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6833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31 23: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阀,包括转子部件、传动部件和齿轮减速机构;所述传动部件包括传动座和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具有第一传动臂和第二传动臂,所述转子部件的转轴与所述传动座固接,所述传动座具有与所述第一传动臂抵接配合的第一传动部,所述输入齿轮部具有与所述第二传动臂抵接配合的第二传动部。该电动阀在传动部件与太阳轮之间设有弹性件,用以消除两者之间的撞击噪音,能够有效降低电动阀工作时的噪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阀
本专利技术涉及流体控制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动阀。
技术介绍
在流体控制系统中,常使用电动阀控制流体的通断或流量。工作时,电动阀的线圈通电驱动转子旋转,通过转子带动减速齿轮机构运转并放大输出扭矩,带动阀杆旋转,阀杆带动阀芯动作,使阀芯开启、关闭或调节流量。该电动阀转子轴转动时带动传动部件转动,传动部件带动太阳轮转动;通常,电动阀的电机选用步进电机结构,转子进行的是间歇式转动,因此在工作时,传动部件与太阳轮之间会有间歇式的撞击,使得电动阀在运转过程中会产生噪音。因此,如何减小电动阀工作时的噪音,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阀,包括转子部件、传动部件和齿轮减速机构;所述传动部件包括传动座和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具有第一传动臂和第二传动臂,所述转子部件的转轴与所述传动座固接,所述传动座具有与所述第一传动臂抵接配合的第一传动部,所述输入齿轮部具有与所述第二传动臂抵接配合的第二传动部。该技术方案中,与转轴固接的传动座通过弹性件与齿轮减速机构的输入齿轮部传动连接,能够减小传动座与输入齿轮部之间的撞击噪音。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电动阀一种具体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图2为具体实施例中转子部件和传动座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所示弹性件的正视图;图4为图3的俯视图;图5为图1中所示弹性件在一个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中所示弹性件在另一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1中所示输入齿轮部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1中所示输入齿轮部的剖面示意图;图9为具体实施例中传动座、弹性件和输入齿轮部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控制部件100,转子部件110,转轴111,传动座120,第一缺口部121,上限位部1211,第一侧向面部1212,弹性件130,第一传动臂131,第二传动臂132,主体部133;齿轮减速机构200,输入齿轮部210,连接部211,齿轮部212,第二缺口部213,下限位部2131,第二侧向面部2132;阀杆300,阀芯400,阀体部件500。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电动阀一种具体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该实施例中,电动阀包括控制部件100、齿轮减速机构200、阀杆300、阀芯400和阀体部件500;阀芯400为球状结构,位于阀体部件500的内腔中,阀杆300的下端与阀芯400连接,上端与齿轮减速机构200的输出部连接;控制部件100的转子部件110的转轴111与齿轮减速机构200的输入齿轮部210传动连接。工作时,控制部件100的线圈通电能够驱动转子部件110周向旋转,转子部件110的转轴111带动输入齿轮部210旋转,通过齿轮减速机构200传递扭矩至阀杆300,使阀杆300带动阀芯400转动以实现电动阀的全开、全关及流量调节功能。该实施例中,转子部件110的转轴111通过传动部件与输入齿轮部210传动连接,其中,传动部件包括传动座120和弹性件130,转轴111与传动座120固接,传动座120通过弹性件130与输入齿轮部210传动连接,以便转轴111转动时能够传递转动力至输入齿轮部210。该电动阀中,传动座120与输入齿轮部210之间通过弹性件130实现传动连接,弹性件130的设置能够缓解工作时相关传动结构部件之间的撞击,有效降低电动阀运行时的噪音和止动噪音。