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备空间普适性的钢阻尼支座
本专利技术属于阻尼结构
,涉及一种具备空间普适性的钢阻尼支座。
技术介绍
桥梁减隔震技术可以有效避免桥梁主体结构在地震中遭受严重损伤。其中,地震行为可控是对系列减隔震装置提出的基本技术要求。面向工程应用时,较强的空间适应性以及良好的工程可实践性是对减隔震装置提出的又一基本要求。中国专利CN202954294U和CN201485785U先后公开了一种双向阻尼消能盆式支座和弹塑性防落梁球型钢支座,前者由于阻尼单元为ε形,所占平面空间很大,后者由于阻尼单元为弹塑性柱,所占竖向空间较大,且阻尼单元根部锚固比较困难,弹塑性柱体越高,前述问题越突出。另外,对于需要提供更高吨位阻尼力,更大行程位移的情况,其空间占用问题越加突出。因此,上述两种装置在不同工程场景应用时均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提供一种具备空间普适性的钢阻尼支座,在满足相关装置地震行为可控可预测的基本技术要求的前提下,又具备很好的工程可实践性。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备空间普适性的钢阻尼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n支承模块:其包括底板、顶板、以及球冠组件,所述底板和球冠组件之间活动接触并具有沿纵向的自由度,所述球冠组件与顶板之间活动接触并具有沿横向的自由度;/n震时限位模块:包括第一传动肋板、第二传动肋板、第一棒形阻尼单元和第二棒形阻尼单元,所述的第一传动肋板、第二传动肋板分别沿纵向和横向布置,所述第一传动肋板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球冠组件和第一棒形阻尼单元的中部,所述第二传动肋板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球冠组件和第二棒形阻尼单元,所述第一棒形阻尼单元的两端与底板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棒形阻尼单元的两端则与顶板活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备空间普适性的钢阻尼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承模块:其包括底板、顶板、以及球冠组件,所述底板和球冠组件之间活动接触并具有沿纵向的自由度,所述球冠组件与顶板之间活动接触并具有沿横向的自由度;
震时限位模块:包括第一传动肋板、第二传动肋板、第一棒形阻尼单元和第二棒形阻尼单元,所述的第一传动肋板、第二传动肋板分别沿纵向和横向布置,所述第一传动肋板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球冠组件和第一棒形阻尼单元的中部,所述第二传动肋板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球冠组件和第二棒形阻尼单元,所述第一棒形阻尼单元的两端与底板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棒形阻尼单元的两端则与顶板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空间普适性的钢阻尼支座,其特征在于,在底板和顶板上分别设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所述第一棒形阻尼单元和第二棒形阻尼单元的端部分别伸入所述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中,并分别与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的内壁面保持间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备空间普适性的钢阻尼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棒形阻尼单元和第二棒形阻尼单元均由位于中间的等直连接段,以及对称式布置在等直连接段两端的变截面曲线段、等直过渡段和端部球头一体化加工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空间普适性的钢阻尼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棒形阻尼单元、第二棒形阻尼单元分别以球冠组件为中心对称布置,且每个方向上的第一棒形阻尼单元、第二棒形阻尼单元分别沿纵向和横向设有一根或多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君杰,高昊,钱云峰,李华,张诗悦,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上海材料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