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通风系统的通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80077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8:22
一种用于车辆通风系统的通气装置(1,1’,1”)。该装置(1,1’,1”)具有管道(2)和扩散器(11,11’),管道(2)形成用于向车辆车厢(4)提供空气的空气通道(3),扩散器(11,11’)用于扰动被提供给车辆车厢(4)的气流。扩散器(11,11’)具有由柔性材料制成的部分(12,12’,12”),其中扩散器部分(12,12’,12”)被布置成覆盖空气通道(3)的横截面区域的一部分,并且扩散器部分(12,12’,12”)能够扩张以改变空气通道(3)的横截面区域的被覆盖部分的尺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车辆通风系统的通气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通风系统的通气装置,该装置具有形成用于向车辆车厢提供空气的空气通道的管道以及被布置成用于扰动被提供给车辆车厢的气流的扩散器。
技术介绍
在用于车辆的空调系统或HVAC(加热、通风和空调)系统中,可以控制进入车厢的空气流量。此外,能够以电气方式控制用于向车辆车厢提供空气的空气喷嘴,以引导和集中(或分散)气流。通过改变由流动的空气形成的“圆锥体”来集中或分散气流,这将增大或减小空气流量。这可由被布置成用于调节空气喷嘴的形状和尺寸的致动器来执行。然而,如果气流以不期望的方式冷却车辆驾驶员或乘客的皮肤,那么这仍然可能是个问题,特别是在炎热气候中,除非来自空调系统的空气流量相对较高,否则无法达到车厢中所需的空气温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车辆通风系统的进气装置,通过该装置可以将空气以允许相对较高的空气流量的方式提供到车辆车厢中,并同时避免或至少减少朝向车辆驾驶员或乘客的不期望的气流。这一目的通过一种用于车辆通风系统的通气装置实现,其中该装置具有管道和扩散器,管道形成用于向车辆车厢提供空气的空气通道,扩散器被布置成用于扰动被提供给车辆车厢的气流,其中扩散器具有由柔性材料制成的部分,其中该扩散器部分被布置成覆盖空气通道的横截面区域的一部分,并且该扩散器部分能够扩张以改变空气通道的横截面区域的被覆盖部分的尺寸。本专利技术基于这样一种见解,即通过这样一种进气装置,至少可以阻止朝向乘员的大部分气流以避免乘员不适,同时空气流量可以相对较高,以便达到车厢中所需的空气温度。由扩散器部分覆盖的空气通道的横截面区域是当在管道的纵向方向上观察扩散器部分时与该扩散器部分重叠的空气通道的区域。用于扩散器部分的“柔性材料”的一些例子例如是呈织物形式的不同种类的纺织纤维,以及例如呈橡胶片形式的不同种类的橡胶材料。这些材料柔软且耐用,可以采用不同的形状。根据进气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扩散器可在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折叠,在展开状态中,扩散器部分覆盖空气通道的横截面区域的大部分,在折叠状态中,扩散器部分覆盖空气通道的横截面区域的小部分。由此,能够由驾驶员选择扩散器功能及其对气流的影响。“大部分”是指空气通道的总横截面区域的50%以上,优选70%以上。“小部分”是指空气通道的总横截面区域的20%以下,优选10%以下。在扩散器的展开状态下的扩散器部分可具有碟形。优选地,扩散器部分被布置成覆盖空气通道的横截面区域的中心部分。由此,流过扩散器部分的空气可以被迫使沿着管道的外围流动,并且相对于管道中的主要气流方向沿向外倾斜的方向离开喷嘴开口。根据该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管道具有用于将空气排出至车厢中的口部,并且扩散器部分布置于管道口部处。通过将扩散器部分布置在口部或喷嘴开口处,可以优化扩散器部分对气流的影响。扩散器可具有在管道中心沿纵向延伸的支撑构件,其中扩散器部分布置于支撑构件上。由此,扩散器部分可布置于管道口部处,而无需为此目的而在车厢中布置任何额外的部件。根据该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扩散器部分能够沿管道的纵向移动,以在维持扩散器部分的尺寸的同时调节在管道口部和扩散器部分之间的距离。由此,针对同一个扩散器部分的尺寸扩散器的影响可以改变。根据该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扩散器具有能够枢转的连接臂,其被布置成用于在扩散器部分扩张的同时从扩散器的折叠状态变换为展开状态。由此,可以实现使该扩散器部分扩张的一种合理且不复杂的方式,特别是当扩散器部分由织物制成时的一种用于使该扩散器部分伸展的合理且不复杂的方式。根据该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扩散器具有内轴和外轴,其中内轴和外轴被相对于彼此同心地布置,形成伸缩功能,其被布置成用于在扩散器的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变换,优选地,每个连接臂具有连接至扩散器部分的第一端和枢转地连接至内轴或外轴的第二端。由此,例如通过使得内轴和外轴相对彼此移位的马达,可容易地操作扩散器功能。根据该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扩散器部分是可充气的,以使扩散器部分扩张。由此,可实现具有少量机械部件的设计,并且已经被包含于空调系统中的部件(诸如风扇)可以被用于使扩散器部分扩张。根据该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扩散器部分在展开状态下具有圆形形状。