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港机集装箱中转平台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4066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中转平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港机集装箱中转平台结构;本用于港机集装箱中转平台结构,包括支撑架、抓取装置、移动装置和升降机构,所述支撑架内腔从左至右设置有四组升降机构,所述移动装置滑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架顶部,所述抓取装置固定连接在所述移动装置前后表面,所述抓取装置包括对称设置的固定块,两个固定块底部均转动连接有带齿“L”形杆,两个带齿“L”形杆相视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增加了自动抓取装置,对于不同尺寸的集装箱可以通过改变抓取装置底部开合大小对不同箱体进行夹取,改变原有固定方式,用机械臂代替原有绳索固定箱体,减少损耗,节约成本,通过移动装置完成自动化转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港机集装箱中转平台结构
本技术属于中转平台
,具体为一种用于港机集装箱中转平台结构。
技术介绍
中转平台是一种现代化港口转移集装箱的平台,便于对港口集装箱转移,对中转集装箱提供便利。现有的中转平台在使用时存在一定弊端,首先没有可以对不同大小的集装箱进行抓取的装置,同时现有的抓取方式依靠绳索固定,使得绳索磨损较快,因此更换成本增加;因此,针对目前的状况,现需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港机集装箱中转平台结构,有效的解决了没有可以对不同大小的集装箱进行抓取的装置,同时现有的抓取方式依靠绳索固定,使得绳索磨损较快,因此更换成本增加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港机集装箱中转平台结构,包括支撑架、抓取装置、移动装置和升降机构,所述支撑架内腔从左至右设置有四组升降机构,所述移动装置滑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架顶部,所述抓取装置固定连接在所述移动装置前后表面;所述抓取装置包括对称设置的固定块,两个固定块底部均转动连接有带齿“L”形杆,两个带齿“L”形杆顶部设置有卡齿,两个卡齿相啮合,两个带齿“L”形杆相视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所述移动装置包括固定箱,所述固定箱位于所述支撑架顶部,所述固定箱设置有电机腔和圆盘腔,所述固定箱内腔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传动端底部固定连接有动力齿轮,所述支撑架上方固定连接有两组前后对称分布的横杆,两组横杆相视侧滑动连接有方框,所述方框内壁前后方固定连接有齿轮条,所述齿轮条与所述动力齿轮啮合。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二气缸、第一旋转圆盘、第二旋转圆盘、第三旋转圆盘、第四旋转圆盘、第一支撑绳索、第二支撑绳索、第三支撑绳索、第四支撑绳索,所述第二气缸为前后对称设置的四组,所述第二气缸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架底部。优选的,所述第一旋转圆盘、第三旋转圆盘、第二旋转圆盘、第四旋转圆盘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所述支撑架左右两侧设置的升降机构顶部位于支撑架上方,中间两组升降机构顶部位于圆盘腔,左右两组升降机构顶部位于支撑架上方。优选的,所述第一旋转圆盘与所述第二旋转圆盘位置对齐,所述第三旋转圆盘与所述第四旋转圆盘位置对齐,左侧所述的第二气缸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绳索和第二支撑绳索,右侧所述的第二气缸顶部分别固定连接第三支撑绳索和第四支撑绳索。优选的,所述支撑架底部活动连接有平板,所述平板顶部放置有箱体。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绳索顶部活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旋转圆盘与所述第二旋转圆盘外壁,所述第二支撑绳索顶部活动连接在第一旋转圆盘外壁,所述第三支撑绳索顶部活动连接在所述第四旋转圆盘和所述第三旋转圆盘外壁,所述第四支撑绳索顶部活动连接在所述第四旋转圆盘顶部,所述第一支撑绳索右侧底部和所述第二支撑绳索右侧底部与所述第三支撑绳索左侧底部和所述第四支撑绳索左侧底部均固定连接在所述平板顶部,所述第二支撑绳索、第三支撑绳索、第一支撑绳索与第四支撑绳索在所述平板顶部从左至右依次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增加了自动抓取装置,对于不同尺寸的集装箱可以通过改变抓取装置底部开合大小对不同箱体进行夹取。改变原有固定方式,用机械臂代替原有绳索固定箱体,替换抓取固定的方式,减少损耗,节约成本,采用自动升降装置配合抓取装置对集装箱进行抓取,通过移动装置完成自动化转移。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结构内视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结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升降机构右视图;图5为本技术平板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固定箱结构示意图。图中:1、抓取装置;2、移动装置;3、升降机构;100、支撑架;101、箱体;110、平板;120、固定箱;121、第一电机;122、圆盘腔;123、电机腔;130、横杆;200、固定块;210、带齿“L”形杆;220、第一气缸;300、方框;310、齿轮条;320、动力齿轮;400、第二气缸;410、第一旋转圆盘;411、第二旋转圆盘;420、第三旋转圆盘;421、第四旋转圆盘;430、第一支撑绳索;431、第二支撑绳索;440、第三支撑绳索;441、第四支撑绳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包括支撑架100、抓取装置1、移动装置2和升降机构3。