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酰胺生产用双夹套加热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7981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7: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聚酰胺生产用双夹套加热反应釜,其属于聚酰胺反应釜领域。包括反应釜本体,反应釜本体内部中心轴设有搅拌桨,搅拌桨的一端贯穿反应釜本体顶端,依次连接有减速机和电机,所述反应釜本体的顶端一侧开设有进料口,底端中心开设有放料口,所述反应釜本体的外壁上侧环设有上夹套,下侧环设有下夹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反应釜本体的外壁设有上夹套和下夹套,反应釜本体上的上夹套和下夹套是相互独立的,在上夹套和下夹套内可以通入不同温度的导热油,从而避免飞溅到反应釜本体内壁内的物料受到炙烤而碳化,进而改善产品黑点问题,提高了产品的品质和外观,增加了企业的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聚酰胺生产用双夹套加热反应釜
本技术涉及一种聚酰胺生产用双夹套加热反应釜,其属于聚酰胺反应釜领域。
技术介绍
反应釜是综合反应容器,根据反应条件对反应釜结构功能及配置附件的设计。按照加热/冷却方式,可分为电加热、热水加热、导热油循环加热、远红外加热、外(内)盘管加热等,夹套冷却和釜内盘管冷却等。加热方式的选择主要跟化学反应所需的加热/冷却温度,以及所需热量大小有关。然而反应釜是生产聚酰胺必不可少的设备,但是传统夹套冷却的反应釜,大多设置一个夹套,同一时间通一种调温介质,釜内壁受热温度相同。由于生产特性的限制,聚酰胺生产最大投料液位低于夹套的液位。在聚酰胺搅拌过程中,液面会短时间鼓泡上浮和喷溅,料液残留在液面以上的釜壁上,经过长时间静止受热就会被高温的釜内壁炙烤碳化,混入料液后造成聚酰胺成品带有黑点,影响产品外观和品质。因此市面上需要一种新型的聚酰胺生产用的加热反应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聚酰胺生产用双夹套加热反应釜。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聚酰胺生产用双夹套加热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本体,反应釜本体内部中心轴设有搅拌桨,搅拌桨的一端贯穿反应釜本体顶端依次连接有减速机和电机,所述反应釜本体的顶端一侧开设有进料口,底端中心开设有放料口,所述反应釜本体的外壁上侧环设有上夹套,下侧环设有下夹套,上夹套和下夹套与反应釜本体的外壁均设有中空层,上夹套与下夹套之间设有夹套隔板,上夹套下侧设有进油口甲,下侧设有出油口甲;下夹套下侧设有进油口乙,上侧设有出油口乙。优选地,所述夹层隔板厚度为1-10厘米。优选地,所述夹层隔板材质为不锈钢。优选地,所述进料口数量为若干个。优选地,所述进料口数量为一个。优选地,所述反应釜本体内部设有温度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反应釜本体的外壁设有上夹套和下夹套,反应釜本体上的上夹套和下夹套是相互独立的,在上夹套和下夹套内可以通入不同温度的导热油,从而实现上夹套和下夹套达到不同的温度,当反应釜本体内的物料在搅拌过程中,飞溅到液面以上的釜壁上时,通过控制上夹套温度,从而避免飞溅到反应釜本体内壁内的物料受到炙烤而碳化,进而改善产品黑点问题,提高了产品的品质和外观,增加了企业的效益。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在图中,1、反应釜本体;2、搅拌桨;3、减速机;4、电机;5、进料口;6、放料口;7、上夹套;8、下夹套;9、夹套隔板;10、温度计;11、中空层;12、进油口甲;13、出油口甲;14、进油口乙;15、出油口乙。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所示,一种聚酰胺生产用双夹套加热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本体1,反应釜本体1内部中心轴设有搅拌桨2,搅拌桨2的一端贯穿反应釜本体1顶端依次连接有减速机3和电机4,所述反应釜本体1的顶端一侧开设有进料口5,底端中心开设有放料口6,所述反应釜本体1的外壁上侧环设有上夹套7,下侧环设有下夹套8,上夹套7和下夹套8与反应釜本体1的外壁均设有中空层11,上夹套7与下夹套8之间设有夹套隔板9,上夹套7下侧设有进油口甲12,下侧设有出油口甲13;下夹套8下侧设有进油口乙14,上侧设有出油口乙15。所述夹层隔板9厚度为1-10厘米。所述夹层隔板9材质为不锈钢。所述进料口5数量为若干个。所述进料口5数量为一个。所述反应釜本体1内部设有温度计10。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反应釜本体1上的上夹套7和下夹套8是相互独立的,对于上夹套7来说,通过进油口甲12将导热油导入上夹套7,然后从出油口甲13导出,形成循环油;对于下夹套8来说,通过进油口乙14将导热油导入下夹套8,然后从出油口乙15导出,形成循环油,在上夹套7和下夹套8内可以通入不同温度的导热油,从而实现上夹套7和下夹套8达到不同的温度,当反应釜本体1内的物料在搅拌过程中,飞溅到液面以上的釜壁上时,通过控制上夹套7温度,从而避免飞溅到反应釜本体1内壁内的物料受到炙烤而碳化,进而改善产品黑点问题。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酰胺生产用双夹套加热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本体(1),反应釜本体(1)内部中心轴设有搅拌桨(2),搅拌桨(2)的一端贯穿反应釜本体(1)顶端依次连接有减速机(3)和电机(4),所述反应釜本体(1)的顶端一侧开设有进料口(5),底端中心开设有放料口(6),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本体(1)的外壁上侧环设有上夹套(7),下侧环设有下夹套(8),上夹套(7)和下夹套(8)与反应釜本体(1)的外壁均设有中空层(11),上夹套(7)与下夹套(8)之间设有夹套隔板(9),上夹套(7)下侧设有进油口甲(12),下侧设有出油口甲(13);下夹套(8)下侧设有进油口乙(14),上侧设有出油口乙(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酰胺生产用双夹套加热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本体(1),反应釜本体(1)内部中心轴设有搅拌桨(2),搅拌桨(2)的一端贯穿反应釜本体(1)顶端依次连接有减速机(3)和电机(4),所述反应釜本体(1)的顶端一侧开设有进料口(5),底端中心开设有放料口(6),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本体(1)的外壁上侧环设有上夹套(7),下侧环设有下夹套(8),上夹套(7)和下夹套(8)与反应釜本体(1)的外壁均设有中空层(11),上夹套(7)与下夹套(8)之间设有夹套隔板(9),上夹套(7)下侧设有进油口甲(12),下侧设有出油口甲(13);下夹套(8)下侧设有进油口乙(14),上侧设有出油口乙(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海玲刘士锋鲍玉龙董园园包宇光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万华聚氨酯合成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