由此,相对简单的设计可被用于使得扩散器部分能够扩张,以改变其尺寸。根据该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扩散器部分在展开状态下具有抛物线形形状。由此,可实现能够承受相对高的气流的牢固的扩散器部分。根据该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扩散器部分的凹面面对空气通道的主气流方向。由此,气流会受到扰动,从而产生湍流,从而促进空气的混合。在下面的描述和权利要求中公开了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的优点和有利特征。附图说明参考附图,下面是对看作示例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更详细描述。在附图中:图1是用于车辆通风系统的通气装置的示意图,图2a是示出了处于展开状态的通气装置的扩散器的放大图,图2b示出了处于折叠状态的、图2a中的扩散器,图2c是沿图2a中的C-C方向的视图,图2d是沿图2b中的D-D方向的视图,图3a是示出了带有处于展开状态的扩散器的通气装置的示例性实施例的部分剖切透视图,图3b示出了图3a中的通气装置,其中扩散器被折叠,图4a是具有处于展开状态的扩散器的通气装置的另一变型,图4b示出了图4a所示的通气装置,其中扩散器被折叠,以及图5是具有可充气的扩散器部分的通气装置的另一变型,图6示出了示例性实施例,其中扩散器部分可在通气装置的管道的纵向上移位,以及图7是示出了扩散器部分相对于管道口部的不同位置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示出了用于车辆通风系统的通气装置1的示意图。装置1具有管道2,管道2形成空气通道3,空气通道3用于向车辆车厢4提供空气。管道2的第一端5具有用于将空气排出至车厢4中的口部6。口部6可由布置于管道2的第一端5处的任何合适的喷嘴7形成,或者仅由管道端形成。管道2的第二端8连接至空气源9,空气源9诸如为空调系统或HVAC系统,其包括向车厢4吹风的风扇。空气通道3中的气流的主要方向是从左到右的方向,如箭头10所示。图2a示出了通气装置1的放大图,其中通气装置的扩散器11处于展开状态。通气装置1包括扩散器11,扩散器11用于扰动被提供给车辆车厢4的气流。扩散器11被适当地布置在管道2的口部6处。扩散器11具有由柔性材料制成的部分12,其中这一扩散器部分12被布置成覆盖空气通道3的横截面区域的一部分,并且因此阻挡沿主气流方向10流动的空气。扩散器部分12能够扩张,以改变空气通道的横截面区域的被覆盖部分的尺寸。扩散器11可折叠地处在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展开状态下,扩散器部分12覆盖空气通道3的横截面区域的大部分,折叠状态下,扩散器部分12覆盖空气通道3的横截面区域的小部分。在展开状态下,扩散器部分适当地为碟形。扩散器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车辆通风系统的通气装置(1),所述装置具有管道(2)和扩散器(11),所述管道(2)形成用于向车辆车厢(4)提供空气的空气通道(3),所述扩散器(11)用于扰动提供给车辆车厢的气流,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器(11)具有由柔性材料制成的部分(12),该扩散器部分(12)被布置成覆盖所述空气通道(3)的横截面区域的一部分,并且所述扩散器部分能够扩张,以改变所述空气通道的横截面区域的被覆盖部分的尺寸。/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90207 EP 19156081.21.一种用于车辆通风系统的通气装置(1),所述装置具有管道(2)和扩散器(11),所述管道(2)形成用于向车辆车厢(4)提供空气的空气通道(3),所述扩散器(11)用于扰动提供给车辆车厢的气流,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器(11)具有由柔性材料制成的部分(12),该扩散器部分(12)被布置成覆盖所述空气通道(3)的横截面区域的一部分,并且所述扩散器部分能够扩张,以改变所述空气通道的横截面区域的被覆盖部分的尺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器(11)能够在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进行折叠;
在所述展开状态,所述扩散器部分覆盖所述空气通道(3)的横截面区域的大部分;
在所述折叠状态,所述扩散器部分覆盖所述空气通道(3)的横截面区域的小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处于所述扩散器(11)的所述展开状态的所述扩散器部分(12)为碟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器(11)具有能够枢转的连接臂(18),所述连接臂(18)被布置成用于在所述扩散器部分(12)扩张的同时从所述扩散器的所述折叠状态变换为所述扩散器的所述展开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器(11)具有内轴(16)和外轴(17),所述内轴和所述外轴相对于彼此同心地布置,形成伸缩功能,所述伸缩功能被布置成用于在所述扩散器(11)的所述折叠状态和所述展开状态之间变换。


6.根据权利要求4和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连接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皮尔斯加德J·塞特贝里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