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挖掘机用先导管路布置结构及挖掘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4430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挖掘机用先导管路布置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挖掘机用先导管路布置结构,包括设置于驾驶室扶手箱的左先导手柄,左先导手柄与先导管之间通过过渡接头连接,在所述驾驶室扶手箱处于左先导手柄下方的位置设置第一过孔,在驾驶室底板架处于第一过孔下方的位置设置第二过孔;所述先导管穿过所述第一过孔、第二过孔;所述左先导手柄、过渡接头以及先导管在第二过孔以上的部分,三者在同一直线上。相对于现有的先导管路的布置方式减少了先导管的长度,节约了成本;调换左先导手柄安装方向的方式步骤简单;由于不需要将先导管拆开,避免了液压油的浪费以及液压系统的污染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挖掘机用先导管路布置结构及挖掘机
本技术涉及工程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挖掘机用先导管路布置结构。
技术介绍
在工程机械领域中,小型液压挖掘机应用广泛,现液压挖掘机驾驶室先导部分均采用先导手柄软管走向后置式,先导管路过长,且国内部分南方用户操作习惯异于北方,习惯于左先导手柄前后操作控制回转,左右操作控制斗杆,而这正好与北方用户相反。专利技术人发现,采用现在市场上液压挖掘机的先导管路布置结构,由于先导管路过长,既增加了整机成本,且部分南方用户购机后需要进行左先导手柄先导管路调换,调换时需要先将左先导手柄固定螺栓拆下,并从驾驶室扶手箱内拉出,将控制回转及斗杆的四根先导管拆开,并进行相互对换。这种调换方式操作复杂,并且由于将先导管拆开,既造成了液压油的浪费,又增加了液压系统的污染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挖掘机用先导管路布置结构,解决现有液压挖掘机的先导管路布置结构管路过长,整机成本高,以及左先导手柄的先导管路调换,操作复杂,造成液压油的浪费,增加了对液压系统污染的风险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下述技术方案:一种挖掘机用先导管路布置结构,包括设置于驾驶室扶手箱的左先导手柄,左先导手柄与先导管之间通过过渡接头连接,在所述驾驶室扶手箱处于左先导手柄下方的位置设置第一过孔,在驾驶室底板架处于第一过孔下方的位置设置第二过孔;所述先导管穿过所述第一过孔、第二过孔;所述左先导手柄、过渡接头以及先导管在第二过孔以上的部分,三者在同一直线上。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左先导手柄通过螺栓与驾驶室扶手箱可拆卸固定,左先导手柄下端连接有过渡接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螺栓有四个,设置于正方形的四个顶点,左先导手柄的中心位于正方形的中心。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先导管有四条,先导管的上端连接所述过渡接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一过孔为具有缺口的方形孔。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具有缺口的方形孔由L型杆与驾驶室扶手箱本体配合形成。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二过孔为设置在驾驶室底板架的筒状通孔。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先导管处于第二过孔以上的部分呈松弛状态。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扶手箱设置安装台,左先导手柄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安装台上。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挖掘机,包括上述的挖掘机用先导管路布置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以上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1)由于先导管穿过的第一过孔、第二过孔均在左先导手柄的下方,第一过孔在驾驶室扶手箱前部位置,第二过孔在驾驶室底板架的前部位置,相对于现有的先导管路的布置方式减少了先导管的长度,节约了成本。(2)由于左先导手柄、过渡接头以及先导管走向一致,并且先导手柄通过螺栓与驾驶室扶手箱可拆卸固定,当调换左先导手柄安装方向时,不需要将左先导手柄固定螺栓拆下,并从驾驶室扶手箱内拉出,再将控制回转及斗杆的四根先导管拆开相互对换。仅旋转左先导手柄90度再安装螺栓即可,相对于现有的调换左先导手柄安装方向的方式步骤简单。(3)由于不需要将先导管拆开,避免了液压油的浪费以及液压系统的污染风险。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液压挖掘机驾驶室先导管路布置方式;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挖掘机用先导管路布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挖掘机用先导管路布置结构出厂时的左先导手柄布置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挖掘机用先导管路布置结构出厂时左先导手柄调换方向后的布置示意图;图中:1左先导手柄、2先导管、3驾驶室扶手箱、31第一过孔、4过渡接头、5驾驶室底板架、51第二过孔、6螺栓。