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钻杆的自动拆接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0493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8: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钻杆的自动拆接机构,涉及钻杆拆装技术领域,自动拆接机构包括底板、钻杆定位齿轮、防松动棘轮装置、移动装置、驱动装置,移动装置包括滑动板、往复执行元件,滑动板滑动安装在底板上,往复执行元件与滑动板驱动连接,钻杆定位齿轮转动安装在滑动板上,防松动棘轮装置安装在钻杆定位齿轮上,防松动棘轮装置用于与槽口卡接,驱动装置包括传动齿轮组、伺服驱动件,传动齿轮组包括多个传动齿轮,传动齿轮转动安装在滑动板上,处于边缘的传动齿轮与钻杆定位齿轮啮合设置,伺服驱动件与处于中间的传动齿轮驱动连接,本装置无需人工拆装钻杆,提高工作效率,另外,钻杆的旋转圈数可调可控,避免钻杆过松或者过紧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钻杆的自动拆接机构
本技术涉及钻杆拆装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应用于钻杆的自动拆接机构。
技术介绍
钻杆是一种尾部带有螺纹的钢管,用于连接钻机地表设备和位于钻井底端钻磨设备或底孔装置。其用途是将泥浆运送到钻头,并与钻头一起提高、降低或旋转。钻杆一般由上下接头和管体部分组成,管体与上接头、下接头均为螺纹连接。目前钻探行业钻杆的拆接为手工卡紧、制动,通过制动一根钻杆旋转,再通过旋转另外一根钻杆实现拆接,这种人工拆接方式增加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且效率较低,浪费人力,不能适用于自动化设备,另外,人工操作钻杆时拧紧的圈数不固定,常常呈现出的问题是,在钻杆拆接的时候,拆接旋转的圈数过小或过大,造成钻杆之间过松或过紧,可能会引发操作风险,因此,存在待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应用于钻杆的自动拆接机构,本装置拆装钻杆无需人工操作,提高工作效率,另外,钻杆的旋转圈数可调可控,避免钻杆过松或者过紧的现象,具体方案如下:一种应用于钻杆的自动拆接机构,所述钻杆包括依次螺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钻杆的自动拆接机构,所述钻杆(1)包括依次螺纹连接的上杆体(01)、接头(02)以及下杆体(03),所述接头(02)的表面开设有对称设置的槽口(2),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拆接机构包括底板(3)、钻杆定位齿轮(4)、防松动棘轮装置(6)、移动装置(7)以及驱动装置(5),所述移动装置(7)包括滑动板(71)以及往复执行元件(72),所述滑动板(71)滑动安装在所述底板(3)上,所述往复执行元件(72)与所述滑动板(71)驱动连接以带动所述滑动板(71)运动,所述钻杆定位齿轮(4)转动安装在所述滑动板(71)上,所述钻杆定位齿轮(4)上沿径向开设有用于放置所述钻杆(1)的定位开口(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钻杆的自动拆接机构,所述钻杆(1)包括依次螺纹连接的上杆体(01)、接头(02)以及下杆体(03),所述接头(02)的表面开设有对称设置的槽口(2),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拆接机构包括底板(3)、钻杆定位齿轮(4)、防松动棘轮装置(6)、移动装置(7)以及驱动装置(5),所述移动装置(7)包括滑动板(71)以及往复执行元件(72),所述滑动板(71)滑动安装在所述底板(3)上,所述往复执行元件(72)与所述滑动板(71)驱动连接以带动所述滑动板(71)运动,所述钻杆定位齿轮(4)转动安装在所述滑动板(71)上,所述钻杆定位齿轮(4)上沿径向开设有用于放置所述钻杆(1)的定位开口(41),所述防松动棘轮装置(6)安装在所述钻杆定位齿轮(4)上且靠近所述定位开口(41)设置,所述防松动棘轮装置(6)用于与所述槽口(2)卡接,所述驱动装置(5)包括传动齿轮组(51)以及伺服驱动件(52),所述传动齿轮组(51)包括多个依次啮合设置的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转动安装在所述滑动板(71)上,处于边缘的所述传动齿轮与所述钻杆定位齿轮(4)啮合设置,所述伺服驱动件(52)与处于中间的所述传动齿轮驱动连接以带动所述钻杆定位齿轮(4)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钻杆的自动拆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松动棘轮装置(6)包括棘轮爪(61)、限位块(62)以及拉簧(6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超王一王瑞栋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速伯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