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机机架的弯曲和移位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88077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31 23:57
轧机机架包括用于轧辊(18、19、20、21)的弯曲装置和移位装置。壳体(14)支撑上支承辊和上工作辊(18、20)以及下支承辊和下工作辊(19、21),并且包括下弯曲块(7、7’)、上弯曲块(101)、上工作辊的轴承座(3)、下工作辊的轴承座(9)、上工作辊(18)的轴向移位装置(15、15’)、下工作辊(19)的轴向移位装置(16、16’)。下工作辊(19)的轴承座(9)与下弯曲块(7、7’)联接,以将弯曲负荷传递在下工作辊(19)上。上弯曲块(101)通过致动器(2、2’)的作用将弯曲负荷传递在上工作辊(18)上。弯曲块(101)包括具有T形截面的滑动件(13、13’),该滑动件在导向件(17)和上支承辊(20)的轴承座(4)中滑动,由此上弯曲块(101)不是单件,而是由两个不同且独立的结构部件形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轧机机架的弯曲和移位系统专利
本专利技术涉及轧制平面金属产品的领域,尤其涉及轧机机架(rollingmillstands)。
技术介绍
已知用于轧制扁平产品(例如金属板)的轧机机架具有组合系统,该组合系统允许工作辊在负荷作用下平移,即移位(shift),同时矫直(或弯曲)负荷施加到工作辊的轴承座(chocks),即使在轧机机架中的工作辊之间必须确保大开口的情况下。特别是,在要求工作辊体之间有大开口以轧制大厚度产品的轧机机架中,由于必须施加到被轧制材料上的高轧制力(通过可能的辊的弯曲来施加),高反作用力被释放到轧机机架的结构上。因此,这种系统采用弯曲块在来赋予工作辊体倾斜曲率,该倾斜曲率相对于在施加轧制力时产生的曲率是相反且正向的。因此,通过液压活塞的作用,所述块设法与施加到待轧制产品的力的反作用所产生的曲率形成对比,否则,所述待轧制产品将变形为呈现透镜状截面形状。被界定为“正向”的弯曲块在工作辊的轴承座上施加负荷,使得下工作辊的轴承座通过利用对工作辊从支承辊接收的变形的反作用而远离上工作辊的轴承座移动,结果,工作辊倾向于呈现出这样的形状,其与在轧制负荷作用下的其自然变形形成对比,结果限制或消除了离开机架的轧制产品倾向于呈现的透镜状横截面形状。在上述类型的轧机机架中采用工作辊的移位即工作辊的轴向平移也是已知的,以便在轴向长度方向上分散工作辊体本身的磨损。在相同宽度的金属产品上进行一系列轧制时,这种磨损发生在轧制带的较冷边缘处。在轧制操作期间,移位的应用允许在横向于轧制轴线的方向上移动轧辊,使得在较低温度下与轧制材料的侧边缘区域接触工作的辊表面部分不总是相同的,而是在操作期间变化。另一方面,在使用具有非直线轮廓的辊体的情况下,这种移位还允许更好地控制产品输出厚度,并减少凹槽或其他表面缺陷的出现,从而延长轧辊的寿命。特别地,对于扁平产品轧制线,其中待轧制的板坯的初始厚度可以大于300毫米,弯曲块不是制成用螺栓连接到轧机机架的壳体的单个块,而是广泛使用的解决方案是这样的解决方案:上弯曲块用螺栓连接到上支承轴承座,而下弯曲块保持用螺栓连接到壳体。在轧机机架中,工作辊和支承辊之间的偏移通常用于在施加轧制力的过程中稳定辊本身,但是与这种布置(其中上弯曲块固定到上支承辊的轴承座)相关的问题是,在上工作辊和上支承辊之间施加的偏移是无效的,因为由弯曲块产生的力仅使工作辊相对于支承辊稳定,而由工作辊和支承辊组成的组件即使在轧制过程中也自由穿越。另一个问题是,在上支承辊的轴承座上安装移位系统是困难的,并且更昂贵,因为上支承辊的备用轴承座即使在其没有安装在轧机机架上时也应该安装移位装置,这导致需要安装额外的移位块,增加了成本。然而,已知的将弯曲块用螺栓连接到壳体的解决方案是有限制的,因为由于几何原因,旨在作为工作辊之间最大距离的机架开口能力仅达到约350毫米。然而,在WO2012017072A1中公开的旨在部分解决上述问题的解决方案仍然受限于机架的最大开口,由于几何原因,该最大开口达到最大650毫米。事实上,由于插入机架壳体中的部件之间存在的空间减小,不可能使用具有高竖直行程的弯曲辊体来产生大的开口。此外,即使使用更长的杆,在引导辊体方面也会出现问题,因为杆本身偏转的风险会增加。