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码头岸桥的小车架改造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3930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码头岸桥的小车架改造结构,属于小车架改造结构技术领域,该用于码头岸桥的小车架改造结构包括小车架,所述小车架内腔的左右两侧均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轮子,所述转杆的外壁分别套接有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所述小车架内腔的上侧壁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传动端套接有转轴,本新型方案能够通过设置小车架、转杆和第一齿轮等装置相配合,可以使小车架可以进行变速,便于通过缓速移动进行微调,便于工作人员对准集装箱进行抓取作业,通过设置第一锥形齿轮、安装架和扫杆等装置相配合,可以使扫把盘对车轮运行轨道进行清扫,避免灰尘累积影响小车架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码头岸桥的小车架改造结构
本技术属于小车架改造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码头岸桥的小车架改造结构。
技术介绍
岸边集装箱起重机(简称岸桥或吊桥)是专门用于集装箱码头对集装箱船进行装卸作业的专业设备,一般安装在港口码头岸边,是用来在岸边对船舶上的集装箱进行装卸的设备,集装箱运输船舶的大型化发展,对岸边集装箱起重机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岸桥起升机构的驱动装置一般安装在小车架上,用来控制吊钩的升降。岸桥在对船作业时,由于集装箱船受海浪影响发生上下波动,集装箱船的位置会发生变化,或者在集装箱装船时,集装箱定位不准,造成位置偏移,这些因素都会对岸桥吊取集装箱造成困难,岸桥吊具很难进行着箱作业,需要对小车架的位置进行微调,同时小车架运行轨道难以清理容易阻碍小车架的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码头岸桥的小车架改造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需要对小车架的位置进行微调,同时小车架运行轨道难以清理容易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码头岸桥的小车架改造结构,包括小车架,所述小车架内腔的左右两侧均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轮子,所述转杆的外壁分别套接有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所述小车架内腔的上侧壁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传动端套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外壁的上下两侧分别套接有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与第一齿轮相啮合,所述小车架内腔的上侧壁固定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拨片,所述拨片的右端套接于转轴的外壁,所述拨片位于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的相视侧。为了使得该一种用于码头岸桥的小车架改造结构,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右侧所述转杆的外壁套接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小车架前壁的上下两侧均转动连接有作用杆,所述小车架右侧壁的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右端转动有扫杆,上下两侧所述扫杆与作用杆的外壁均套接有第一皮带,所述扫杆的后端固定连接有扫把盘,两组所述作用杆的外壁套接有第二皮带,下侧所述作用杆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一锥形齿轮与第二锥形齿轮相啮合。为了使得该一种用于码头岸桥的小车架改造结构,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所述第一齿轮与第四齿轮的轮齿数为100,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的轮齿数为50。为了使得该一种用于码头岸桥的小车架改造结构,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所述电机的传动端形状设置为‘十字’形,所述转轴开设有与‘十字’形相匹配的通孔。为了使得该一种用于码头岸桥的小车架改造结构,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所述转轴的外壁套接有两组限位环,所述拨片位于两组限位环的相视侧。为了使得该一种用于码头岸桥的小车架改造结构,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所述小车架内腔的右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作用杆转动连接于支撑块的左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用于码头岸桥的小车架改造结构,通过设置小车架、转杆和第一齿轮等装置相配合,可以使小车架可以进行变速,便于通过缓速移动进行微调,便于工作人员对准集装箱进行抓取作业。2、该用于码头岸桥的小车架改造结构,通过设置第一锥形齿轮、安装架和扫杆等装置相配合,可以使扫把盘对车轮运行轨道进行清扫,避免灰尘累积影响小车架运行。3、该用于码头岸桥的小车架改造结构,通过设置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等齿轮的轮齿数,可以使小车架的输出端的转速便于调节,可以使小车架是运行速度便于调节,利于进行微调。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的A-A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中的转轴结构示意图。