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UV胶粘接治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3418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UV胶粘接治具,用于将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通过UV胶粘接固化,第一部件被固定于载具上,治具包括机架,设于机架上的用于定位载具的定位座,用于支撑第一部件的支撑台,用于固定第二部件并使其与第一部件压紧的压合机构,以及UV固化灯;压合机构包括用于定位第二部件的固定件,以及压合驱动装置。采用定位座间接对第一部件进行定位,采用压合机构对第二部件进行定位并使其与第一部件压紧,同时通过支撑台对第一部件进行支撑,这种方式保证了粘接面的压力及稳定性,确保了生产品质的稳定性;最后通过UV固化灯将粘接面的UV胶快速固化,UV胶固化时间短,且无需静置即可直接投入后续生产,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UV胶粘接治具
本技术涉及电子产品生产治具
,具体是指一种UV胶粘接治具。
技术介绍
电子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有些体积较小的零部件需要通过胶粘的方式进行安装固定。比如蓝牙耳机充电座的导电弹片,为了保证导电弹片在使用时的可靠性,金属的导电弹片被成型在一塑胶件上,然后再将塑胶件嵌置于充电座的壳体上并胶粘固定。以往的生产方式主要采用AB胶粘方式或是热熔胶粘方式,但这两种胶粘方式在生产过程中都存在以下缺点:使用前往往需要加热,流动性较差,小区域使用时不易控制剂量,而且容易将胶嘴堵塞,粘接后需要保压冷却一定时间才可移动,为了保证粘接的可靠性,还需要静置较长时间待其稳定后才可进行后续生产;这种胶粘方式生产效率较低且粘接品质不易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且粘接品质稳定的UV胶粘接治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UV胶粘接治具,用于将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通过UV胶粘接固化,其中,所述第一部件被固定于载具上,所述治具包括机架,设于机架上的用于定位所述载具的定位座,对应所述第一部件一侧用于支撑所述第一部件的支撑台,与所述支撑台相对设置的用于固定所述第二部件并使其与所述第一部件压紧的压合机构,以及用于照射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粘接处的UV固化灯;所述压合机构包括用于定位所述第二部件的固定件,以及驱动所述固定件向所述支撑台移动的压合驱动装置。本方案中,采用定位座间接对第一部件进行定位,采用压合机构对第二部件进行定位并使其与第一部件压紧,同时通过支撑台对第一部件进行支撑,防止压紧时歪斜,这种方式保证了粘接面的压力及稳定性,确保了生产品质的稳定性;最后通过UV固化灯将粘接面的UV胶快速固化,UV胶固化时间短,且无需静置即可直接投入后续生产,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压合驱动装置与所述固定件之间设有压力传感器。该方案中,压力传感器用于精准控制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的压紧力,只有当压紧力达到设定值时,才会启动UV固化灯进行固化,进一步保证了胶粘品质的稳定性。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撑台包括支撑块,以及驱动所述支撑块使其支撑面与所述第一部件抵顶接触的支撑驱动装置。进一步,所述支撑块的支撑面为斜面。该方案中,将支持台设置成活动结构,一方面可方便将固定第一部件的载具装入定位座,另一方面,通过斜面的支撑面横向进入并抵顶支撑第一部件,可保证支撑面对第一部件的支撑力,避免第二部件压紧时产生轻微的偏位。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定位座上设有至少两组与所述载具插接配合的定位件,以及与所述载具吸附的磁吸件。该方案中,定位件可通过插接方式定位载具,而磁吸件用于固定载具,同时固定及拆取方便。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固定件的端面具有限位所述第二部件的限位槽,以及与所述限位槽相通的真空发生器。该方案中,将第二部件放入固定件上即可完成定位及固定,使用方便。一种优选方案,所述UV固化灯设有左右两组,且所述UV固化灯通过可用于调整长度及角度的十字连接件安装于所述机架上。该方案中,UV固化灯对粘接面的照射更均匀,固化效果更好,同时,通过调整UV固化灯的距离及角度,不仅可以调节照射时间,而且可以调整照射位置,固定效果及通用性更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机架为前侧开口的箱式结构,且机架的开口处设有用于安全保护的红外感应开关。该方案中,红外感应开关可保证操作者的安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实施例中粘接治具的整机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中第一部件固定于载具上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中粘接治具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中定位座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中支撑台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中压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参考图1至图6所示,一种UV胶粘接治具的实施例,用于将第一部件100与第二部件200通过UV胶粘接固化。