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件去毛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78754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8: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件去毛刺装置,包括旋转驱动装置和与旋转驱动装置相连的刷头,所述刷头包括刷头本体,刷头本体上设置有滑槽,滑槽中滑动连接有底板,底板的两端与滑槽的两端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底板上设置有刷毛和振动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旋转驱动装置驱动刷头及刷毛高速旋转,在这同时,底板在振动电机的作用下沿着滑槽方向来回移动,使得刷毛在旋转的同时,又能沿着滑槽方向来回移动,从而提高了去毛刺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件去毛刺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械加工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工件去毛刺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一些较大的板状零件通常是先通过铸造得到毛坯,然后再进行钻孔等加工。由于铸造件表面较为粗糙,存在较多细小的毛刺,因此在进行加工前,先要去除铸造件表面的毛刺。现有的去毛刺装置一般包括电机,电机上连接有钢丝刷,通过电机驱动钢丝刷旋转,通过钢丝刷的转动来去除工件表面的毛刺。现有的去毛刺装置在使用时存在去毛刺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的去毛刺装置在使用时去毛刺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提供一种工件去毛刺装置,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工件去毛刺装置,包括旋转驱动装置和与旋转驱动装置相连的刷头,所述刷头包括刷头本体,刷头本体上设置有滑槽,滑槽中滑动连接有底板,底板的两端与滑槽的两端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底板上设置有刷毛和振动电机。本技术中,旋转驱动装置驱动刷头及刷毛高速旋转,在这同时,底板在振动电机的作用下沿着滑槽方向来回移动,使得刷毛在旋转的同时,又能沿着滑槽方向来回移动,从而提高了去毛刺的效果。作为优选,旋转驱动装置包括电机、齿轮箱,齿轮箱上设置有输入轴和输出轴,电机与输入轴相连,刷头本体的中部连接在输出轴上。作为优选,所述电机为伺服电机。作为优选,所述刷头本体内设置有活塞腔,活塞腔中设置有两个活塞,活塞上连接有重块,两个活塞与活塞腔的两端之间分别连接有第二弹簧;两个活塞之间形成第一气腔,两个活塞与活塞腔的两端之间分别形成第二气腔;刷头本体上靠近刷毛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个吸气孔,吸气孔与第一气腔之间通过气体通道连通,吸气孔中设置有第一单向进气机构;刷头本体上设置有收集筒,收集筒的一端设置有透气滤网,收集筒通过连接管与第一气腔相连,连接管中设置有第二单向进气装置;刷头本体上设置有与第二气腔连通的通气孔。在去毛刺的过程中,工件表面再刷头在对工件表面进行打磨时,会产生一定量的细微的金属碎屑。本技术在去毛刺时,刷头本体会在旋转驱动装置的驱动下高速旋转,此时活塞腔中的两个活塞及重块会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分别向活塞腔的两端移动,随着两个活塞的远离,第一气腔容积扩大,产生负压,此时第一单向进气装置处于打开状态,而第二单向进气装置处于关闭状态;夹杂有金属碎屑的空气会被吸气孔吸入并沿着进气通道进入第一气腔中;当去毛刺完成后,刷头停止转动,此时离心力消失,两个活塞在第二弹簧的左右下向活塞腔中心移动,此时由于两个活塞相互靠近,第一气腔容积缩小,此时第一单向进气装置处于关闭状态,而第二单向进气装置处于打开状态,第一气腔中夹杂有金属碎屑的空气会通过连接管进入收集筒中,透气滤网的作用是将空气中的金属碎屑过滤掉在收集筒中。通过上述过程,刷头能够吸收去毛刺过程产生的金属碎屑,降低对空气的污染。作为优选,第一单向进气装置包括设置在吸气孔中的第一孔板,第一孔板上设置有第一进气孔,第一孔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开关板,第一开关板的一端通过第一弹性连接片与第一孔板相连。当空气从吸气孔外进入吸气孔中时,此时第一开关板在气流的作用下被冲开,第一进气孔处于打开状态;当空气流动方向相反时,第一开关板在气流的作用下与第一孔板贴紧,第一进气孔处于关闭状态。作为优选,第二单向进气装置包括设置在连接管中的第二孔板,第二孔板上设置有第二进气孔,第二孔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开关板,第二开关板的一端通过第二弹性连接片与第二孔板相连。当空气从第一气腔进入收集筒中时,此时第二开关板在气流的作用下被冲开,第二进气孔处于打开状态;当空气流动方向相反时,第二开关板在气流的作用下与第二孔板贴紧,第二进气孔处于关闭状态。作为优选,所述活塞由橡胶制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中,旋转驱动装置驱动刷头及刷毛高速旋转,在这同时,底板在振动电机的作用下沿着滑槽方向来回移动,使得刷毛在旋转的同时,又能沿着滑槽方向来回移动,从而提高了去毛刺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刷头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刷头的剖视图。