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阀岛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68002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31 23: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阀岛,包括汇流板,汇流板上分别设置有进气通道、第一排气通道和第二排气通道,汇流板上分别集成有安全模式控制阀、开关门控制阀及防夹控制阀。本阀岛由安全模式控制阀集中控制开关门控制阀和防夹控制阀的先导气,以此控制开关门控制阀和防夹控制阀的换向动作,并使开关门控制阀和防夹控制阀协调配合,从而既能实现车门的正常启闭控制,还能够对车门进行防夹控制,功能多样,满足了车辆在各种复杂环境中的使用需求;另外,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上述集成式构造,也使得整体结构设计较为简单,不仅装配方便,而且在使用过程中,即使某个阀出现故障,也很容易进行排摸确定,并且便于更换,使得维护检修较为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阀岛
本专利技术涉及气动控制
,特别涉及一种阀岛。
技术介绍
阀岛是控制阀的一种,通常由多阀集成,主要用于多路管线控制,且多路管线可分别单独控制。不同类型的阀岛,其结构和功能也不尽相同。以客车或公交车辆为例,其车门是乘客上、下车辆的必要设施,在车辆行驶和停靠时乘客常常会在车门附近停留,因此车门在车辆行驶和停留过程中的封闭及安全性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目前客车和公交车的车门大多采用气源动力驱动,通过车门启闭系统控制车门的启闭,系统主要通过若干单体电磁阀相互连接构成,虽然该系统能够实现车门的便捷启闭控制,但是由于电磁阀较多,导致系统在组装时需占用较大安装空间,安装麻烦且难以集中控制,尤其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人们是不希望车门开启的,但是由于电磁阀较多,难免会发生车内人员操作失误或不当的情况,使得车辆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安全隐患。现有技术中,针对车门启闭系统中电磁阀数量多、管线连接繁杂的问题,也相应衍生了一些电磁阀联动控制技术。例如:申请号为201610393766.X公开了一种车门安全控制阀,其结构特点是将用于控制车门的第一阀体和用于控制该第一阀体的第二阀体集成在一起,其中第一阀体用于在两种工作状态下进行转换,从而控制第一主出气口和第二主出气口分别连通第一主进气口从而输出压缩气体,第二阀体用于将第一阀体锁定或解锁,从而控制第一阀体只能通过一个第一主出气口或第二主出气口固定输出压缩空气或能够选择性的通过两个出气口分别输出压缩空气,进而使该车门安全控制阀在车辆停止和低速行驶时正常供气到门泵气缸,车门正常开启和关闭,而在车辆高速行驶时只供气到门泵气缸的关门端进气口,车门被锁止在关闭状态,保证了车门在行驶过程中的封闭及安全性。然而,上述车门安全控制阀也存在明显的弊端和不足之处:该车门安全控制阀仅能实现车门的启闭,导致功能相对较为单一,难以满足车辆在复杂环境下的使用需求;另外,该车门安全控制阀由于结构设置较为复杂,一旦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会造成维修十分困难、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阀岛,其结构简单合理,不仅功能多样,能够满足车辆在各种复杂环境中的使用需求,而且便于检修维护。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阀岛,包括汇流板,所述汇流板上分别集成有安全模式控制阀、开关门控制阀及防夹控制阀;所述安全模式控制阀为两位三通电磁阀,所述安全模式控制阀包括第一阀体,所述第一阀体的第一阀腔内设有可在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之间移动的第一阀杆;所述开关门控制阀为两位五通电磁阀,所述开关门控制阀包括第二阀体,所述第二阀体的第二阀腔内设有可在第三工位和第四工位之间移动的第二阀杆;所述防夹控制阀为两位五通电磁阀,所述防夹控制阀包括第三阀体,所述第三阀体的第三阀腔内设有可在第五工位和第六工位之间移动的第三阀杆;所述安全模式控制阀用于分别向所述开关门控制阀、所述防夹控制阀提供先导气,以使所述第二阀杆、所述第三阀杆能够进行换向动作;所述开关门控制阀通过所述防夹控制阀连接至门泵气缸;在所述第一阀杆位于所述第一工位状态下:当所述第二阀杆位于所述第三工位,且所述第三阀杆位于所述第五工位时,所述门泵气缸进行关门动作;当所述第二阀杆位于所述第四工位,且所述第三阀杆位于所述第五工位时,所述门泵气缸进行开门动作;当所述第三阀杆位于所述第六工位时,所述门泵气缸进行防夹释压动作。