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定位避障的升降移动底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76386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7: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定位避障的升降移动底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车轮、支撑装置、传感系统以及处理器,所述传感系统,用于采集图像、位姿以及距离数据,并将数据传输至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构建三维场景模型与导航,实时分析图像中的障碍物,并规划避障路线,控制移动底盘上的车轮、支撑装置、升降臂以及消防炮动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智能化操作模式,大大降低火情反应时间,有效保护变电站设施更少时间暴露于火灾环境,现场操作人员可以远程控制,大大降低在危险环境中暴露的消防人员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定位避障的升降移动底盘
本技术涉及一种移动底盘,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定位避障的升降移动底盘。
技术介绍
作为换流变消防能力提升重要措施之一,电力智慧消防能力提升尤为迫切。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电网规模不断扩大,一系列特高压交直流工程上马,供电负荷载流量不断增加,对电站户外主要设备火灾安全水平提出更高要求。为提升变电站户外消防性能,减少国家重大财产损失,电站户外原有固定式灭火系统由于自身容量、动力、布置方式及保护范围等限制,消防能力有限。随着智能消防市场需求的强劲,目前基于智能移动(升降)移动底盘应用,直接进行上层开发已越来越广泛,智能移动(升降)移动底盘的出现,大大降低智能消防专业研发周期及成本。现有的智能消防移动底盘包括:(1)轮式剪叉升降平台:它的剪叉机械结构,使升降台起升有较高的稳定性,宽大的作业平台和较高的承载能力使高空作业范围更大、并适合多人同时作业。剪式升降平台能够在不同高度工作状态下快速、慢速行走,可以在空中方便的操作平台连续完成上下、前进、后退、转向等工作。该技术主要用于搭载人员进行高空检修作业,可使用按钮控制和线控,进行操作平台完成升降、前进、后退、转向等(连续)动作。(2)机器人移动底盘:在移动机器人中目前主要有履带式及轮式机器人底盘两种结构。履带式机器人底盘主要应用于特种机器人身上,具有牵引力大、不易打滑、越野性能好等优点,可适用于野外、城市环境等,能在各类复杂地面运动,例如沙地、泥地等,但速度相对较低,且运动噪声较大。而轮式机器人底盘则主要应用于服务机器人身上,像餐厅的送餐机器人、商场的导购机器人等等。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效率高、定位导航精度高、自动程度高的定位避障的升降移动底盘。技术方案:本技术的自动定位避障的升降移动底盘,包括底座、消防炮和设于消防炮之间的升降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有车轮、支撑装置、传感系统以及处理器,所述传感系统,用于采集图像、位姿以及距离数据,并将数据传输至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构建三维场景模型与导航,实时分析图像中的障碍物,并规划避障路线,控制移动底盘上的车轮、支撑装置、升降臂以及消防炮动作。所述传感系统包括激光雷达、里程计、双目摄像头以及9轴姿态传感器;所述处理器采用SLAM技术,融合传感器系统采集数据实现导航。所述传感系统包括双目摄像头和超声波传感器,双目摄像头设于移动底盘前方,超声波传感器安装于移动底盘前、后方,二者用于障碍物的分析识别和障碍物与移动底盘间距离的检测。所述支撑装置分别设于底座的前后端,支撑装置一端连接底座,另一端为可翻折或旋转的活动端。所述支撑装置为折叠臂,所述支撑装置折叠臂的内侧设有气动杆,用于帮助折叠臂打开。所述活动端的末端设有平台,使得支撑装置打开后平台紧贴地面。所述移动底盘还包括通信模块,用于接收服务器发布的动作指令,并通过处理器规划行驶路线。所述底座上还设有消防炮以及设于消防炮和底座之间的升降臂。所述消防炮连接可伸缩管路。所述消防炮为泡沫细水雾涡扇炮。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显著优点:本技术举高水炮实现高处向下喷射灭火,灭火位置好;在机器人的底座固定涡扇炮,能够快速移动到灭火点,并通过底盘实现举升,比现有的消防车或固定平台的消防炮灭火效率高;每个广场布置2套,互为备用,大大降低风险,投资低、效益高;智能化操作模式,大大降低火情反应时间,有效保护变电站设施更少时间暴露于火灾环境,现场操作人员可以远程控制,大大降低在危险环境中暴露的消防人员风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支撑装置打开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自动定位避障的升降移动底盘,包括底座1、设于底座1上方的消防5炮和设于消防炮5与底座1之间的升降臂4,底座1上设有四个车轮2和四个支撑装置3。