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皿载入载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86193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31 23: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培养皿载入载出装置,包括:存储部,包括用于存储洁净培养皿的载入桶和用于存储接种培养皿的载出桶,所述载入桶具有位于桶体侧面靠近底部处的输出口,所述载出桶具有位于桶底的输入口;抓取部,包括设置在载入桶和培养皿使用工位之间的载入抓手和设置在所述培养皿使用工位和载出桶之间的载出抓手,所述载入抓手用于抓取载入桶输出口的洁净培养皿并将其运送到培养皿使用工位,所述载出抓手用于将培养皿使用工位的接种培养皿运送到载出桶并将其从桶底的输入口送入桶内。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巧妙,体积小巧,能够与全自动微生物样本前处理系统整体嵌合,从而提高了样品检验的总体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培养皿载入载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培养皿存储和转移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培养皿载入载出装置。
技术介绍
全自动微生物样本前处理系统是一种对患者的体液样本(痰、血液、尿液等)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的仪器,其所涉及的各工序逐渐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过渡转型。对于洁净培养皿和使用后的接种培养皿,通常采用叠置的方式进行存储,然而,现有培养皿抓取转移机构体积庞大、结构复杂,且取放效率较低,运行不稳定,容易发生培养皿跌落损坏的现象,影响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体积小、运行稳定、能够快速抓取转移的培养皿载入载出装置,具体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培养皿载入载出装置,包括:存储部,包括用于存储洁净培养皿的载入桶和用于存储接种培养皿的载出桶;抓取部,包括设置在载入桶和培养皿使用工位之间的载入抓手和设置在所述培养皿使用工位和载出桶之间的载出抓手,所述载入抓手用于抓取载入桶输出口的洁净培养皿并将其运送到培养皿使用工位。所述载入抓手包括载入托板,所述载入托板上设置有四个用于卡接在洁净培养皿外壁处的载入卡接柱;所述载入桶具有位于桶体侧面靠近底部处的输出口,载入桶的桶底上开设有两条平行设置的卡接柱通道,所述卡接柱通道的出口端与所述输出口相连通。所述载入桶的桶体内壁上设置有位于输出口上方的第一顶凸块,载入桶的桶体内壁上还设置有与输出口相对的第二顶凸块。所述载出抓手用于将培养皿使用工位的接种培养皿运送到载出桶并将其从桶底的输入口送入桶内,载出抓手包括载出托板,所述载出托板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卡接在接种培养皿外壁处的载出卡接柱,相邻所述载出卡接柱之间的载出托板边缘处设置有凹槽结构;所述载出桶具有位于桶底的输入口,载出桶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用于承托接种培养皿的自动回位式托板,所述自动回位式托板与所述凹槽结构位置相对应。所述自动回位式托板包括与载出桶内壁相连的支架,所述支架上通过铰轴连接有用于承托接种培养皿的支脚,所述铰轴上还穿设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脚和位于支脚上方的支架相接。所述载入桶和载出桶上均开设有传感器安装孔。所述抓取部还包括连接横梁,所述连接横梁的一端设置有与输入抓手相连的XZ向载入输送机构,连接横梁的另一端设置有与输出抓手相连的XZ向载出输送机构,横梁上还设置有与所述XZ向载入输送机构和XZ向载出输送机构相连的导向机构。所述XZ向载入输送机构和XZ向载出输送机构的结构相同,均包括设置在连接横梁上的X向往复传动机构,所述X向往复传动机构上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Z向同步带传动机构,所述Z向同步带传动机构与载入抓手或载出抓手相连。所述连接板上还设置有位于Z向同步带传动机构一侧的竖直线轨,所述竖直线轨与载入抓手或载出抓手相连。所述导向机构包括设置在两个X向往复传动机构之间的水平线轨,所述水平线轨与两个连接板分别相连。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培养皿载入载出装置,通过在载入桶侧面设置输出口和在底面设置与载入抓手相配合的卡接柱通道,充分利用培养皿自身重力下落到位,从载入桶底部拿取洁净培养皿,经过水平运载后,又通过载出抓手和载出桶自动回位式托板的配合,从底部输入口将接种培养皿装入载出桶,整个过程快捷方便、安全稳定,提高了培养皿的取放速度;同时,本专利技术结构巧妙,体积小巧,能够与全自动微生物样本前处理系统整体嵌合,从而提高了样品检验的总体速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载入抓手与的连接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载入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剖面图。图5是图4中的A-A向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载入桶装载洁净培养皿的状态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中载入抓手将洁净培养皿抓出载入桶的状态示意图。