请参阅图1,支撑架100内腔从左至右设置有四组升降机构3,移动装置2滑动连接在支撑架100顶部,抓取装置1固定连接在移动装置2前后表面。请参阅图1-3,抓取装置1包括对称设置的固定块200,两个固定块200底部均转动连接有带齿“L”形杆210,两个带齿“L”形杆210顶部设置有卡齿,两个卡齿相啮合,两个带齿“L”形杆210相视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220,启动第一气缸220,第一气缸220伸缩端伸缩时带动两个带齿“L”形杆210张开或者闭合,第一气缸220伸缩端伸张,带齿“L”形杆210打开,第一气缸220收缩,带齿“L”形杆210闭合,一次达到抓取的目的。请参阅图1-6,移动装置2包括固定箱120,固定箱120位于支撑架100顶部,固定箱120设置有电机腔123和圆盘腔122,固定箱120内腔设置有第一电机121,第一电机121传动端底部固定连接有动力齿轮320,支撑架100上方固定连接有两组前后对称分布的横杆130,两组横杆130相视侧滑动连接有方框300,方框300内壁前后方固定连接有齿轮条310,齿轮条310与动力齿轮320啮合,支撑架100底部活动连接有平板110,平板110顶部放置有箱体101,启动第一电机121,通过第一电机121的传动端对动力齿轮320传输动力,动力齿轮320开始转动,与动力齿轮320啮合的齿轮条310开始移动,齿轮条310移动带动其前后表面固定连接的抓取装置1位移,以此达成转移的目的。请参阅图1-6,升降机构3包括第二气缸400、第一旋转圆盘410、第二旋转圆盘411、第三旋转圆盘420、第四旋转圆盘421、第一支撑绳索430、第二支撑绳索431、第三支撑绳索440、第四支撑绳索441,第二气缸400为前后对称设置的四组,第二气缸400固定连接在支撑架100底部,第一旋转圆盘410、第三旋转圆盘420、第二旋转圆盘411、第四旋转圆盘421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支撑架100左右两侧设置的升降机构3顶部位于支撑架100上方,中间两组升降机构3顶部位于圆盘腔122,左右两组升降机构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港机集装箱中转平台结构,包括支撑架(100)、抓取装置(1)、移动装置(2)和升降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00)内腔从左至右设置有四组升降机构(3),所述移动装置(2)滑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架(100)顶部,所述抓取装置(1)固定连接在所述移动装置(2)前后表面;/n所述抓取装置(1)包括对称设置的固定块(200),两个固定块(200)底部均转动连接有带齿“L”形杆(210),两个带齿“L”形杆(210)顶部设置有卡齿,两个卡齿相啮合,两个带齿“L”形杆(210)相视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220);/n所述移动装置(2)包括固定箱(120),所述固定箱(120)位于所述支撑架(100)顶部,所述固定箱(120)设置有电机腔(123)和圆盘腔(122),所述固定箱(120)内腔设置有第一电机(121),所述第一电机(121)传动端底部固定连接有动力齿轮(320),所述支撑架(100)上方固定连接有两组前后对称分布的横杆(130),两组横杆(130)相视侧滑动连接有方框(300),所述方框(300)内壁前后方固定连接有齿轮条(310),所述齿轮条(310)与所述动力齿轮(320)啮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港机集装箱中转平台结构,包括支撑架(100)、抓取装置(1)、移动装置(2)和升降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00)内腔从左至右设置有四组升降机构(3),所述移动装置(2)滑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架(100)顶部,所述抓取装置(1)固定连接在所述移动装置(2)前后表面;
所述抓取装置(1)包括对称设置的固定块(200),两个固定块(200)底部均转动连接有带齿“L”形杆(210),两个带齿“L”形杆(210)顶部设置有卡齿,两个卡齿相啮合,两个带齿“L”形杆(210)相视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220);
所述移动装置(2)包括固定箱(120),所述固定箱(120)位于所述支撑架(100)顶部,所述固定箱(120)设置有电机腔(123)和圆盘腔(122),所述固定箱(120)内腔设置有第一电机(121),所述第一电机(121)传动端底部固定连接有动力齿轮(320),所述支撑架(100)上方固定连接有两组前后对称分布的横杆(130),两组横杆(130)相视侧滑动连接有方框(300),所述方框(300)内壁前后方固定连接有齿轮条(310),所述齿轮条(310)与所述动力齿轮(320)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港机集装箱中转平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3)包括第二气缸(400)、第一旋转圆盘(410)、第二旋转圆盘(411)、第三旋转圆盘(420)、第四旋转圆盘(421)、第一支撑绳索(430)、第二支撑绳索(431)、第三支撑绳索(440)、第四支撑绳索(441),所述第二气缸(400)为前后对称设置的四组,所述第二气缸(400)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架(100)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港机集装箱中转平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圆盘(410)、第三旋转圆盘(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爱云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贝特起重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