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件100为蓝牙耳机充电座的用于放置耳机的内壳,而第二部件200为带导电弹片的塑胶件。内壳上具有长形孔100a,塑胶件面积大于长形孔100a,塑胶件粘接于内壳的长形孔100a的外侧,导电弹片穿过长形孔100a到达内壳的内侧。其中,所述第一部件100被固定于载具300上,载具300为生产中的通用件,用于夹持固定不规则的体积较大的内壳,同时载具300上设置有定位用的定位结构,比如定位孔、磁吸件等。所述治具包括:参考图1,机架1,所述机架1为前侧开口的箱式结构,且机架1的开口处设有用于安全保护的红外感应开关11。当红外感应开关11检测到手部位于机架1内时,则不会进行粘接操作。参考图4,设于机架1上的用于定位所述载具300的定位座2,具体地,所述定位座2上设有至少两组与所述载具300插接配合的定位件21,比如定位柱,以及与所述载具300吸附的磁吸件22,定位件21可通过插接方式定位载具300,而磁吸件22用于固定载具300。定位座2竖向设置,其定位面朝操作者一侧,载具300固定于定位座2上后,第一部件100朝向操作者。参考图3和图5,对应所述第一部件100一侧用于支撑所述第一部件100的支撑台3,具体地,所述支撑台3包括支撑块31,以及驱动所述支撑块31使其支撑面311与所述第一部件100抵顶接触的支撑驱动装置32。进一步,所述支撑块31的支撑面311为斜面。支撑驱动装置32水平设置,包括直线气缸321及滑轨副322,支撑块31固定于滑轨副322上,其顶面为所述支撑面311,支撑面311的斜面是朝机架1外一侧高于朝机架1内一侧。参考图3和6,与所述支撑台3相对设置的用于固定所述第二部件200并使其与所述第一部件100压紧的压合机构4,所述压合机构4包括用于定位所述第二部件200的固定件41,以及驱动所述固定件41向所述支撑台3移动的压合驱动装置42,所述固定件41的端面具有限位所述第二部件200的限位槽,以及与所述限位槽相通的真空发生器。进一步,所述压合驱动装置42与所述固定件41之间设有压力传感器43。所述压合驱动装置42包括竖向安装的直线气缸421,由该直线气缸421驱动的L型安装板422,安装板422与机架1之间设有竖向的滑轨副423。所述压力传感器43设于安装板422下方,参考图3,以及用于照射所述第一部件100与所述第二部件200粘接处的UV固化灯5,具体地,所述UV固化灯5设有左右两组,且所述UV固化5灯通过可用于调整长度及角度的十字连接件51安装于所述机架1上。工作时,第一部件100提前装入载具300上固定,并在粘接处涂布UV胶,将载具300及第一部件100整体固定于定位座2上,同时将第二部件200吸附固定于压合机构4的固定件41上,当手伸出机架1时,启动粘接操作,此时支撑驱动装置32驱动支撑块31横向插入第一部件100下方并抵顶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UV胶粘接治具,用于将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通过UV胶粘接固化,其中,所述第一部件被固定于载具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治具包括机架,设于机架上的用于定位所述载具的定位座,对应所述第一部件一侧用于支撑所述第一部件的支撑台,与所述支撑台相对设置的用于固定所述第二部件并使其与所述第一部件压紧的压合机构,以及用于照射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粘接处的UV固化灯;所述压合机构包括用于定位所述第二部件的固定件,以及驱动所述固定件向所述支撑台移动的压合驱动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UV胶粘接治具,用于将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通过UV胶粘接固化,其中,所述第一部件被固定于载具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治具包括机架,设于机架上的用于定位所述载具的定位座,对应所述第一部件一侧用于支撑所述第一部件的支撑台,与所述支撑台相对设置的用于固定所述第二部件并使其与所述第一部件压紧的压合机构,以及用于照射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粘接处的UV固化灯;所述压合机构包括用于定位所述第二部件的固定件,以及驱动所述固定件向所述支撑台移动的压合驱动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UV胶粘接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驱动装置与所述固定件之间设有压力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UV胶粘接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包括支撑块,以及驱动所述支撑块使其支撑面与所述第一部件抵顶接触的支撑驱动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公元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千禾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