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韧混合内衬聚乙烯板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9231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8: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强韧混合内衬聚乙烯板材,包括聚乙烯板材主体,所述聚乙烯板材主体的外表面设置有高强韧涂层,所述聚乙烯板材主体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搬运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高强韧混合内衬聚乙烯板材,设有搬运机构与高强韧涂层,将聚乙烯板材放到固定板的上端外表面,然后将连接空心杆通过螺纹槽卡在固定板的上端外表面,然后通过聚乙烯板材的数量来决定连接几根连接空心杆,将轴承通过螺纹柱卡在连接空心杆顶部内表面进行固定,最后人们握住握杆来搬运聚乙烯板材,将纳米碳酸钙层、介孔硅‑ESO层、聚丙烯三元体系复合层与POE聚丙烯层依次涂在聚乙烯板材的外表面,有效提高板材的强韧性能,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强韧混合内衬聚乙烯板材
本技术涉及聚乙烯板材
,特别涉及一种高强韧混合内衬聚乙烯板材。
技术介绍
聚乙烯板材是由聚乙烯制作的板材,在生活中,为了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人们需要使用聚乙烯板材来进行操作,满足人们的需求,提高人们的使用效率,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聚乙烯板材的制造工艺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的聚乙烯板材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首先,当有多个聚乙烯板材搬运时,搬运较麻烦,且费事费劲,不利于人们的使用,还有,该聚乙烯板材在使用时,韧性不够,降低聚乙烯板材的使用效率,给人们的使用过程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高强韧混合内衬聚乙烯板材。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强韧混合内衬聚乙烯板材,具备操作便捷,使用方便与实用性强等优点,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强韧混合内衬聚乙烯板材,包括聚乙烯板材主体,所述聚乙烯板材主体的外表面设置有高强韧涂层,所述高强韧涂层的下端设置有纳米碳酸钙层,所述纳米碳酸钙层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介孔硅-ESO层,所述介孔硅-ESO层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聚丙烯三元体系复合层,所述聚丙烯三元体系复合层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POE聚丙烯层,所述聚乙烯板材主体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搬运机构,所述搬运机构的下端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端外表面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的外表面设置有连接空心杆,所述连接空心杆的底部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连接空心杆的内表面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连接空心杆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表面设置有握杆,所述轴承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螺纹柱。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上端外表面通过螺纹槽与连接空心杆的底部外表面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轴承与握杆之间设有焊接块,所述轴承的内表面通过焊接块与握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纳米碳酸钙层的上端外表面与介孔硅-ESO层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介孔硅-ESO层的上端外表面与聚丙烯三元体系复合层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聚乙烯板材主体的下端外表面与搬运机构的上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所述聚乙烯板材主体的外表面与高强韧涂层的内表面固定连接。(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强韧混合内衬聚乙烯板材,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高强韧混合内衬聚乙烯板材,提高人们的使用效率,将聚乙烯板材放到相应的地方进行操作,以便满足人们的需求,当有多个聚乙烯板材需要搬运时,搬运较麻烦,不利于人们操作,因此设计出搬运机构来进行使用,将聚乙烯板材放到固定板的上端外表面,然后将连接空心杆通过螺纹槽卡在固定板的上端外表面,然后通过聚乙烯板材的数量来决定连接几根连接空心杆,最后人们握住轴承,将轴承通过螺纹柱卡在连接空心杆顶部内表面进行固定,接着人们握住握杆来搬运聚乙烯板材,通过多个部件拆卸重装的方法,可以节省该机构的占用空间,操作便捷,使用方便,实用性强。2、该高强韧混合内衬聚乙烯板材,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当聚乙烯板材在使用时,强韧性能较差,不利于聚乙烯板材的使用,因此设计出高强韧涂层来进行操作,将纳米碳酸钙层、介孔硅-ESO层、聚丙烯三元体系复合层与POE聚丙烯层依次涂在聚乙烯板材的外表面,可以有效提高板材的强韧性能,便于人们使用,整个高强韧混合内衬聚乙烯板材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高强韧混合内衬聚乙烯板材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高强韧混合内衬聚乙烯板材中搬运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高强韧混合内衬聚乙烯板材中搬运机构的连接空心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高强韧混合内衬聚乙烯板材中搬运机构的局部部件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高强韧混合内衬聚乙烯板材中高强韧涂层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聚乙烯板材主体;2、搬运机构;201、固定板;202、连接空心杆;203、轴承;204、握杆;205、螺纹槽;206、外螺纹;207、内螺纹;208、螺纹柱;3、高强韧涂层;301、纳米碳酸钙层;302、介孔硅-ESO层;303、聚丙烯三元体