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涡旋淬火设备
本技术涉及球形、类球形工件的热处理装置
,特别是涉及双涡旋淬火设备。
技术介绍
淬火是普遍而重要的钢铁材料强化方法。淬火的目的是使过冷奥氏体进行马氏体或贝氏体转变,得到马氏体或贝氏体组织,以大幅提高材料的强度、硬度、耐磨性等,从而满足各种机械零件和工具的使用要求。淬火的快速冷却过程一般是在介质中实现的,常用的介质为水,油和盐类物质。不同介质的冷却速度不同。按常规的理论,冷却速度越大,工件强度和硬度越高,但开裂倾向越大。如使用水作淬火介质,比使用油作介质,得到更高的强度和硬度,但淬火应力大,工件容易变形开裂。近年来的最新研究表明,工件淬火时的开裂倾向和冷却速率的关系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随着冷却速率的增加,开裂倾向先增加,在350℃/s达到最高,而冷却速率继续增加,开裂倾向减小。这是因为在350℃/s高速冷却条件下,工件表面层和内部收缩膨胀的组合形式发生变化,使表面层处于压应力状态,从而减轻开裂倾向,此即强烈淬火效应。研究表明,要获得较大的表层压应力,冷却速率应遵循“高温快冷,低温慢冷”的先
【技术保护点】
1.双涡旋淬火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淬火槽和介质循环系统;所述淬火槽顶部为两个相交设置的圆柱形壳体结构,每个所述圆柱形壳体结构底部分别与一圆台形壳体结构的较大端相连接;每个所述圆柱形壳体结构上设置有与所述圆柱形壳体结构内壁相切的进口,所述进口与所述介质循环系统相连通;所述介质循环系统用于向所述淬火槽内提供介质。/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双涡旋淬火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淬火槽和介质循环系统;所述淬火槽顶部为两个相交设置的圆柱形壳体结构,每个所述圆柱形壳体结构底部分别与一圆台形壳体结构的较大端相连接;每个所述圆柱形壳体结构上设置有与所述圆柱形壳体结构内壁相切的进口,所述进口与所述介质循环系统相连通;所述介质循环系统用于向所述淬火槽内提供介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涡旋淬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形壳体结构上还设置有防飞溅出口,所述防飞溅出口设置于所述进口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涡旋淬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飞溅出口的轴线与所述圆柱形壳体结构的内壁相交。
技术研发人员:朱小硕,曲喆,杨登贵,傅宇东,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