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平全方向位移放大型摩擦阻尼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土木工程的基于可滑动分离双球铰的水平全方向位移放大型摩擦阻尼器,属于结构振动控制
,特别涉及一种桥梁结构梁底耗能减震构件的位移放大型摩擦阻尼器装置。
技术介绍
近代以来,地震频发,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影响。而我国又是一个多地震国家,建国以来,我国已经发生了大大小小数十次地震,其中较为严重的是汶川地震与唐山地震。而这些地震震害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震区的桥梁结构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桥梁作为灾后救援的关键生命线工程发生了巨大破坏,使救援部队不能及时到达灾区第一线,给国家、社会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损失。因此,如何提高桥梁抗震性能一直是科研人员所关注的问题。研究可靠的桥梁减震装置是减小桥梁地震灾害的一种有效手段,做好减震设计,研发简便、经济、高效的耗能减震装置是桥梁减震设计的关键问题。在过去二十年中,耗能减震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迎来了世界各国的学者的关注,但是,各国学者对于耗能减震装置的研究大都方向单一,只能提供某一方向的阻尼,不能很好地适应实际随机的多维地震作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平全方向位移放大型摩擦阻尼器,其特征在于,该水平全方向位移放大型摩擦阻尼器包括顶板(1)、底板(2)、上中空棱台(3)、球铰固定装置A(4)、球铰固定装置B(7)、可分离式“葫芦型”转动球体(8)、下杠杆臂(9)、上杠杆臂(10)、下中空棱台(11)、球面钢板B(12)、下部摩擦片(13)、球面钢板A(14)和上部摩擦片(15);/n所述顶板(1)和底板(2)的内表面中间部分设有凹槽;顶板(1)与上中空棱台(3)的上端通过高强螺栓连接,上中空棱台(3)的下端与球铰固定装置A(4)通过高强螺栓连接固定;底板(2)与下中空棱台(11)通过高强螺栓连接,下中空棱台(1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平全方向位移放大型摩擦阻尼器,其特征在于,该水平全方向位移放大型摩擦阻尼器包括顶板(1)、底板(2)、上中空棱台(3)、球铰固定装置A(4)、球铰固定装置B(7)、可分离式“葫芦型”转动球体(8)、下杠杆臂(9)、上杠杆臂(10)、下中空棱台(11)、球面钢板B(12)、下部摩擦片(13)、球面钢板A(14)和上部摩擦片(15);
所述顶板(1)和底板(2)的内表面中间部分设有凹槽;顶板(1)与上中空棱台(3)的上端通过高强螺栓连接,上中空棱台(3)的下端与球铰固定装置A(4)通过高强螺栓连接固定;底板(2)与下中空棱台(11)通过高强螺栓连接,下中空棱台(11)的上端与球铰固定装置B(7)通过高强螺栓连接固定;可分离式“葫芦型”转动球体(8)的上部球体和下部球体分别安置于球铰固定装置A(4)和球铰固定装置B(7)中;可分离式“葫芦型”转动球体(8)的上端与上杠杆臂(10)的下端连接;可分离式“葫芦型”转动球体(8)的下端与下杠杆臂(9)的上端连接;上杠杆臂(10)的上端通过球面钢板A(14)上的螺栓孔腔与球面钢板A(14)连接,球面钢板A(14)与上部摩擦片(15)紧密贴合,上部摩擦片(15)嵌入到顶板(1)的凹槽中;下杠杆臂(9)的下端与球面钢板B(12)通过螺栓孔腔连接,球面钢板B(12)与下部摩擦片(13)紧密贴合,下部摩擦片(13)嵌入到底板(2)的凹槽中;顶板(1)和底板(2)分别通过高强螺栓与桥梁结构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平全方向位移放大型摩擦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分离式“葫芦型”转动球体(8)由两个单球铰通过弹簧拉杆拉在一起,当阻尼器在工作时,顶板(1)和底板(2)发生错动,可分离式“葫芦型”转动球体(8)也随着发生转动,而转动会导致可分离式“葫芦型”转动球体(8)发生倾斜从而导致初始状态的竖向高度减小,此时由于可分离式“葫芦型”转动球体(8)可在内部弹簧拉杆的弹性固定下发生适当分离,从而解决在阻尼器上下部分发生错动时所造成的高度变化问题,防止阻尼器在工作时发生不必要的破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平全方向位移放大型摩擦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球铰固定装置由左球铰固定装置与右球铰固定装置两部分拼接构成;所述球铰固定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超,孙丽,刁钰城,李宏男,周国帅,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