图4为图3中A部放大图。图5为图3中B部放大图。图中:1、电机,2、齿轮箱,3、刷头,4、刷头本体,5、滑槽,6、底板,7、刷毛,8、第一弹簧,9、振动电机,10、吸气孔,11、活塞,12、重块,13、第二弹簧,14、第一气腔,15、第二气腔,16、通气孔,17、气体通道,18、连接管,19、收集筒,20、透气滤网,22、输出轴,23、第一孔板,24、第一进气孔,25、第一开关板,26、第一弹性连接片,27、第二孔板,28、第二进气孔,29、第二开关板,30、第二弹性连接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工件去毛刺装置,包括旋转驱动装置和与旋转驱动装置相连的刷头3。旋转驱动装置包括电机1、齿轮箱2,齿轮箱2上设置有输入轴和输出轴22,电机1与输入轴相连,刷头3连接在输出轴22上。刷头3包括刷头本体4,刷头本体4的中部与输出轴22相连。刷头本体4上设置有滑槽5,滑槽5中滑动连接有底板6,底板6的两端与滑槽5的两端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8。底板6上设置有刷毛7和振动电机9。振动电机9为现有技术。振动电机9的结构可参见公开号为CN109905007A的专利技术专利。旋转驱动装置驱动刷头高速旋转,旋转的刷头能够对工件表面起到打磨的作用,从而去除工件表面的毛刺。在去毛刺时,一方面,刷头及刷毛在旋转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旋转,另一方面,底板在振动电机的作用下沿着滑槽方向来回移动,使得刷毛在旋转的同时,又能沿着滑槽方向来回移动,从而提高去毛刺的效果。刷头本体4内设置有活塞腔,活塞腔中设置有两个活塞11,活塞11由橡胶制成。活塞11上连接有重块12,两个活塞11与活塞腔的两端之间分别连接有第二弹簧13。两个活塞11之间形成第一气腔14,两个活塞11与活塞腔的两端之间分别形成第二气腔15。刷头本体4上靠近刷毛18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个吸气孔10,吸气孔10与第一气腔14之间通过气体通道17连通。吸气孔中设置有第一单向进气机构。第一单向进气装置包括设置在吸气孔中的第一孔板23,第一孔板23上设置有第一进气孔24,第一孔板23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开关板25,第一开关板25的一端通过第一弹性连接片26与第一孔板23相连。第一弹性连接片26由金属制成。刷头本体4上设置有收集筒19,收集筒19的一端设置有透气滤网20,收集筒19通过连接管18与第一气腔14相连,连接管中设置有第二单向进气装置。第二单向进气装置包括设置在连接管18中的第二孔板27,第二孔板27上设置有第二进气孔28,第二孔板27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开关板29,第二开关板29的一端通过第二弹性连接片30与第二孔板27相连。第二弹性连接片30由金属制成。刷头本体4上设置有与第二气腔连通的通气孔16。本技术在去毛刺时,刷头本体会在旋转驱动装置的驱动下高速旋转,此时活塞腔中的两个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件去毛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驱动装置和与旋转驱动装置相连的刷头,所述刷头包括刷头本体,刷头本体上设置有滑槽,滑槽中滑动连接有底板,底板的两端与滑槽的两端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底板上设置有刷毛和振动电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件去毛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驱动装置和与旋转驱动装置相连的刷头,所述刷头包括刷头本体,刷头本体上设置有滑槽,滑槽中滑动连接有底板,底板的两端与滑槽的两端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底板上设置有刷毛和振动电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件去毛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旋转驱动装置包括电机、齿轮箱,齿轮箱上设置有输入轴和输出轴,电机与输入轴相连,刷头本体的中部连接在输出轴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工件去毛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为伺服电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件去毛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刷头本体内设置有活塞腔,活塞腔中设置有两个活塞,活塞上连接有重块,两个活塞与活塞腔的两端之间分别连接有第二弹簧;两个活塞之间形成第一气腔,两个活塞与活塞腔的两端之间分别形成第二气腔;刷头本体上靠近刷毛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建利杨勇马言龙江龙彪沈伟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铃木燃气具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