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4957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23: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能够不受基于弹簧的配置的制约而将卡合部件(弹簧衬套)容易地组装于壳体的光连接器。上述光连接器具有:壳体,其将插芯以能够后退的方式收容;弹簧,其收容于上述壳体、并将上述插芯向前侧按压;以及卡合部件,其通过与上述弹簧的一端连接并与上述壳体卡合从而固定于上述壳体、并且具备以位于上述弹簧两侧的方式配置的一对臂部,其特征在于,在将与上述弹簧按压上述插芯的方向和上述一对臂部排列的方向垂直的方向设为上下方向时,在上述壳体的上下方向的两表面分别配置有窗部,上述卡合部件具备用来与上述窗部卡合而设置于上述一对臂的上下侧的爪部、和能够使上述爪部沿上下方向位移的变形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光连接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连接器。
技术介绍
作为光连接器的一个例子,例如公知有MPO连接器(JISC5982中制定的F13型多芯光纤连接器)。该MPO连接器的插芯以根据弹簧的回弹力向前侧(对象侧的光连接器的一侧)按压的状态收容于壳体内。此时,弹簧的前端部固定于在插芯的后侧配置的插销口,弹簧的后端部固定于弹簧衬套(弹簧接受部件)。详细而言,通过弹簧衬套的卡合部卡合于壳体,从而弹簧衬套在壳体内固定,并且在弹簧衬套与插销口之间收容有被压缩变形的状态的弹簧。与这样的光连接器相关,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在弹簧衬套的一对臂部的前端具有相对于弹簧朝向外侧而设置的卡合部的光连接器。设置于一对臂部的前端的卡合部分别卡挂在壳体的两侧面的窗部,由此弹簧衬套一边受到弹簧的回弹力一边与壳体卡合。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22728号公报在MPO连接器的制造工序(组装工序)中,存在将弹簧衬套从臂部插入壳体,将设置于臂部的卡合部卡挂在壳体的窗部(开口部)的工序。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光连接器中,卡合部相对于弹簧朝向外侧设置,在将臂部插入壳体时,卡合部卡在壳体的内壁,因此不能保持原样插入。因此,通过使一对臂部向内侧弹性变形,从而能够将设置有卡合部的臂部插入壳体。但是,在一对臂部之间收容有弹簧,因此欲使一对臂部向内侧弹性变形时,有时臂部与弹簧干扰(碰撞)而无法使其充分弹性变形。这样,在将弹簧衬套相对于壳体组装时,受到基于弹簧的配置的制约成为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不受基于弹簧的配置的制约而将卡合部件(弹簧衬套)容易地组装于壳体的光连接器。本专利技术的几个实施方式是一种光连接器,上述光连接器具有:壳体,其将插芯以能够后退的方式收容;弹簧,其收容于上述壳体并将上述插芯向前侧按压;以及卡合部件,其通过与上述弹簧的一端连接并且与上述壳体卡合从而固定于上述壳体,并具备以位于上述弹簧两侧的方式而配置的一对臂部,其特征在于,在将与上述弹簧按压上述插芯的方向以及上述一对臂部排列的方向垂直的方向设为上下方向时,在上述壳体的上下方向的两表面分别配置有窗部,上述卡合部件具备用来与上述窗部卡合而设置于上述一对臂的上下侧的爪部、和能够使上述爪部沿上下方向位移的变形部。对于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的特征,根据后述的说明书和附图的记载变得明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几个实施方式,能够不受基于弹簧的配置的制约而将卡合部件(弹簧衬套)容易地组装于壳体。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光连接器1的分解立体图。图2A是本实施方式的光连接器1的俯视图(局部剖视图)。图2B是本实施方式的光连接器1的侧视图(局部剖视图)。图3是关于变形部20的功能的说明图。图4A~图4C是表示比较例的光连接器1的组装顺序的说明图。图4A是表示将弹簧衬套16等插入壳体11之前的状态的图。图4B是表示弹簧衬套16的卡合部193锁止于壳体11的窗部111之前的状态的图。图4C是表示弹簧衬套16的卡合部193锁止于壳体11的窗部111之后的状态的图。图5A~图5C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光连接器1的组装顺序的说明图。图5A是表示将弹簧衬套16等插入壳体11之前的状态的图。图5B是表示弹簧衬套16的卡合部193锁止于壳体11的窗部111之前的状态的图。图5C是表示弹簧衬套16的卡合部193锁止于壳体11的窗部111之后的状态的图。图6是弹簧衬套16的变形例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从后述的说明书和附图的记载,至少明确以下的事项。