系复合层;304、POE聚丙烯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5所示,一种高强韧混合内衬聚乙烯板材,包括聚乙烯板材主体1,聚乙烯板材主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高强韧涂层3,高强韧涂层3的下端设置有纳米碳酸钙层301,纳米碳酸钙层301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介孔硅-ESO层302,介孔硅-ESO层302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聚丙烯三元体系复合层303,聚丙烯三元体系复合层303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POE聚丙烯层304,聚乙烯板材主体1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搬运机构2,搬运机构2的下端设置有固定板201,固定板201的上端外表面开设有螺纹槽205,螺纹槽205的外表面设置有连接空心杆202,连接空心杆202的底部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206,连接空心杆202的内表面设置有内螺纹207,连接空心杆202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轴承203,轴承203的内表面设置有握杆204,轴承203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螺纹柱208。进一步的,固定板201的上端外表面通过螺纹槽205与连接空心杆202的底部外表面螺纹连接,便于将连接空心杆202从螺纹槽205中拆装,提高人们的使用效率。进一步的,轴承203与握杆204之间设有焊接块,轴承203的内表面通过焊接块与握杆20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提高轴承203与握杆204之间的固定性能。进一步的,纳米碳酸钙层301的上端外表面与介孔硅-ESO层302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提高纳米碳酸钙层301与介孔硅-ESO层302之间的固定性能。进一步的,介孔硅-ESO层302的上端外表面与聚丙烯三元体系复合层303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提高介孔硅-ESO层302与聚丙烯三元体系复合层303之间的固定性能。进一步的,聚乙烯板材主体1的下端外表面与搬运机构2的上端外表面可拆卸连接,便于搬运机构2的灵活使用,聚乙烯板材主体1的外表面与高强韧涂层3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提高高强韧涂层3的固定性能,同时也提高聚乙烯板材主体1的强韧性能。工作原理:本技术包括聚乙烯板材主体1、搬运机构2、固定板201、连接空心杆202、轴承203、握杆204、螺纹槽205、外螺纹206、内螺纹207、螺纹柱208、高强韧涂层3、纳米碳酸钙层301、介孔硅-ESO层302、聚丙烯三元体系复合层303与POE聚丙烯层304,将聚乙烯板材放到相应的地方进行操作,以便满足人们的需求,当有多个聚乙烯板材需要搬运时,搬运较麻烦,不利于人们操作,因此设计出搬运机构2来进行使用,将聚乙烯板材放到固定板201的上端外表面,然后将连接空心杆202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强韧混合内衬聚乙烯板材,包括聚乙烯板材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烯板材主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高强韧涂层(3),所述高强韧涂层(3)的下端设置有纳米碳酸钙层(301),所述纳米碳酸钙层(301)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介孔硅-ESO层(302),所述介孔硅-ESO层(302)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聚丙烯三元体系复合层(303),所述聚丙烯三元体系复合层(303)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POE聚丙烯层(304),所述聚乙烯板材主体(1)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搬运机构(2),所述搬运机构(2)的下端设置有固定板(201),所述固定板(201)的上端外表面开设有螺纹槽(205),所述螺纹槽(205)的外表面设置有连接空心杆(202),所述连接空心杆(202)的底部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206),所述连接空心杆(202)的内表面设置有内螺纹(207),所述连接空心杆(202)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轴承(203),所述轴承(203)的内表面设置有握杆(204),所述轴承(203)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螺纹柱(20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韧混合内衬聚乙烯板材,包括聚乙烯板材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烯板材主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高强韧涂层(3),所述高强韧涂层(3)的下端设置有纳米碳酸钙层(301),所述纳米碳酸钙层(301)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介孔硅-ESO层(302),所述介孔硅-ESO层(302)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聚丙烯三元体系复合层(303),所述聚丙烯三元体系复合层(303)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POE聚丙烯层(304),所述聚乙烯板材主体(1)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搬运机构(2),所述搬运机构(2)的下端设置有固定板(201),所述固定板(201)的上端外表面开设有螺纹槽(205),所述螺纹槽(205)的外表面设置有连接空心杆(202),所述连接空心杆(202)的底部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206),所述连接空心杆(202)的内表面设置有内螺纹(207),所述连接空心杆(202)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轴承(203),所述轴承(203)的内表面设置有握杆(204),所述轴承(203)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螺纹柱(208)。


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志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艾尔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