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交通信号设备的光信号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5566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带有反光罩(10)和罩盖(14)的信号发生器,反光罩(10)的形状为把光源(12)发出的光照在测量屏的区域(22),其中点位于测量屏(20)的水平中间平面(HH)的下半部并向下展宽。该区域(22)至少相对于垂直中间平面(VV)近似对称伸展。通过这种结构在测量屏(20)上基本达到交通信号设备预定的光强分布。罩盖(14)只需带有简单的光单元,这样可以简单形成罩盖(14)。(*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Optical signal generator for traffic signal equipment

A reflector (10) and a cover (14) of the signal generator, the reflector (10) is in the shape of the light source (12) lights on the measuring screen area (22), which located in the measuring screen (20) the level of the middle plane (HH) lower down and broadening. The region (22) is at least symmetrically extended relative to the vertical intermediate plane (VV). According to the structure, the light intensity distribution of the traffic signal device is basically reached on the measuring screen (20). The cover (14) is provided with a simple light unit, which can form a cover (1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交通信号设备的光信号发生器。此类光信号发生器通过GB-PS1140417公开。此光信号发生器包含一反光罩、多个光源和一可透光的罩盖。此类光信号发生器必须产生一上述的光强分布以及光分布,以此从上述方向射出的光束是可视的。在交通信号设备的情况下,例如交通红绿灯,必须从光信号发生器发出的光束首先在斜下方和侧面是可视的。一般情况下反光罩为旋转抛物线结构,以能把光源所发出的光作为一平行光束反射。在此,罩盖必须含有光单元,通过它可以使从反光罩反射的光束以如下方式转向,产生如上文所述的光强分布。此时具体的照明环境要求不同的光强分布,其根据相应的标准确定。不同的光强分布通过不同的罩盖产生。另外,罩盖经常用不同的示意图,例如方向箭头描述,以此产生大量不同的用于罩盖的实施变型。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光信号发生器带有如下特征用于交通信号设备的光信号发生器,带有一反光罩(10),至少一光源(12)和一在从反光罩(10)反射的光束的辐射端布置的可透光的罩盖(14),其特征在于,反光罩以如下方式构成,通过它从至少一个光源(12)发射的光作为一光束被反射,其无罩盖(14)时照亮一位于信号发生器前的大约与光轴(11)共轴布置的测量屏(20)的区域(22),其中心位于一包含光轴(11)的水平面(HH)的下半部,其向下展宽,并且包含光轴(11)的垂直平面(VV)的两侧至少近似对称延展。其具有如下优点已经从反光罩反射的光束基本上产生各上述的光强分布,并能简单构成反光罩,并简化信号发生器的生产。另外可能的是,实现大量不同的罩盖实施变型,因为已经基本上通过从反光罩反射的光产生各自的光强分布。在从属权利要求中给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有利的实施例和改进结构。通过如下改进结构能够实现在照明区域上的均匀照明,在反光罩的反射面上叠放了许多起控制反射光作用的单元。本专利技术的三个实施例用附图进行描述并在下面的说明中详细解释。附图说明图1为垂直纵截面上光信号发生器,图2为从前面看的按照第一实施例的信号发生器的反光罩,图3为布置在信号发生器前面的测量屏,其通过从反光罩反射的光束进行照明,图4为在通过从信号发生器发出的光束照明时的测量屏,图5为从前面看的按照第二实施例的反光罩,图6为沿图5VI-VI线的垂直纵剖面的反光罩,图7为从前面看的按照第三实施例的反光罩,图8为从前面看的按照第三实施进行修改的反光罩。图1、2和5到8之一所描述的光信号发生器是为了在交通信号设备,例如交通红绿灯中应用。该信号发生器含有一反光罩10,其中能安置至少一光源12,例如一绿灯。反光罩10能由金属或塑料组成。反光罩10的光轴用11表示。