图中:100、小车架;101、转杆;102、轮子;103、第一齿轮;104、第二齿轮;105、电机;106、第三齿轮;107、第四齿轮;108、转轴;109、气缸;110、拨片;111、第一锥形齿轮;112、作用杆;113、安装架;114、扫杆;115、第一皮带;116、扫把盘;117、第二皮带;118、第二锥形齿轮;119、限位环;120、支撑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码头岸桥的小车架改造结构,包括小车架100,小车架100内腔的左右两侧均转动连接有转杆101,转杆101的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轮子102,转杆101的外壁分别套接有第一齿轮103与第二齿轮104,小车架100内腔的上侧壁固定安装有电机105,电机105的传动端套接有转轴108,转轴108外壁的上下两侧分别套接有第三齿轮106与第四齿轮107,第三齿轮106与第一齿轮103相啮合,小车架100内腔的上侧壁固定安装有气缸109,气缸109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拨片110,拨片110的右端套接于转轴108的外壁,拨片110位于第三齿轮106与第四齿轮107的相视侧。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小车架100、转杆101和第一齿轮103等装置相配合,可以使小车架100可以进行变速,便于通过缓速移动进行微调,便于工作人员对准集装箱进行抓取作业。具体的,右侧转杆101的外壁套接有第一锥形齿轮111,小车架100前壁的上下两侧均转动连接有作用杆112,小车架100右侧壁的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架113,安装架113的右端转动有扫杆114,上下两侧扫杆114与作用杆112的外壁均套接有第一皮带115,扫杆114的后端固定连接有扫把盘116,两组作用杆112的外壁套接有第二皮带117,下侧作用杆112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118,第一锥形齿轮111与第二锥形齿轮118相啮合。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锥形齿轮111、安装架113和扫杆114等装置相配合,可以使扫把盘116对车轮运行轨道进行清扫,避免灰尘累积影响小车架100运行。具体的,所述第一齿轮103与第四齿轮107的轮齿数为100,所述第二齿轮104与第三齿轮106的轮齿数为50。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齿轮103、第二齿轮104和第三齿轮106等齿轮的轮齿数,可以使小车架100的输出端的转速便于调节,可以使小车架100是运行速度便于调节,利于进行微调。具体的,电机105的传动端形状设置为‘十字’形,转轴108开设有与‘十字’形相匹配的通孔。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电机105的传动端和转轴的108通孔形状为‘十字’形,可以使调节齿轮的啮合和断开时不影响电机105输出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码头岸桥的小车架改造结构,包括小车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车架(100)内腔的左右两侧均转动连接有转杆(101),所述转杆(101)的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轮子(102),所述转杆(101)的外壁分别套接有第一齿轮(103)与第二齿轮(104),所述小车架(100)内腔的上侧壁固定安装有电机(105),所述电机(105)的传动端套接有转轴(108),所述转轴(108)外壁的上下两侧分别套接有第三齿轮(106)与第四齿轮(107),所述第三齿轮(106)与第一齿轮(103)相啮合,所述小车架(100)内腔的上侧壁固定安装有气缸(109),所述气缸(109)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拨片(110),所述拨片(110)的右端套接于转轴(108)的外壁,所述拨片(110)位于第三齿轮(106)与第四齿轮(107)的相视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码头岸桥的小车架改造结构,包括小车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车架(100)内腔的左右两侧均转动连接有转杆(101),所述转杆(101)的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轮子(102),所述转杆(101)的外壁分别套接有第一齿轮(103)与第二齿轮(104),所述小车架(100)内腔的上侧壁固定安装有电机(105),所述电机(105)的传动端套接有转轴(108),所述转轴(108)外壁的上下两侧分别套接有第三齿轮(106)与第四齿轮(107),所述第三齿轮(106)与第一齿轮(103)相啮合,所述小车架(100)内腔的上侧壁固定安装有气缸(109),所述气缸(109)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拨片(110),所述拨片(110)的右端套接于转轴(108)的外壁,所述拨片(110)位于第三齿轮(106)与第四齿轮(107)的相视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码头岸桥的小车架改造结构,其特征在于:右侧所述转杆(101)的外壁套接有第一锥形齿轮(111),所述小车架(100)前壁的上下两侧均转动连接有作用杆(112),所述小车架(100)右侧壁的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架(113),所述安装架(113)的右端转动有扫杆(114),上下两侧所述扫杆(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爱云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贝特起重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