请一并参考图2至图8,图2为具体实施例中转子部件和传动座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所示弹性件的正视图;图4为图3的俯视图;图5为图1中所示弹性件在一个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中所示弹性件在另一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1中所示输入齿轮部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1中所示输入齿轮部的剖面示意图。具体的方案中,弹性件130具有第一传动臂131和第二传动臂132,传动座120具有与第一传动臂131抵接配合的第一传动部,输入齿轮部210具有与第二传动臂132抵接配合的第二传动部。传动座120随转轴111周向旋转时,传动座120的第一传动部抵接第一传动臂131施加转动扭矩至弹性件130,再通过弹性件130的第二传动臂132与输入齿轮部210的第二传动部的抵接配合,施加转动扭矩至输入齿轮部210,使得输入齿轮部210随传动座120一起转动,显然,在此过程中,弹性件130也随动。如上,第一传动臂131与传动座120之间抵接配合,第二传动臂132与输入齿轮部210之间抵接配合,相关配合结构之间无间隙,在转动时,能够减小传动座与输入齿轮部之间的撞击噪音,进一步降低电动阀的工作噪音和止动噪音。具体的,弹性件130包括呈环状结构的主体部133,第一传动臂131和第二传动臂132分别位于主体部133的两端,主体部133的两端分别与传动座120和输入齿轮部210套装。这样,弹性件130的主体部133与传动座120和输入齿轮部210均是紧配的方式,在工作时可避免弹性件130与传动座120之间、弹性件130与输入齿轮部210之间的相互撞击,能够减小传动座120与输入齿轮部210之间的撞击噪音。弹性件130具体可采用弹性材料(比如弹性钢)绕一中心轴线旋转形成主体部133,弹性材料的一端形成第一传动臂131,另一端形成第二传动臂132。实际应用中,弹性件130具体可选用扭簧,扭簧的两个弹脚分别形成前述第一传动臂131和第二传动臂132。具体的方案中,第一传动臂131和第二传动臂132位于主体部133的中心轴线的两侧,当然,第一传动臂131和第二传动臂132位于主体部133的中心轴线的同一侧也是可以的。更具体地,第一传动臂131和第二传动臂132相平行设置,以很好地传递转动力。具体的方案中,还设置有用以限制弹性件130的轴向位置的限位结构,以防止弹性件130在轴向上移动,确保弹性件130只能周向传动。该实施例中,传动座120大体呈圆柱形结构,转轴111固插于传动座120的中心,传动座120具有第一缺口部121,如图2所示,该第一缺口部121包括第一侧向面部1212和朝向输入齿轮部210的上限位部1211,弹性件130与传动座120紧套后,其第一传动臂131位于第一缺口部121处,且与第一侧向面部1212抵接,上限位部1211能够防止弹性件130沿周向向上移动。可以理解,第一侧向面部1212即为前述第一传动部。输出齿轮部210包括连接部211和齿轮部212,其中,连接部211与弹性件130配合,连接部211大体呈圆柱形结构,具有第二缺口部213,该第二缺口部213包括第二侧向面部2132和朝向传动座120的下限位部2131,弹性件130与连接部211紧套后,其第二传动臂132位于第二缺口部213处,且与第二侧向面部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阀,包括转子部件、传动部件和齿轮减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件包括传动座和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具有第一传动臂和第二传动臂,所述转子部件的转轴与所述传动座固接,所述传动座具有与所述第一传动臂抵接配合的第一传动部,所述输入齿轮部具有与所述第二传动臂抵接配合的第二传动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阀,包括转子部件、传动部件和齿轮减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件包括传动座和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具有第一传动臂和第二传动臂,所述转子部件的转轴与所述传动座固接,所述传动座具有与所述第一传动臂抵接配合的第一传动部,所述输入齿轮部具有与所述第二传动臂抵接配合的第二传动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包括呈环状结构的主体部,所述第一传动臂和所述第二传动臂分别位于所述主体部的两端,所述主体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传动座和所述输入齿轮部套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臂和所述第二传动臂位于所述主体部的中心轴线的两侧,所述第一传动臂和所述第二传动臂相平行设置。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三花制冷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