明确一种光连接器,上述光连接器具有:壳体,其将插芯以能够后退的方式收容;弹簧,其收容于上述壳体并将上述插芯向前侧按压;以及卡合部件,其通过与上述弹簧的一端连接并且与上述壳体卡合从而固定于上述壳体,并具备以位于上述弹簧两侧的方式而配置的一对臂部,其特征在于,在将与上述弹簧按压上述插芯的方向和上述一对臂部排列的方向垂直的方向设为上下方向时,在上述壳体的上下方向的两表面分别配置有窗部,上述卡合部件具备用来与上述窗部卡合而设置于上述一对臂的上下侧的爪部、和能够使上述爪部沿上下方向位移的变形部。根据这样的光连接器,能够不受基于弹簧的配置的制约而将卡合部件(弹簧衬套)容易地组装于壳体。优选在将上述一对臂部排列的方向设为左右方向时,上述弹簧的左右方向的长度大雨上述弹簧的上下方向的长度。由此,能够不受基于弹簧的配置的制约而将卡合部件(弹簧衬套)容易地组装于壳体。优选上述变形部能够使上述爪部相对于上述臂部向外侧位移。由此,能够抑制光连接器的卡合部件(弹簧衬套)从壳体脱落。优选上述壳体具有卡止部,在上述光连接器嵌合于适配器时,上述卡止部供上述适配器的爪部卡挂,上述卡合部件的前端位于比上述卡止部靠前的位置。由此,能够确保与壳体的窗部卡合的爪部的前后方向的长度,并且使光连接器在前后方向上小型化。===本实施方式===<光连接器1的整体结构>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光连接器1的分解立体图。在以下的说明中,如图所示那样定义各方向。即,将弹簧15经由插销口14按压插芯10的方向设为“前后方向”,将相对于弹簧15的插芯10的一侧设为“前”,将相反侧设为“后”。另外,将一对导向销孔101排列的方向、多个光纤孔102排列的方向设为“左右方向”,将从后侧观察前侧时的右侧设为“右”,将相反侧设为“左”。此外,有时也将左右方向称为“宽度方向”。另外,将与“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宽度方向)”正交的方向设为“上下方向”,将在壳体11设置有楔键112(突起部)的一侧设为“上”,将相反侧设为“下”。另外,有时也将上下方向称为“厚度方向”。本实施方式的光连接器1是MPO连接器(在JISC5982、IEC61754-7等中制定)。此外,在图1中,未图示光纤。实际上,例如多个光纤构成光纤带,收容于光纤软线5和连接器护罩6的内部。而且,除去了包覆物等的光纤(裸光纤)的端部插入到后述的插芯10的光纤孔102。光连接器1具有插芯10和壳体11。插芯10是保持光纤的端部的部件。在插芯10的后侧安装有护罩13。护罩13是用于使光纤的弯曲变缓的部件。优选护罩13由例如橡胶、弹性体等具有挠性的材料构成,但也可以由树脂、金属等挠性低的材料构成。借助护罩13减少光的传输损失、或者保护光纤本身。插芯10具有一对导向销孔101、多个光纤孔102、连接端面103、以及凸缘部104。导向销孔101是供导向销(未图示)插入的孔。在光连接器1为阳型的情况下,预先将导向销插入导向销孔101使得导向销的端部从导向销孔101突出。在光连接器1为阴型的情况下,在导向销孔101插入有对方光连接器的导向销。在连接器连接时,通过将导向销和导向销孔101进行嵌合,从而进行插芯10的对位。因此,导向销孔101是与导向销一起构成定位部的部位。光纤孔102是用于插入光纤的端部的孔。在各光纤孔102分别固定有光纤的端部。在本实施方式中,插入于光纤孔102的光纤是单模型光纤,但也可以是多模型光纤。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连接器,其特征在于,/n所述光连接器具有:/n壳体,将插芯以能够后退的方式收容;/n弹簧,被收容于所述壳体,并将所述插芯向前侧按压;以及/n卡合部件,与所述弹簧的一端连接并且与所述壳体卡合,由此被固定于所述壳体,并具备以位于所述弹簧两侧的方式配置的一对臂部,/n在将与所述弹簧按压所述插芯的方向以及所述一对臂部排列的方向垂直的方向设为上下方向时,/n在所述壳体的上下方向的两表面分别配置有窗部,/n所述卡合部件具备用来与所述窗部卡合而设置于所述一对臂部的上下侧的爪部、和能够使所述爪部沿上下方向位移的变形部。/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225 JP 2017-2477271.一种光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连接器具有:
壳体,将插芯以能够后退的方式收容;
弹簧,被收容于所述壳体,并将所述插芯向前侧按压;以及
卡合部件,与所述弹簧的一端连接并且与所述壳体卡合,由此被固定于所述壳体,并具备以位于所述弹簧两侧的方式配置的一对臂部,
在将与所述弹簧按压所述插芯的方向以及所述一对臂部排列的方向垂直的方向设为上下方向时,
在所述壳体的上下方向的两表面分别配置有窗部,
所述卡合部件具备用来与所述窗部卡合而设置于所述一对臂部的上下侧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藤田峻介音光贵仁菅野修平藤原邦彦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藤仓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