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阀体上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一阀腔连通的进气口A、工作口A及排气口A,所述进气口A与气源始终连通,所述工作口A用于分别向所述开关门控制阀及所述防夹控制阀提供先导气,所述第一阀体还设有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阀杆进行换向动作的第一先导组件,所述第一先导组件与所述气源始终连通;当所述第一阀杆位于所述第一工位时,所述进气口A与所述工作口A之间连通,所述工作口A与所述排气口A之间截断;当所述第一阀杆位于所述第二工位时,所述工作口A与所述排气口A之间连通,所述进气口A与所述工作口A之间截断。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阀体上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二阀腔连通的进气口B、第一工作口B、第二工作口B、第一排气口B及第二排气口B,所述第二阀体还设有用于控制所述第二阀杆进行换向动作的第二先导组件;当所述第二阀杆位于所述第三工位时,所述进气口B与所述第一工作口B连通,所述第二工作口B与所述第二排气口B连通;当所述第二阀杆位于所述第四工位时,所述进气口B与所述第二工作口B连通,所述第一工作口B与所述第一排气口B连通;所述第三阀体上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三阀腔连通的进气口C、第一工作口C、第二工作口C、第一排气口C及第二排气口C,所述第三阀体还设有用于控制所述第三阀杆进行换向动作的第三先导组件;当所述第三阀杆位于所述第五工位时,所述第一工作口C与所述第一排气口C连通,所述第二工作口C与所述第二排气口C连通;当所述第三阀体位于所述第六工位时,所述进气口C分别与所述第一工作口C、第二工作口C连通;所述进气口B及所述进气口C分别与气源始终连通;所述工作口A分别与所述第二先导组件、所述第三先导组件始终连通;所述第一工作口B与所述第一排气口C始终连通,所述第二工作口B与所述第二排气口C始终连通;所述第一工作口C用于连接至门泵气缸的有杆腔,所述第二工作口C用于连接至所述门泵气缸的无杆腔。进一步地,所述汇流板上分别设置有进气通道、第一排气通道和第二排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用于连接至气源,所述第一排气通道、所述第二排气通道分别用于连接至大气;所述进气口A、进气口B、进气口C及所述第一先导组件分别通过所述进气通道与所述气源始终连通,所述排气口A与所述第一排气通道或所述第二排气通道始终连通,所述第一排气口B与所述第一排气通道始终连通,所述第二排气口B与所述第二排气通道始终连通。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工作口C通过第一单向节流阀与所述门泵气缸的有杆腔相连通;所述第二工作口C通过第二单向节流阀与所述门泵气缸的无杆腔相连通。进一步地,所述开关门控制阀和所述防夹控制阀分别设置为两个,所述开关门控制阀和所述防夹控制阀呈一一对应设置。进一步地,两个所述开关门控制阀和两个所述防夹控制阀交错设置于所述汇流板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阀岛,通过将安全模式控制阀、开关门控制阀及防夹控制阀分别集成在汇流板上,由安全模式控制阀集中控制开关门控制阀和防夹控制阀的先导气,以此控制开关门控制阀和防夹控制阀的换向动作,并使开关门控制阀和防夹控制阀协调配合,从而既能实现车门的正常启闭控制,还能够对车门进行防夹控制,功能多样,满足了车辆在各种复杂环境中的使用需求;另外,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集成式构造,也使得整体结构设计较为简单,不仅装配方便,而且在使用过程中,即使某个阀出现故障,也很容易进行排摸确定,并且便于更换,使得维护检修较为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第一阀杆处于第一工位、第二阀杆处于第三工位、第三阀杆处于第五工位时