图8是图1中载出抓手与的连接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1中载出桶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9中自动回位式托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中载出抓手和载出桶相配合的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工作过程,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培养皿载入载出装置,包括存储部和抓取部,前者包括用于存储洁净培养皿的载入桶和用于存储接种培养皿的载出桶,后者包括设置在载入桶和培养皿使用工位之间的载入抓手和设置在培养皿使用工位和载出桶之间的载出抓手。上述载入桶具有位于桶体侧面靠近底部处的输出口,载出桶具有位于桶底的输入口,载入抓手能够抓取载入桶输出口的洁净培养皿并将其运送到培养皿使用工位,载出抓手能够将培养皿使用工位的接种培养皿运送到载出桶并将其从桶底的输入口送入桶内。具体地,如图1-11所示,抓取部包括连接横梁1,连接横梁1一端设置有XZ向载入输送机构,另一端设置有XZ向载出输送机构,上述XZ向载入输送机构和XZ向载出输送机构的结构相同,均包括安装在连接横梁1上的X向往复传动机构2,X向往复传动机构2上安装有连接板3,连接板3上安装有Z向往复传动机构4,Z向往复传动机构4上安装载入抓手5或载出抓手6。上述X向往复传动机构2和Z向往复传动机构4均为电机驱动的同步带机构,为了保证直线运行,在连接横梁1上安装有一条位于两个X向往复传动机构2之间的水平线轨作为导向机构,两个连接板3均与该水平线轨相连;进一步地,在连接板3上还安装有位于Z向往复传动机构4一侧的竖直线轨,该竖直线轨与载入抓手5或载出抓手6相连。上述X向往复传动机构2和Z向往复传动机构4还可以采用链传动机构或齿轮齿条传动机构。载入抓手5包括与XZ向载入输送机构中Z向往复传动机构4相连的载入托板501,该载入托板501上安装有四个用于卡接在洁净培养皿外壁处的载入卡接柱502,上述载入卡接柱502两两分为一组,且分别卡接在洁净培养皿的左右两侧。相应地,与载入抓手5相配合的载入桶7位于XZ向载入输送机构中X向往复传动机构2的一端,其具有位于桶体侧面靠近底部处的输出口701,输出口701的尺寸满足培养皿的通行要求,且底部与桶底平齐;载入桶7的桶底上则开设有两条平行设置的卡接柱通道702,该卡接柱通道702的出口端与输出口701相连通;当抓取洁净培养皿时,将四个载入卡接柱502分别置于两条卡接柱通道702内,并卡接在培养皿周围,然后,XZ向载入输送机构中X向往复传动机构2启动,使载入卡接柱502沿着卡接柱通道702向输出口701运行,培养皿随之被移出载入桶7,载入抓手5继续平移,直至将洁净培养皿送至培养皿使用工位。在实际制造时,通常将桶底分成三块设置,位于两侧的为较长的底托板,位于中间的为较短的底托板,长短底托板之间构成卡接柱通道702,在实现培养皿承托的前提条件下,降低制造精度和制造成本,同时方便洁净培养皿的抓取和移出。进一步地,为了便于被抓取培养皿和上层培养皿的分离,在载入桶7的桶体内壁上设置有第一顶凸块703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培养皿载入载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存储部,包括用于存储洁净培养皿的载入桶和用于存储接种培养皿的载出桶;/n抓取部,包括设置在载入桶和培养皿使用工位之间的载入抓手和设置在所述培养皿使用工位和载出桶之间的载出抓手,所述载入抓手用于抓取载入桶输出口的洁净培养皿并将其运送到培养皿使用工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培养皿载入载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部,包括用于存储洁净培养皿的载入桶和用于存储接种培养皿的载出桶;
抓取部,包括设置在载入桶和培养皿使用工位之间的载入抓手和设置在所述培养皿使用工位和载出桶之间的载出抓手,所述载入抓手用于抓取载入桶输出口的洁净培养皿并将其运送到培养皿使用工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皿载入载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入抓手包括载入托板,所述载入托板上设置有四个用于卡接在洁净培养皿外壁处的载入卡接柱;所述载入桶具有位于桶体侧面靠近底部处的输出口,载入桶的桶底上开设有两条平行设置的卡接柱通道,所述卡接柱通道的出口端与所述输出口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皿载入载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入桶的桶体内壁上设置有位于输出口上方的第一顶凸块,载入桶的桶体内壁上还设置有与输出口相对的第二顶凸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皿载入载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出抓手用于将培养皿使用工位的接种培养皿运送到载出桶并将其从桶底的输入口送入桶内,载出抓手包括载出托板,所述载出托板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卡接在接种培养皿外壁处的载出卡接柱,相邻所述载出卡接柱之间的载出托板边缘处设置有凹槽结构;所述载出桶具有位于桶底的输入口,载出桶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用于承托接种培养皿的自动回位式托板,所述自动回位式托板与所述凹槽结构位置相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鹏张合书张玉娟韩玉才王超刘聪
申请(专利权)人:安图实验仪器郑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