移动底盘安装在换流变广场,各广场设置两个,一用一备。也可以根据用途更换移动底盘上的作业设备,本实施例以应用于消防领域的移动底盘为例。消防炮5为涡扇炮,能够提供距离更远,水量更大的消防水雾。由于自身结构的尺寸、重量等问题,涡扇炮需要更加有力的支撑,一般设于固定平台或消防车中,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技术在底座1前后设有支撑装置3。支撑装置3每组两个,设有两组,每组分别设于底座1的前后端,支撑装置3一端连接底座1,另一端为可翻折或旋转的活动端。支撑装置3收起在底座的侧边或垂直于底座1,保证不影响移动底盘的正常行驶。支撑装置3为可以为折叠臂,折叠臂的内侧设有气动杆或液压杆,用于帮助折叠臂打开。支撑装置3活动端的末端设有平台,使得支撑装置3打开后平台紧贴地面。平台上还可以设有耐磨层或其他固定结构,增加支撑装置3的抓地固定能力。移动底盘包括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升降臂4的升降、车轮2运动以及支撑装置3的开合。驱动装置可以为电驱动、柴油驱动或液压驱动。消防炮5连接可伸缩管路6,能够配合升降臂4的升降,且不占用太大的空间。机器人还设有电源,设于底座下方,用于对驱动装置、消防炮进行供电。移动底盘还包括传感系统以及处理器,所述传感系统,用于采集图像、位姿以及距离数据,并将数据传输至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构建三维场景模型与导航,实时分析图像中的障碍物,并规划避障路线,控制移动底盘上的车轮、支撑装置、升降臂以及消防炮动作(即一键作业)。用于导航定位功能的传感系统包括激光雷达、里程计、双目摄像头以及9轴姿态传感器,具体数量及参数如下表所示。在移动底盘运动过程中,通过图像深度(RGB-D)信息和点云匹配及融合,实现三维场景建模。处理器采用SLAM技术融合传感器系统采集数据,通过水平方向的激光雷达、双目相机、里程计及姿态传感器的综合信息,充分利用视觉半稠密点云到先前激光雷达地图中进行全局校准,从而校正累积漂移,提供视觉点云和激光雷达点云之间的交叉模态约束,实现移动底盘在三维场景中的自主定位及导航功能。表1传感系统参数(导航)传感系统还包括超声波传感器,用于与双目摄像头及处理器共同完成移动底盘的避障功能。双目摄像头设于移动底盘前方,超声波传感器安装于移动底盘前、后方,二者用于障碍物的分析识别和障碍物与移动底盘间距离的检测,通过其检测的数据,实时传输给处理器,处理器进行导航路线规划,控制移动底盘运行,从而达到避障的功能。表2传感系统参数(避障)设备名称设备数量参数类型参数值双目摄像头1系统误差50mm超声波传感器2系统误差50mm所述移动底盘还包括通信模块,用于接收服务器发布的动作指令,并通过处理器规划形式路线。移动底盘在统一广场设有多个时,可以设置一个总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定位避障的升降移动底盘,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有车轮(2)、支撑装置(3)、传感系统以及处理器;所述传感系统,用于采集图像、位姿以及距离数据,并将数据传输至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构建三维场景模型与导航,实时分析图像中的障碍物,并规划避障路线,控制移动底盘上的车轮(2)、支撑装置(3)动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定位避障的升降移动底盘,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有车轮(2)、支撑装置(3)、传感系统以及处理器;所述传感系统,用于采集图像、位姿以及距离数据,并将数据传输至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构建三维场景模型与导航,实时分析图像中的障碍物,并规划避障路线,控制移动底盘上的车轮(2)、支撑装置(3)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定位避障的升降移动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系统包括激光雷达、里程计、双目摄像头以及9轴姿态传感器;所述处理器采用SLAM技术,融合传感器系统采集数据实现导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定位避障的升降移动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系统包括双目摄像头和超声波传感器,双目摄像头设于移动底盘前方,超声波传感器安装于移动底盘前、后方,二者用于障碍物的分析识别和障碍物与移动底盘间距离的检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定位避障的升降移动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3)分别设于底座的前后端,支撑装置一端连接底座(1),另一端为可翻折或旋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葆青张东辉孙字辉夏春华朱夏宁孟令起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国电富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