信号发生器另外包含一在从反光罩10反射的光束的辐射端布置的可透光的罩盖14,其用来封闭信号发生器的光输出口并且其能够对信号发生器的信号颜色根据需要进行着色。多个信号发生器能够布置在交通信号设备上,例如在交通信号灯上相继布置三个信号发生器,其中,分别一个信号发生器带有一个着成红色的罩盖14,一个着成黄色的罩盖14和一个着成绿色的罩盖14。罩盖14能够由玻璃或塑料构成。图2所示为按第一实施例的信号发生器的反光罩10。反光罩10含有凹形弯曲的反光面,在图2中,很多条线16表示相等的高度。高度线16在垂直于反光罩10的光轴11的平面上伸展。在图3中,描述了一个与光轴11大约共轴的位于信号发生器前一定距离的测量屏20,其通过从反光罩10反射的光束进行照明。包含光轴11的测量屏20的水平中间平面用HH表示,并且包含光轴11的垂直中间平面用VV表示。测量屏20通过从反光罩10反射的光束20照亮用22表示的区域。在区域22很多条线24表示相等的照度,即所谓的等堪线或等勒克司线。区域22的中心位于测量屏20的水平中间平面22的下部,并且该区域至少在垂直中间平面VV的两侧近似对称布置。区域22从上面开始通过线26大约以倒置的U形界定,其在垂直中间平面VV内至少近似地含有其最高点,并且以选定距离从垂直中间平面VV向下延伸。区域22向下通过一条线28限定,其至少应近似正好或可能大约以倒置的U形伸展。区域22向下展宽,一直到下边界线28。在区域22内的最大照度近似位于水平中间平面和垂直中间平面VV的交点HV或者点HV的下面一些处。在区域22内等堪线24至少类似于线26、28伸展。反光罩10的反射面能如图3所示。其中,从反光罩10反射的光束可以逐步算出产生上述照度的分布。在此,基于用于反光罩10的较小部分区域的光反射规律,以确定和步进的方式确定相继排列的部分区域,以此产生所有的连续反射表面。为了开始计算反光罩形状,可以预先确定一距离光源12的发光体一定距离的位于光轴11上的反光罩10的顶点13。从顶点13开始逐步计算反光罩形状,其中对于反光罩10的每个区域,从此到反射光线通过几何反射规律,相对于法线N,从光源12发出的光线入射角为α而出射角为等值的β,则法线N的出方向用于确定相关的反射区域。垂直于法线N出方向的切平面T确定相关的反射面,并以此确定其出射方向。这样相继确定的反射区域的彼此排列产生连续的反射面。反光罩10能够带有在其光轴11中的纵截面曲线,其近似平行。在垂直于其光轴11的截面中,反光罩10包含近似椭圆的截面曲线,其中,它的长半轴大约水平布置。人们可以上述方式得到一反光罩10,以此通过反射的光线达到前面所提高的照度分布。然而在信号发生器的照明区域上的光照密度,即在它的被照明罩盖14上也许没有达到足够的均匀。为了达到均匀的照明密度,罩盖14含有许多光单元,其在从反光罩10反射的光束通过时起到控制作用。另外通过罩盖14的光单元可以在从反光罩10反射的光线通过时引导到确定的方向,因为这对于在信号发生器的照明区域上产生均匀的照明密度是必须的。在图4中,描述测量屏20在照明时由信号发生器所发出的光束在通过罩盖14之后的情况。测量屏20的区域32被照亮,其顶点位于水平中间平面HH的下半部,并且垂直中间平面VV的两侧大约对称分布。区域22大约为梯形结构并向下展宽。在区域32含有很多等堪线34。在图5和图6之一所描述的信号发生器的第2实施例中,其反光罩10如以上构成。为了达到在信号发生器的照明区域上平均的照明密度,能够在反光罩10的反射面上含有起控制反射光线作用的单元。在第二实施例中,起控制作用的单元为具有很多槽40的结构形式,其叠放在反光罩10的反射面上。槽40例如能够作为凹形凹陷构成在反光罩10的反射面内。可替换的是,槽40也作为凸形隆起构成在反射面中。槽40能够以环形至少与光轴11近似共轴伸展布置。通过槽40可以控制在反射面上的反射光线,以此能够达到在信号发生器的照明区域上的均匀的照明密度。槽40的宽度在整个反射面上为衡定的或可变的。槽40最好以如下方式构成,通过它控制反射光,从反光罩10的顶点区域13开始以预定距离到光出设备中的反光罩10的导引前边缘向下截取。以此能够既使位于光轴11附近的区域达到足够的照度,也使在光轴11周围信号发生器的照明区域上达到均匀的照明密度。在图7中描述的是信号发生器的反光罩10按照第三实施例从前面看的情况,其中反光罩10原则上如第一实施例构成,而它的反射面叠放了许多棱面50。每一个棱面50在此能够基本上为平的、凸形的或凹形的结构。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交通信号设备的光信号发生器,带有一反光罩(10),至少一光源(12)和一在从反光罩(10)反射的光束的辐射端布置的可透光的罩盖(14),其特征在于,反光罩以如下方式构成,通过它从至少一个光源(12)发射的光作为一光束被反射,其无罩盖(14)时照亮一位于信号发生器前的大约与光轴(11)共轴布置的测量屏(20)的区域(22),其中心位于一包含光轴(11)的水平面(HH)的下半部,其向下展宽,并且包含光轴(11)的垂直平面(VV)的两侧至少近似对称延展。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C利塔
申请(专利权)人:西格纳鲍荷波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