因此,需要建立一种具有弯曲和移位系统的轧机机架,该系统解决了上述问题,并且有可能以有限的成本增加工作辊之间的最大开口能力。此外,不具有复杂结构的轧机机架的建立也是为了便于各种组成部分的组装和拆卸。专利技术概述刚刚提到的这些目的以及根据以下描述将变得更加明显的其他目的是通过一种轧机机架来实现的,该轧机机架包括两个或更多个上轧辊和两个或更多个下轧辊,并且包括两个壳体,上轧辊中的一个辊形成上工作辊,下轧辊中的一个辊形成下工作辊,每个壳体布置在所述轧辊的相应轴向端部处,其中在所述两个壳体中的第一壳体处,设置有固定到所述第一壳体的两个下弯曲块和两个上弯曲块、上工作辊的轴承座和下工作辊的轴承座、上支承辊的轴承座和下支承辊的轴承座、用于使上工作辊在平行于其轴线的方向上产生第一水平平移运动的上工作辊的轴向移位装置、用于使下工作辊在平行于轴线的方向上产生第二水平平移运动的下工作辊的轴向移位装置,其中下工作辊的轴承座通过第一竖直滑动联接器被约束到下弯曲块,允许下工作辊的所述轴承座进行竖直运动,其中两个上弯曲块中的每一个都是与上支承辊的轴承座独立的不同结构元件,并且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与固定在所述第一壳体上的相应的导向件形成第二竖直滑动联接器,并且第二部分形成用于支撑上支承辊的轴承座和上工作辊的轴承座的元件,使得上支承辊的轴承座和上工作辊的轴承座一起被约束到两个上弯曲块,允许其整体提升和降低。由于这些特征,本专利技术的轧机机架中存在的轧辊的弯曲和移位系统更容易管理和操纵,因为上弯曲块在其提升和降低运动中由上支承辊的轴承座本身支撑和控制,在轴承座与工作辊和支承辊一起完全更换的情况下,也不需要拆卸平衡横档,该平衡横档可以保持其在机架中的适当位置。此外,通过将移位块固定在弯曲块上,而不是直接固定在工作辊的轴承座上或机架的壳体上,具有这样的优点,即移位块也固定在与机架成一体的元件上,并且当机架的工作辊更换操作发生时,它不需要从壳体或从保持附接到壳体的元件上脱离。这避免了在机架外部与工作辊一起管理的额外的移位块组,这将需要增加在轧制设备中设置的备用移位块的数量,并增加机架的管理成本。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优点来自于弯曲块通过T形截面在横向导向件中的滑动固定,这允许工作辊的轴承座和支承辊的轴承座在竖直方向上移动,同时避免了当工作辊和/或支承辊被更换时弯曲块从轧机机架的壳体脱离。从属权利要求中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机架的其他特定实施例。附图简述从仅以解释而非限制形式给出的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以下详细描述和附图中,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轧机机架的竖直平面截面;图2示出了根据图1的不连续轴线A-A的上工作辊的截面图,其中左半部的视图示出的工作位置不同于右半部的视图所示的位置;图3示出了根据图1的不连续轴线B-B的下工作辊的截面图,其中左半部的视图示出的工作位置不同于右半部的视图所示的位置;图4示出了对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轧机机架的图b)和
技术介绍
中的以相应侧视图示出的轧机机架的图a)之间的比较。附图中的相同参考数字和相同参考字母标识相同元件或部件。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参照附图,相对于轧制方向Z横向布置的轧机机架,通常用附图标记100表示。轧机机架是四辊型,有两个工作辊,即上工作辊18和下工作辊19,并设有两个支承辊:上支承辊20和下支承辊21,支承辊的直径相对于工作辊中的相应工作辊更大。参考图1、图2和图3,在描述中,仅仅为了便于解释,参考轧机机架100的单个侧,即面向操作者的一侧。在图中未示出的机架部分(马达部分)由类似的元件组成,除了特别是没有移位元件,并且在下面的描述中没有另外明确说明。