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器人的转向角度调节结构及其机器人
本技术涉及机器人
,具体涉及一种机器人的转向角度调节结构及其机器人。
技术介绍
机器人是自动控制机器的俗称,自动控制机器包括一切模拟人类行为或思想与模拟其他生物的机械(如机器狗,机器猫等)。在当代工业中,机器人主要指能自动执行任务的人造机器装置,用以取代或协助人类工作。在一些巡检、小型物品拾取或者运输等工作需求下,现设计出了一种基于履带传动机构的机器人,此种机器人主要括从下往上依次连接的履带传动机构、车架、转向角度调节结构、控制箱以及固定在控制箱一侧的机械臂。履带传动机构带动整体进行移动,控制箱控制相关电子器件的工作,例如机械臂的动作、履带传送机构的输出动作等。而这种机器人的转向角度调节结构中,仅通过竖直设置的转轴进行控制箱以及机械臂的转动,转轴通过轴承进行定位,但是由于此类机器人需要通过机械臂进行拾取、抓取等动作,导致其上端面受力不均匀,从而导致转轴顶部端面一侧受力较大,另一侧较小,从而会降低转轴的垂直度、减小转向角度调节结构的使用寿命、增加维护频率。专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器人的转向角度调节结构,包括旋转式驱动机构以及轴线彼此重合的固定筒(1)、转轴(5)和配合座(6),所述转轴(5)的底端通过轴承C(12)与固定筒(1)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驱动转轴(5)绕自身轴线转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螺栓(3)以及轴线彼此重合的连接环(2)和轴承A(4),所述轴承A(4)、转轴(5)和旋转式驱动机构均位于固定筒(1)的中心孔中,轴承A(4)的外圈与固定筒(1)内壁贴合,其底部有且只有外圈与固定筒(1)的中心孔孔底接触;/n所述连接环(2)的底部与轴承A(4)的内圈顶部连接,在连接环(2)的内壁的顶部设置有环形槽;/n所述配合座(6)的底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器人的转向角度调节结构,包括旋转式驱动机构以及轴线彼此重合的固定筒(1)、转轴(5)和配合座(6),所述转轴(5)的底端通过轴承C(12)与固定筒(1)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驱动转轴(5)绕自身轴线转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螺栓(3)以及轴线彼此重合的连接环(2)和轴承A(4),所述轴承A(4)、转轴(5)和旋转式驱动机构均位于固定筒(1)的中心孔中,轴承A(4)的外圈与固定筒(1)内壁贴合,其底部有且只有外圈与固定筒(1)的中心孔孔底接触;
所述连接环(2)的底部与轴承A(4)的内圈顶部连接,在连接环(2)的内壁的顶部设置有环形槽;
所述配合座(6)的底端插入环形槽中,所述螺栓(3)与连接环(2)螺纹连接,且其杆部末端插入环形槽中,并与配合座(6)的侧壁抵接;在配合座(6)的底部设置有非圆孔,所述非圆孔的轴线与固定筒(1)的轴线重合;
转轴(5)的顶端设置有与非圆孔配合的驱动轴(7),所述驱动轴(7)的横截面的形状尺寸与非圆孔的横截面的形状尺寸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人的转向角度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筒(1)的中心孔中设置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轴线彼此重合的支撑盘(8)和固定环(9),所述支撑盘(8)通过轴承B(10)转动套设在转轴(5)上,其外圆周面与连接环(2)连接;
所述固定环(9)位于支撑盘(8)和驱动轴(7)之间,其套接在转轴(5)上,并与轴承B(10)的内环连接;
在所述配合座(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