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竹机的拉爪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78975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8: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竹筒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破竹机的拉爪装置;包括基座、拉爪本体和拨料装置;通过在拉爪本体相对于竹筒拉出方向的后方设置拨料装置,当竹筒被拉爪本体拉出时,可通过拨料装置的拨料杆摆动来检测竹条是否被拉爪本体完全拉出,若未被完全拉出,则拨料杆的摆动受阻,若竹条被完全拉出,则拨料杆的摆动不会受阻,从而检测拉爪装置是否存在卡料,从而使PLC能够获得准确的反馈,准确而高效地控制下一步骤,相比传统的光幕感应的方式,大大提高了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破竹机的拉爪装置
本技术涉及竹筒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破竹机的拉爪装置。
技术介绍
竹筒在经过破竹刀盘破成多个等分的竹条后,需要拉爪装置将竹条从刀盘上拉出,以转移到竹条收集区域,竹条被拉爪装置拉出时,需要确定竹条是否被完全拉出,从而给出信号,使PLC进行下一步骤,现有技术大多使用光幕感应的方式来感应竹条是否被完全拉出,而由于破竹后,该区域粉尘较大,且具有水的干扰,误判概率高,从而使PLC无法正常进行下一步骤,造成生产效率的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通过改进破竹机的拉爪装置结构,提高竹条是否从刀盘完全拉出的判断准确性和高效性。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破竹机的拉爪装置,包括基座、拉爪本体和拨料装置;所述拉爪本体滑动连接于基座,所述拨料装置连接于机架,所述拨料装置位于拉爪本体相对于竹筒拉出方向的后方;所述拨料装置包括驱动装置和拨料杆,所述拨料杆铰接于基座,使拨料杆可沿竹筒拉出方向的垂直方向摆动,所述驱动装置与拨料杆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为气缸,所述气缸的缸体铰接于基座,所述气缸的活塞杆铰接于拨料杆。进一步的,所述拉爪本体包括聚拢支架和气动夹爪,所述气动夹爪位于聚拢支架相对于竹筒拉出方向的后方,所述聚拢支架的形状为圆台筒。进一步的,所述聚拢支架相对于竹筒拉出方向的前方连接有圆弧形的托板。进一步的,所述拉爪本体设有水平方向的齿条,所述基座连接有齿轮和电机,所述电机与齿轮传动连接,所述齿轮与齿条啮合。进一步的,所述聚拢支架和托板由相互对称的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组成,所述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分别连接有驱动气缸,使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在驱动气缸的带动下相互靠拢或分离。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破竹机的拉爪装置结构中,通过在拉爪本体相对于竹筒拉出方向的后方设置拨料装置,当竹筒被拉爪本体拉出时,可通过拨料装置的拨料杆摆动来检测竹条是否被拉爪本体完全拉出,若未被完全拉出,则拨料杆的摆动受阻,若竹条被完全拉出,则拨料杆的摆动不会受阻,从而检测拉爪装置是否存在卡料,从而使PLC能够获得准确的反馈,准确而高效地控制下一步骤,相比传统的光幕感应的方式,大大提高了准确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破竹机的拉爪装置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破竹机的拉爪装置的右视图;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破竹机的拉爪装置的仰视图;标号说明:1、基座;11、齿条;2、拉爪本体;21、聚拢支架;22、气动夹爪;23、托板;24、电机;3、拨料装置;31、驱动装置;32、拨料杆。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请参照图1至图3,本技术涉及一种破竹机的拉爪装置,包括基座1、拉爪本体2和拨料装置3;所述拉爪本体2滑动连接于基座1,所述拨料装置3连接于机架,所述拨料装置3位于拉爪本体2相对于竹筒拉出方向的后方;请参照图1;所述拨料装置3包括驱动装置31和拨料杆32,所述拨料杆32铰接于基座1,使拨料杆32可沿竹筒拉出方向的垂直方向摆动,所述驱动装置31与拨料杆32连接。上述结构中,通过拨料杆32的摆动来检测竹条是否被完全拉出,可进一步设置感应装置,例如在拨料杆32的摆动处设置接近开关来感应拨料杆32的摆动幅度,从而将信号传递给PLC。上述破竹机的拉爪装置结构中,通过在拉爪本体2相对于竹筒拉出方向的后方设置拨料装置3,当竹筒被拉爪本体2拉出时,可通过拨料装置3的拨料杆32摆动来检测竹条是否被拉爪本体2完全拉出,若未被完全拉出,则拨料杆32的摆动受阻,若竹条被完全拉出,则拨料杆32的摆动不会受阻,从而检测拉爪装置是否存在卡料,从而使PLC能够获得准确的反馈,准确而高效地控制下一步骤,相比传统的光幕感应的方式,大大提高了准确性。进一步的,上述破竹机的拉爪装置结构中,所述驱动装置31为气缸,所述气缸的缸体铰接于基座1,所述气缸的活塞杆铰接于拨料杆32。