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阀岛,包括汇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板上分别集成有安全模式控制阀、开关门控制阀及防夹控制阀;/n所述安全模式控制阀为两位三通电磁阀,所述安全模式控制阀包括第一阀体,所述第一阀体的第一阀腔内设有可在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之间移动的第一阀杆;所述开关门控制阀为两位五通电磁阀,所述开关门控制阀包括第二阀体,所述第二阀体的第二阀腔内设有可在第三工位和第四工位之间移动的第二阀杆;所述防夹控制阀为两位五通电磁阀,所述防夹控制阀包括第三阀体,所述第三阀体的第三阀腔内设有可在第五工位和第六工位之间移动的第三阀杆;/n所述安全模式控制阀用于分别向所述开关门控制阀、所述防夹控制阀提供先导气,以使所述第二阀杆、所述第三阀杆能够进行换向动作;所述开关门控制阀通过所述防夹控制阀连接至门泵气缸;/n在所述第一阀杆位于所述第一工位状态下:当所述第二阀杆位于所述第三工位,且所述第三阀杆位于所述第五工位时,所述门泵气缸进行关门动作;当所述第二阀杆位于所述第四工位,且所述第三阀杆位于所述第五工位时,所述门泵气缸进行开门动作;当所述第三阀杆位于所述第六工位时,所述门泵气缸进行防夹释压动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阀岛,包括汇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板上分别集成有安全模式控制阀、开关门控制阀及防夹控制阀;
所述安全模式控制阀为两位三通电磁阀,所述安全模式控制阀包括第一阀体,所述第一阀体的第一阀腔内设有可在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之间移动的第一阀杆;所述开关门控制阀为两位五通电磁阀,所述开关门控制阀包括第二阀体,所述第二阀体的第二阀腔内设有可在第三工位和第四工位之间移动的第二阀杆;所述防夹控制阀为两位五通电磁阀,所述防夹控制阀包括第三阀体,所述第三阀体的第三阀腔内设有可在第五工位和第六工位之间移动的第三阀杆;
所述安全模式控制阀用于分别向所述开关门控制阀、所述防夹控制阀提供先导气,以使所述第二阀杆、所述第三阀杆能够进行换向动作;所述开关门控制阀通过所述防夹控制阀连接至门泵气缸;
在所述第一阀杆位于所述第一工位状态下:当所述第二阀杆位于所述第三工位,且所述第三阀杆位于所述第五工位时,所述门泵气缸进行关门动作;当所述第二阀杆位于所述第四工位,且所述第三阀杆位于所述第五工位时,所述门泵气缸进行开门动作;当所述第三阀杆位于所述第六工位时,所述门泵气缸进行防夹释压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岛,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体上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一阀腔连通的进气口A、工作口A及排气口A,所述进气口A与气源始终连通,所述工作口A用于分别向所述开关门控制阀及所述防夹控制阀提供先导气,所述第一阀体还设有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阀杆进行换向动作的第一先导组件,所述第一先导组件与气源始终连通;当所述第一阀杆位于所述第一工位时,所述进气口A与所述工作口A之间连通,所述工作口A与所述排气口A之间截断;当所述第一阀杆位于所述第二工位时,所述工作口A与所述排气口A之间连通,所述进气口A与所述工作口A之间截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阀岛,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阀体上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二阀腔连通的进气口B、第一工作口B、第二工作口B、第一排气口B及第二排气口B,所述第二阀体还设有用于控制所述第二阀杆进行换向动作的第二先导组件;当所述第二阀杆位于所述第三工位时,所述进气口B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晓荣竺伟杰严瑞康单军波单谟君竺必峰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佳尔灵气动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