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卧式振动式折流型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77863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7: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卧式振动式折流型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反应器本体和置于反应器本体内的振动架;反应器本体内具有卧式的窄长型通道,其内部设有交错设置的下折流板和上折流板,下折流板的下端固定在窄长型通道的底面,上端距离窄长型通道顶面具有一定间距;上折流板的下端与窄长型通道的底面间隔有一定距离;振动架包括振动横杆和振动电机,该振动横杆下悬置若干用于容纳生物固体填料网笼。上下折流板结构将窄长型通道区隔成若干隔室,网笼位于隔室内,使水流总以从上至下或从下至上贯穿网笼。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卧式和上下折流板结构,有助于提高运行负荷,振动架有利于活性微生物的附着或剩余污泥的排放,避免因反冲洗导致的停运和对菌群结构的破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卧式振动式折流型污水处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卧式振动式折流型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氮素等营养在水体中积累导致富营养化,致使很多地区的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硝态氮盐污染,硝态氮盐能导致高铁血红蛋白症和诱发多种癌症,在较大剂量时还对人体血管神经和心血管系统存在不良影响。在现行条件下,目前常用的硝态氮盐去除多采用微生物反硝化法,通常采用异养反硝化法或硫自养反硝化法,并逐步在水体硝态氮盐治理领域被越来越多的认可,但无论是异养反硝化法还是硫自养反硝化法,都存在对低温条件的不适应,以及在反应装置内存在大量死区、影响脱氮负荷,而反冲洗会造成微生物菌群结构不稳定、菌群结构被破坏等问题。但是,目前关于异养反硝化法和硫自养反硝化法脱氮装置的研究却不多,也没有解决反应装置内大量死区、影响脱氮负荷、菌群结构不稳定等问题。所以有必要设计一种适用于微生物反硝化过程的高效、低成本脱氮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卧式振动式折流型污水处理装置,该装置具有成本低,处理负荷大且可灵活根据工况条件调整运行状态等优点,能够有效降低反冲洗频率以保证装置内微生物菌落的稳定性。(二)技术方案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一种卧式振动式折流型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反应器本体和设于反应器本体内的振动架;所述反应器本体内具有卧式的窄长型通道,所述反应器本体的一端为入水端,另一端为出水端;在所述窄长型通道内设有交错设置的下折流板和上折流板;所述下折流板的下端固定在所述窄长型通道的底面,其上端距离所述窄长型通道顶面具有一定间距;所述上折流板的下端与所述窄长型通道的底面间隔有一定距离,且所述下折流板的上端低于所述上折流板的上端;所述振动架包括振动横杆和安装固定在振动横杆上的振动电机,该振动横杆下悬置有若干个网笼,所述网笼用于容纳生物固体填料;借助所述下折流板和上折流板的设置,将所述窄长型通道区隔成若干个隔室,所述网笼位于所述隔室内,使得水流总是以溢流方式越过所述下折流板的上端进入到相邻的下一个隔室或者从所述上折流板的下方以渗流方式进入到相邻的下一个隔室,从而使水流从上至下或从下至上贯穿所述网笼中的生物固体填料。其中,振动电机为连续振动或间歇式振动,且振动幅度、频率为可调,可分为排泥模式和挂膜模式;在挂膜模式下,振动幅度较小,频率较低,促进微生物在生物固体填料之间碰撞接触以利于其附着生长;在排泥模式下,振动幅度较大、频率较高,以利于通过振动促进生物固体填料/膜填料上多余的污泥抖动落到反应器本体底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其中,所述网笼为刚性材质制成的网笼,防止水流冲击变形而形成无生物固体填料的空白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其中,所述振动架还包含共振杆,其支撑在所述振动横杆下方;所述共振杆的下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反应器本体的内侧底面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其中,每个网笼对应位于一个所述隔室,或者一个所述隔室内设置有多个所述网笼。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其中,在每个隔室内设置一个所述振动架或者在多个隔室之间共用一个所述振动架,所述振动架的振动横杆下方还挂置有生物膜填料架,用于悬挂固定生物膜填料。生物膜填料具有水流阻力小、轻质柔软、占用空间小、挂膜速度快、挂膜均匀、易于更换和维护的特点,与网笼中的生物固体填料共同使用,有助于提高水质处理效果,减少没有生物降解能力的死角区域。但膜填料存在材料受限(纤维材料),强度不高、易老化破裂掉渣等情况。而网笼内的生物固体填料可以是任何固体填料,网笼的网孔只要比填料颗粒小即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其中,在所述各网笼的外侧安装压差传感器,用于监测网笼外部的压差,间接反映网笼中生物生长的情况,当压差过大时,及时开启振动电机使振动架振动以便排泥。避免因需要反冲洗而不得不暂停污水处理进程,以及反冲洗造成的微生物菌群受到破坏等问题。优选地,所述窄长型通道的长径比为4-20: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在所述各上折流板的下方安装压力传感器,用于监测水流底部压力,以决定是否开启振动电机的排泥模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其中,所述反应器本体的顶部设有若干排气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其中,从所述入水端到所述出水端,所述反应器本体的窄长型通道具有一倾斜向下的倾斜坡度,该倾斜坡度为1-5°;在所述窄长型通道的底部在靠近出水端的一侧设有下凹的污泥收集槽,该污泥收集槽上方覆盖有筛网。