进一步的,上述破竹机的拉爪装置结构中,所述拉爪本体2包括聚拢支架21和气动夹爪22,所述气动夹爪22位于聚拢支架21相对于竹筒拉出方向的后方,所述聚拢支架21的形状为圆台筒。上述结构可使破开的竹条的前端得到聚拢,方便气动夹爪22准确夹持各竹条并拉出,避免漏夹。进一步的,上述破竹机的拉爪装置结构中,所述聚拢支架21相对于竹筒拉出方向的前方连接有圆弧形的托板23。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聚拢支架21聚拢后的竹条通过圆弧形的托板23提供支撑,使竹条能够更稳固地被气动夹爪22夹持而拉出刀盘。进一步的,上述破竹机的拉爪装置结构中,所述拉爪本体2设有水平方向的齿条11,所述基座1连接有齿轮和电机24,所述电机24与齿轮传动连接,所述齿轮与齿条11啮合。由上述描述可知,夹料拉出的机械结构由齿轮齿条11结构来实现,具有结构稳定、耐用、不易变形的优点。进一步的,上述破竹机的拉爪装置结构中,所述聚拢支架21和托板23由相互对称的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组成,所述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分别连接有驱动气缸,使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在驱动气缸的带动下相互靠拢或分离。由上述描述可知,聚拢支架21和托板23由相互对称的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组成,所述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分别连接有驱动气缸,使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在驱动气缸的带动下相互靠拢或分离,该结构使竹条在完全拉出刀盘并转移至收集处时,只需要控制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的分离,同时松开气动夹爪22,即可使竹条有序地掉落至下方的收集区域。实施例1一种破竹机的拉爪装置,包括基座1、拉爪本体2和拨料装置3;所述拉爪本体2滑动连接于基座1,所述拨料装置3连接于机架,所述拨料装置3位于拉爪本体2相对于竹筒拉出方向的后方;所述拨料装置3包括驱动装置31和拨料杆32,所述拨料杆32铰接于基座1,使拨料杆32可沿竹筒拉出方向的垂直方向摆动,所述驱动装置31与拨料杆32连接。所述驱动装置31为气缸,所述气缸的缸体铰接于基座1,所述气缸的活塞杆铰接于拨料杆32。所述拉爪本体2包括聚拢支架21和气动夹爪22,所述气动夹爪22位于聚拢支架21相对于竹筒拉出方向的后方,所述聚拢支架21的形状为圆台筒。所述聚拢支架21相对于竹筒拉出方向的前方连接有圆弧形的托板23。所述拉爪本体2设有水平方向的齿条11,所述基座1连接有齿轮和电机24,所述电机24与齿轮传动连接,所述齿轮与齿条11啮合。所述聚拢支架21和托板23由相互对称的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组成,所述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分别连接有驱动气缸,使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在驱动气缸的带动下相互靠拢或分离。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破竹机的拉爪装置结构中,通过在拉爪本体相对于竹筒拉出方向的后方设置拨料装置,当竹筒被拉爪本体拉出时,可通过拨料装置的拨料杆摆动来检测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破竹机的拉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拉爪本体和拨料装置;/n所述拉爪本体滑动连接于基座,所述拨料装置连接于机架,所述拨料装置位于拉爪本体相对于竹筒拉出方向的后方;/n所述拨料装置包括驱动装置和拨料杆,所述拨料杆铰接于基座,使拨料杆可沿竹筒拉出方向的垂直方向摆动,所述驱动装置与拨料杆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破竹机的拉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拉爪本体和拨料装置;
所述拉爪本体滑动连接于基座,所述拨料装置连接于机架,所述拨料装置位于拉爪本体相对于竹筒拉出方向的后方;
所述拨料装置包括驱动装置和拨料杆,所述拨料杆铰接于基座,使拨料杆可沿竹筒拉出方向的垂直方向摆动,所述驱动装置与拨料杆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破竹机的拉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为气缸,所述气缸的缸体铰接于基座,所述气缸的活塞杆铰接于拨料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破竹机的拉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爪本体包括聚拢支架和气动夹爪,所述气动夹爪位于聚拢支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森永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呈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