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的立体停车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0431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8: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调节的立体停车设备,包括两根下端固定设置的立柱、可沿两根立柱上下滑动的载车平台,所述载车平台上连接能够驱动所述载车平台上下移动的提升装置,立柱具有突出于前后表面的导向支撑部,导向支撑部的延伸方向与载车板的延伸方向平行,滑动座包括滑动板,滑动板的两端安装滑动部,滑动部上设有滑槽,滑槽与所述导向支撑部相配合,滑动部设置在滑动座的四个角,其中内侧上角的滑动部设有松紧调节装置。当滑动部产生磨损,导致间隙变大时,拧动调节螺栓,使得滑动部向导向支撑部靠近,缩小间隙,从而防止滑动座与立柱的结合之处出现缝隙和松动,防止载车平台在上下移动时噪音增大,载车平台稳定性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的立体停车设备
本技术涉及一种立体停车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立体停车设备主要由立柱、两个滑动座、载车平台和升降机构组成,其中,滑动座可上下滑动安装在对应的立柱上,载车平台安装在两个滑动座之间,并通过升降机构来驱动滑动座上下移动以实现载车平台的升降运动。随着城市用地的日益紧张,人们对立体停车库小型化需求更为强烈,现有技术中的立体停车库在宽度方向上,除了载车平台的宽度要满足停车的要求后,滑动座也需要在宽度方向上占用较大的空间,导致停车库的宽度尺寸较大使得整体占地面积较大。中国技术公告号CN209308496U公开了一种停车设备,包括立柱连接滑动座,立柱上具有突出于前后表面的导向支撑部,滑动座上设置有与导向支撑部配合的滑块,导向支撑部用于导向并支撑滑块滑动,滑块上设置有滑槽,导向支撑部设置在滑槽中。滑动座内端和外端的上下各设有滑块,共四块滑块。由于载车板的重心在外端,载车板有向外倾的趋势,导致靠近内端的上滑块与导向支撑部的贴合最紧,滑槽底部磨损最严重的。停车设备使用过一段时间后,内端上滑块磨损后,会导致滑动座倾斜,与立柱的结合之处出现缝隙和松动,使得载车平台在上下移动时噪音增大,稳定性变差。这时需要及时调整滑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及时调整滑块状态的立体停车设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可调节的立体停车设备,包括两根下端固定设置的立柱、可沿两根立柱上下滑动的载车平台,所述载车平台上连接能够驱动所述载车平台上下移动的提升装置,所述载车平台包括与所述立柱可滑动连接的滑动座和与所述滑动座固定连接的载车板,所述立柱具有突出于前后表面的导向支撑部,所述导向支撑部的延伸方向与载车板的延伸方向平行,所述滑动座包括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两端安装滑动部,所述滑动部上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与所述导向支撑部相配合,所述滑动部设置在滑动座的四个角,其中内侧上角的滑动部设有松紧调节装置。所述滑动板30的两侧边分别设置有内折边,所述内折边与所述滑动板30之前形成安装区域,所述滑动部设置在所述安装区域中。所述内折边设有反向弯折的弯折部。所述松紧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内折边上的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调节端部抵住所述滑动部。所述滑动部外端设置凹槽,所述凹槽内安装抵板。所述抵板上设有螺栓定位孔。所述滑动板的四角的内折边外侧分别设置有护角板。所述滑动部上设有侧向的通孔,所述滑动板的端部和所述弯折部相应的位置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安装螺栓。采用这样的结构后,本技术的立体停车设备的立柱在内侧上角的滑动部设有松紧调节装置。当滑动部产生磨损,导致间隙变大时,拧动调节螺栓,使得滑动部向导向支撑部靠近,缩小间隙,从而防止滑动座与立柱1的结合之处出现缝隙和松动,防止载车平台在上下移动时噪音增大,载车平台稳定性更好。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停车设备的立体图。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的立体停车设备的侧视图。图4是图1中沿B-B线的剖视图。图5是滑动部的安装结构的示意图。图6是内端上滑块31a的立体图。图7是抵板的立体图。图8是滑块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立体停车设备,包括两根下端固定设置的立柱1、可沿两根立柱上下滑动的载车平台,所述载车平台上连接能够驱动所述载车平台上下移动的提升装置,所述载车平台包括与所述立柱1可滑动连接的滑动座3和与所述滑动座3固定连接的载车板2,如图3所示,所述立柱1包括平行于所述载车板2延伸方向的主板102,所述滑动座3包括平行于所述主板的滑动板30,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主板102上连接两个垂直于或基本垂直于主板102的支撑板101,所述支撑板101靠近载车平台一侧设置与所述滑动座3相匹配的导向支撑部11,导向支撑部的延伸方向与载车板的延伸方向平行,导向支撑部11也与载车板2的延伸方向平行,所述滑动板30两端安装与所述导向支撑部11相匹配的滑动部31。