轧机机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轧机机架,包括两个或更多个上轧辊(18、20)和两个或更多个下轧辊(19、21),并且包括两个壳体(14),所述上轧辊中的一个辊形成上工作辊(18),所述下轧辊中的一个辊(21)形成下工作辊,每个壳体布置在所述轧辊(18、19、20、21)的相应轴向端部处,其中在所述两个壳体(14)中的第一壳体处,设置有:/n固定到所述第一壳体(14)的两个下弯曲块(7、7’)和两个上弯曲块(101、101’),/n用于所述上工作辊(18)的轴承座(3)和用于所述下工作辊(19)的轴承座(9),/n用于所述上支承辊(20)的轴承座(4)和用于所述下支承辊(21)的轴承座(10),/n用于所述上工作辊(18)的第一轴向移位装置(15、15’),以使所述上工作辊(18)在平行于其轴线的方向上产生第一水平平移运动,/n用于所述下工作辊(19)的第二轴向移位装置(16、16’),以使所述下工作辊(19)在平行于其轴线的方向上产生第二水平平移运动,/n其中所述下工作辊(19)的所述轴承座(9)通过第一竖直滑动联接器被约束到所述下弯曲块(7、7’),这允许所述下工作辊(19)的所述轴承座(9)执行竖直运动,/n其中所述两个上弯曲块(101、101’)中的每一个是独立于所述上支承辊(20)的所述轴承座(4)的不同结构元件,并且包括第一部分(13、13’)和第二部分(1、1’),所述第一部分(13、13’)与固定在所述第一壳体(14)上的相应的导向件(17’、17)形成第二竖直滑动联接器,所述第二部分(1、1’)形成用于支撑所述上支承辊(20)的所述轴承座(4)和所述上工作辊(18)的所述轴承座(3)的元件,使得所述上支承辊(20)的所述轴承座(4)和所述上工作辊(18)的所述轴承座(3)一起被约束到所述两个上弯曲块(101、101’),/n并且其中,所述第一移位装置(15、15’)通过结构元件或支撑臂(151、151’)直接整体地固定到所述上支承辊的所述两个弯曲块(101、101’),/n从而当轧制操作进行时,允许所述上工作辊(18)的所述轴承座(3)、所述两个上弯曲块(101、101’)和所述第一移位装置(15、15’)在负荷作用下整体提升和降低。/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90117 IT 1020190000007131.一种轧机机架,包括两个或更多个上轧辊(18、20)和两个或更多个下轧辊(19、21),并且包括两个壳体(14),所述上轧辊中的一个辊形成上工作辊(18),所述下轧辊中的一个辊(21)形成下工作辊,每个壳体布置在所述轧辊(18、19、20、21)的相应轴向端部处,其中在所述两个壳体(14)中的第一壳体处,设置有:
固定到所述第一壳体(14)的两个下弯曲块(7、7’)和两个上弯曲块(101、101’),
用于所述上工作辊(18)的轴承座(3)和用于所述下工作辊(19)的轴承座(9),
用于所述上支承辊(20)的轴承座(4)和用于所述下支承辊(21)的轴承座(10),
用于所述上工作辊(18)的第一轴向移位装置(15、15’),以使所述上工作辊(18)在平行于其轴线的方向上产生第一水平平移运动,
用于所述下工作辊(19)的第二轴向移位装置(16、16’),以使所述下工作辊(19)在平行于其轴线的方向上产生第二水平平移运动,
其中所述下工作辊(19)的所述轴承座(9)通过第一竖直滑动联接器被约束到所述下弯曲块(7、7’),这允许所述下工作辊(19)的所述轴承座(9)执行竖直运动,
其中所述两个上弯曲块(101、101’)中的每一个是独立于所述上支承辊(20)的所述轴承座(4)的不同结构元件,并且包括第一部分(13、13’)和第二部分(1、1’),所述第一部分(13、13’)与固定在所述第一壳体(14)上的相应的导向件(17’、17)形成第二竖直滑动联接器,所述第二部分(1、1’)形成用于支撑所述上支承辊(20)的所述轴承座(4)和所述上工作辊(18)的所述轴承座(3)的元件,使得所述上支承辊(20)的所述轴承座(4)和所述上工作辊(18)的所述轴承座(3)一起被约束到所述两个上弯曲块(101、101’),
并且其中,所述第一移位装置(15、15’)通过结构元件或支撑臂(151、151’)直接整体地固定到所述上支承辊的所述两个弯曲块(101、101’),
从而当轧制操作进行时,允许所述上工作辊(18)的所述轴承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德烈·多里戈
申请(专利权)人:丹尼尔和科菲森梅克尼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意大利;IT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