光纤保持孔,其沿所述第1方向分别从所述前端面朝向所述后端面延伸,各所述光纤保持孔沿与所述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配置;
收容孔,其与所述多个光纤保持孔相连,在所述后端面开口;以及
空隙部,其设置于所述多个光纤保持孔的周围的区域,
各所述光纤保持孔具有从所述前端面沿所述第1方向延伸的定径部,
所述空隙部形成为沿所述定径部设置,在与所述第1方向垂直的面内与所述定径部并排,所述空隙部的所述面内的宽度的最小值与所述定径部的内径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芯,其中,
所述空隙部从所述收容孔贯通至所述前端面为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芯,其中,
所述空隙部从所述收容孔朝向所述前端面延伸,从所述前端面分离。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插芯,其中,
所述空隙部设置于在与所述第1方向及所述第2方向交叉的第3方向相对于所述多个光纤保持孔而位于一侧的第1区域及位于另一侧的第2区域之中的至少一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插芯,其中,
所述空隙部具有在所述第1区域设置的多个第1部分,
所述多个第1部分在所述第3方向与所述多个光纤保持孔的所述定径部分别并排。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插芯,其中,
所述空隙部具有在所述第1区域设置的1个第1部分,
所述第1部分在与所述第1方向垂直的剖面中,呈沿所述第2方向延伸的形状,在所述第3方向与所述多个光纤保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上原史也大村真树岛津贵之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