具体实施方式现有的液压挖掘机的先导管路布置结构如图1所示,左先导手柄1与先导管2之间通过过渡接头4来连接,先导管2向后布置,依次穿过扶手箱后过孔32、底板架后过孔52。这种先导管路后置的布置方式一方面先导管路过长,增加成本。另一面,由于国内部分南方用户习惯于左先导手柄前后操作控制回转,左右操作控制斗杆,而这正好与北方用户相反。部分南方用户购机后需要进行左先导手柄先导管路调换。由于先导管路后置,先导管与左先导手柄走向不一致,调换时需要先将左先导手柄固定螺栓拆下,并从驾驶室扶手箱3内拉出,将控制回转及斗杆的四根先导管拆开,并进行相互对换。这种调换方式操作复杂,并且由于将先导管拆开,既造成了液压油的浪费,又增加了液压系统的污染风险。实施例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第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挖掘机用先导管路布置结构,如图2所示,包括设置于驾驶室扶手箱3上方的左先导手柄1,左先导手柄1与先导管2之间通过过渡接头4来连接,在所述驾驶室扶手箱3处于左先导手柄1下方的位置设置第一过孔31,在驾驶室底板架5处于第一过孔31下方的位置设置第二过孔51;所述先导管2穿过所述第一过孔31、第二过孔51。由于先导管2穿过的第一过孔31、第二过孔51均在左先导手柄的下方,第一过孔31在驾驶室扶手箱3前部位置,第二过孔51在驾驶室底板架5的前部位置,相对于现有的先导管路的布置方式减少了先导管的长度,节约了成本。所述左先导手柄1、过渡接头4以及先导管在第二过孔以上的部分,三者在同一直线上。所述左先导手柄通过螺栓6与驾驶室扶手箱可拆卸固定,左先导手柄下端连接有过渡接头。所述螺栓有四个,设置于正方形的四个顶点,左先导手柄的中心位于正方形的中心;所述先导管有四条,先导管的上端连接所述过渡接头。由于左先导手柄1、过渡接头4以及先导管在第二过孔以上的部分,三者在同一直线上,即左先导手柄1、过渡接头4以及先导管走向一致,有利于左先导手柄旋转,不至于手过渡接头、先导管走向不一致导致的阻碍。当转换左先导手柄安装方向时,不需要将左先导手柄固定螺栓拆下,并从驾驶室扶手箱内拉出再将控制回转及斗杆的四根先导管拆开相互对换。仅需旋转左先导手柄90度再安装螺栓即可,相对于现有的换左先导手柄安装方向的方式步骤简单。由于不需要将先导管拆开,避免了液压油的浪费以及液压系统的污染风险。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一过孔31为具有缺口的方形孔,所述具有缺口的方形孔由L型杆与驾驶室扶手箱本体配合形成;所述第二过孔为设置在驾驶室底板架的筒状通孔,并将先导管绑扎固定。有缺口的方形孔有利于先导管的安装。所述先导管处于第二过孔以上的部分呈松弛状态,所述扶手箱设置安装台,左先导手柄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安装台上。松弛状态的先导管有利于左先导手柄的旋转。左先导手柄的方向掉换的安装过程如图3-4所示,出厂时的安装方式如图3所示,左先导手柄左右移动为回转控制,前后移动为挖掘卸料位置。出厂后,在部分南方客户使用时,卸下螺栓将左先导手柄逆时针旋转90度在安上螺栓,如图4所示,变为左先导手柄前后移动为回转控制,左右移动为挖掘卸料位置。相对于现有的换左先导手柄安装方向的方式步骤简单,由于不需要将先导管拆开,避免了液压油的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挖掘机用先导管路布置结构,包括设置于驾驶室扶手箱的左先导手柄,左先导手柄与先导管之间通过过渡接头来连接,其特征在于,/n在所述驾驶室扶手箱处于左先导手柄下方的位置设置第一过孔,在驾驶室底板架处于第一过孔下方的位置设置第二过孔;/n所述先导管穿过所述第一过孔、第二过孔;/n所述左先导手柄、过渡接头以及先导管在第二过孔以上的部分,三者在同一直线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挖掘机用先导管路布置结构,包括设置于驾驶室扶手箱的左先导手柄,左先导手柄与先导管之间通过过渡接头来连接,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驾驶室扶手箱处于左先导手柄下方的位置设置第一过孔,在驾驶室底板架处于第一过孔下方的位置设置第二过孔;
所述先导管穿过所述第一过孔、第二过孔;
所述左先导手柄、过渡接头以及先导管在第二过孔以上的部分,三者在同一直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挖掘机用先导管路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先导手柄通过螺栓与驾驶室扶手箱可拆卸固定,左先导手柄下端连接有过渡接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挖掘机用先导管路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有四个,设置于正方形的四个顶点,左先导手柄的中心位于正方形的中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挖掘机用先导管路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先导管有四条,先导管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刚蒙小行刘虹关启钧陈波
申请(专利权)人:雷沃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