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驱动装置及应用其的转车平台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79414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8: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轨道运输用车辆转向装置,尤其涉及驱动装置及应用其的转车平台。该驱动装置中液压马达通过联轴器与减速器的输入轴连接,减速器的输出轴与驱动齿轮连接,液压马达通过液压胶管与液压动力系统连接,驱动液压马达工作,带动驱动齿轮转动;同时驱动装置外侧设置有滑轨可滑动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驱动装置通过液压动力系统驱动液压马达工作,带动驱动齿轮转动,可适应各类液压动力系统和气压转液压动力系统,方便、适应能力强;同时驱动装置可滑动移动连接,方便对驱动装置位置的移动,易于控制及后期保养维修。将其应用在转车平台上,可实现转车平台无限制自由转动,提高运载能力,并实现手动气动液动驱动一体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驱动装置及应用其的转车平台
本技术涉及轨道运输用车辆转向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驱动装置及应用其的转车平台。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轨道运输会有在有限空间内实现车辆转向的调头的需求。因此需要使用转车平台,现有的转车平台驱动形式有手动型、气动型、液压型及电动型。而有些场景下压缩空气或液压是最为方便安全的动力源,比如在有易燃易爆危险的场景下。手动型没有在转车平台上安装驱动。直接采用钢丝绳绞车拉拽,绞车是电驱动的并且现场需要多名操作人员,有钢丝绳绞绳断绳脱钩等一系列危险,并且操作繁琐,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下。现有气动型的多以气缸作为动作机构,车辆转向只能达到角度90°左右且只能往复运动,在气压0.6Mpa下,运转载重不足15吨。液压型的驱动机构为液压缸,车辆转向也只能达到角度90°左右且只能往复运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驱动装置及应用其的转车平台,该驱动装置可适应各类液压动力系统和气压转液压动力系统使用,方便适应能力强,可实现手动、气动、液动便捷切换。应用其的转车平台可实现无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框架以及位于所述驱动框架内的液压马达、联轴器、减速器和驱动齿轮,所述液压马达通过联轴器与所述减速器的输入轴连接,所述减速器的输出轴与所述驱动齿轮连接,所述液压马达通过液压胶管与液压动力系统连接,驱动所述液压马达工作,带动所述驱动齿轮转动;/n所述驱动框架包括底架、侧框架,所述液压马达、联轴器、减速器依次连接并固定在所述底架上,所述侧框架包括分别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框架、第二侧框架和第三侧框架、第四侧框架,所述减速器靠近所述第一侧框架设置;所述第三侧框架和第四侧框架的外侧设置有滑轨,所述驱动装置沿所述第三侧框架和第四侧框架方向可滑动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框架以及位于所述驱动框架内的液压马达、联轴器、减速器和驱动齿轮,所述液压马达通过联轴器与所述减速器的输入轴连接,所述减速器的输出轴与所述驱动齿轮连接,所述液压马达通过液压胶管与液压动力系统连接,驱动所述液压马达工作,带动所述驱动齿轮转动;
所述驱动框架包括底架、侧框架,所述液压马达、联轴器、减速器依次连接并固定在所述底架上,所述侧框架包括分别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框架、第二侧框架和第三侧框架、第四侧框架,所述减速器靠近所述第一侧框架设置;所述第三侧框架和第四侧框架的外侧设置有滑轨,所述驱动装置沿所述第三侧框架和第四侧框架方向可滑动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框架上设置有通液口,所述液压胶管通过所述通液口分别与所述液压马达和液压动力系统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框架还包括与所述侧框架固定连接的上盖。


4.一种转车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转动盘和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可滑动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齿轮与所述转动盘的齿圈啮合,所述驱动齿轮带动所述齿圈转动,实现所述转动盘的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晓明宁义国李志刘军刘晓杨树财韩续友胡小月金颢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市赛娜机电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