本专利技术的方案中,除所述各上折流板、下折流板外不再安装布水板,不再设置其他排泥装置和反冲洗装置,所述各隔室的大小为相同或不同。优选地,在所述反应器本体内,靠近入水端的位置设置下折流板,在靠近出水端的位置设置上折流板。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其中,所述反应器本体的出水端还设有回流阀,该回流阀连接回流泵和回流管,将不符合排放要求的出水返回到入水端。其中,优选的回流比为100-300%。(三)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卧式振动式折流型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反应器本体和内置于反应器本体的振动架,振动架下上方设有振动电机,下方悬置有用于装填生物固体填料的网笼;反应器本体为窄长型通道,其内设有下折流板和上折流板,该结构可以防止水流直接横向穿过反应器本体,而是由每个下折流板的上端溢流到下一个隔室,或者从上折流板下端以“连通器”方式渗到下一个隔室,使水流总以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的方式逐一穿过每个网笼及内部的生物固体填料。本专利技术的装置处理污水时,不再安装布水板,卧式结构结合上下交错的折流板结构,可大幅提升装置的运行负荷。(2)本专利技术的卧式振动式折流型污水处理装置能根据进水水质情况动态调整自身运行状态,且在振动运行状态下,能够实现高负荷处理并稳定出水质量。通过调整振动架的运行模式,从而有利于活性微生物的附着或剩余污泥抖落排放,避免因反冲洗导致的污水处理暂停和对菌群结构的破坏。压差式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的安装,帮助监测反应器本体运行状态和生物质情况,当压差或压力过高时,可以适时启动振动电机,以将膜填料/网笼中多余的污泥排出,以保证反应器本体良好的运行状态,避免反冲洗操作带来的菌群结构破坏等不利影响。(3)相比较于其他类型反应器,本专利技术的污水处理装置对于上游水质的突变带来的抗冲击有着更强的抗冲击能力,各隔室的微生物相对纯度更高,且便于操作。在部分实施例中,振动架的振动横杆下悬挂了装填生物固体填料的网笼和膜填料架,优选为相间设置,两种生物填料联合使用,可大大提升污水处理效率(单位时间合格出水量),保证出水稳定性,避免过高的阻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反应器本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振动架(悬置网笼)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污水处理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2的反应器本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的解释本专利技术,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卧式振动式折流型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反应器本体和置于反应器本体内的振动架;/n所述反应器本体内具有卧式的窄长型通道,所述反应器本体的一端为入水端,另一端为出水端;在所述窄长型通道内设有交错设置的下折流板和上折流板;所述下折流板的下端固定在所述窄长型通道的底面,其上端距离所述窄长型通道顶面具有一定间距;所述上折流板的下端与所述窄长型通道的底面间隔有一定距离,且所述下折流板的上端低于所述上折流板的上端;/n所述振动架包括振动横杆和安装固定在振动横杆上的振动电机,该振动横杆下悬置有若干个网笼,所述网笼用于容纳生物固体填料;/n借助所述下折流板和上折流板的设置,将所述窄长型通道区隔成若干个隔室,所述网笼位于所述隔室内,使得水流总是以溢流方式越过所述下折流板的上端进入到相邻的下一个隔室或者从所述上折流板的下方以渗流方式进入到相邻的下一个隔室,从而使水流从上至下或从下至上贯穿所述网笼中的生物固体填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式振动式折流型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反应器本体和置于反应器本体内的振动架;
所述反应器本体内具有卧式的窄长型通道,所述反应器本体的一端为入水端,另一端为出水端;在所述窄长型通道内设有交错设置的下折流板和上折流板;所述下折流板的下端固定在所述窄长型通道的底面,其上端距离所述窄长型通道顶面具有一定间距;所述上折流板的下端与所述窄长型通道的底面间隔有一定距离,且所述下折流板的上端低于所述上折流板的上端;
所述振动架包括振动横杆和安装固定在振动横杆上的振动电机,该振动横杆下悬置有若干个网笼,所述网笼用于容纳生物固体填料;
借助所述下折流板和上折流板的设置,将所述窄长型通道区隔成若干个隔室,所述网笼位于所述隔室内,使得水流总是以溢流方式越过所述下折流板的上端进入到相邻的下一个隔室或者从所述上折流板的下方以渗流方式进入到相邻的下一个隔室,从而使水流从上至下或从下至上贯穿所述网笼中的生物固体填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振动式折流型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电机为连续振动或间歇式振动,且其工作模式根据振动幅度和频率设为排泥模式和挂膜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振动式折流型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笼为刚性材质制成的网笼。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卧式振动式折流型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架还包含共振杆,其支撑在所述振动横杆下方;所述共振杆的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宝瑞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