滑动板30的两侧边分别设置有内折边301,内折边进一步向内反向弯折,形成弯折部302,这样滑动板30的两侧形成了U型的安装区域,滑动部设置在安装区域中。内折边301和弯折部302对滑块形成外部支撑结构,滑块上设置有滑槽311,导向支撑部11设置在滑槽311中。具体的,滑块可以采用耐磨材料制成,滑块上的滑槽311与导向支撑部11配合来导向滑动座3上下滑动,同时,由于导向支撑部11位于滑槽311中,可以在横向方向上通过导向板对滑动座3进行支撑。滑动板30的四角部分别设置有所述护角板32。如3图所示,滑动部31设置在滑动座的四个角,滑动座包括靠近载车平台上车板一端的外侧,和远离上车板的内侧,一般在滑动座的内上侧、外上侧、内下侧、外下侧分别设置滑动部31,共四块滑块。立柱一般靠近载车板的内侧,载车板的重心在外端,车辆进入载车板后,载车板有向外倾的趋势,尤其是在车辆倒车入库的情况下,较重发动机舱在载车板的外端,导致靠近内端的内端上滑块31a与导向支撑部11的贴合最紧,滑槽311底部磨损最严重的。停车设备使用过一段时间后,内端上滑块31a磨损后,会导致滑动座3倾斜,与立柱1的结合之处出现缝隙和松动,四个滑动部31中有两个脱离导向支撑部11,使得载车平台2在上下移动时噪音增大,内端上滑块31a磨损加快,稳定性变差,载车平台容易产生晃动。这时需要及时调整滑块。如图4和图5所示,在内侧上角的滑动部设有松紧调节装置。松紧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内折边301上的调节螺栓7,调节螺栓7的内端部抵住滑动部。由于滑块是由尼龙、塑料等材质组成,在螺栓的压力下容易损坏,滑动部31外端设置凹槽312,如图6所示,凹槽312内安装抵板313,如图7所示,抵板313上设有螺栓定位孔314。调节螺栓7抵在螺栓定位孔314上。当滑动部31产生磨损,导致间隙变大时,拧动调节螺栓7,使得滑动部31向导向支撑部11靠近,缩小间隙。如图4所示,滑动板的四角的内折边外侧分别设置有护角板32,护角板32上相应的位置也设有螺孔,调节螺栓7穿过护角板32,使得结构更牢固。滑动座的内上侧、外上侧、内下侧、外下侧的四个滑动部31上可以都上设有侧向的通孔,如图8所示,滑动板30的端部、弯折部302和护角板32相应的位置上设有通孔9,通孔内安装螺栓8。内上侧的滑动部31也可以不设置此螺栓。当滑动部31使用过一段时间磨损严重时,可以卸下螺栓,此时滑动部在沿立柱的竖直方向上没有约束,可以通过敲击一端,使得滑动部31从内折边301和弯折部302形成的安装区域中脱离,并更换新的滑动部。当内上侧的滑动部31磨损严重时,可以卸下调整螺栓,并更换新的滑动部。以上所述,仅是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做其他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加以变更或改型为同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的立体停车设备,包括两根下端固定设置的立柱、可沿两根立柱上下滑动的载车平台,所述载车平台上连接能够驱动所述载车平台上下移动的提升装置,所述载车平台包括与所述立柱可滑动连接的滑动座和与所述滑动座固定连接的载车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具有突出于前后表面的导向支撑部,所述导向支撑部的延伸方向与载车板的延伸方向平行,所述滑动座包括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两端安装滑动部,所述滑动部上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与所述导向支撑部相配合,所述滑动部设置在滑动座的四个角,其中内侧上角的滑动部设有松紧调节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的立体停车设备,包括两根下端固定设置的立柱、可沿两根立柱上下滑动的载车平台,所述载车平台上连接能够驱动所述载车平台上下移动的提升装置,所述载车平台包括与所述立柱可滑动连接的滑动座和与所述滑动座固定连接的载车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具有突出于前后表面的导向支撑部,所述导向支撑部的延伸方向与载车板的延伸方向平行,所述滑动座包括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两端安装滑动部,所述滑动部上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与所述导向支撑部相配合,所述滑动部设置在滑动座的四个角,其中内侧上角的滑动部设有松紧调节装置。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的立体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板30的两侧边分别设置有内折边,所述内折边与所述滑动板30之前形成安装区域,所述滑动部设置在所述安装区域中。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节的立体停车设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帆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大象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