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H响应型活性因子载运体系的制备方法及其在肠靶向中的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977183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7: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pH响应型的活性因子载运体系制备方法及应用,该方法利用微流控芯片内流体精确控制的特性,使活性因子的良溶剂和反溶剂在流体汇合区域交汇,活性因子颗粒以纳米尺度分散在水中,冻干后形成紫胶‑活性因子纳米颗粒。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紫胶‑活性因子纳米颗粒平均粒径小于200nm,可在结肠液中溶解缓释,以达到结肠靶向释放活性因子的功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稳定性好、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且制备原料均为食品级材料,安全无毒副作用,制备过程中不涉及高压高热,可有效保护活性因子的生物活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H响应型活性因子载运体系的制备方法及其在肠靶向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流控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微流控芯片的pH响应型活性因子载运体系的制备方法及其在靶向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岩藻黄质(Fucoxanthin)也被称为褐藻黄素、岩藻黄素,是类胡萝卜素中叶黄素类的一种天然色素,颜色呈淡黄至褐色,广泛存在于各种藻类、海洋浮游植物中,是褐藻、硅藻及金藻种主要所含有的色素。岩藻黄质具有强抗氧化能力,并具有多种生物功效,如抗肿瘤、抗肥胖、调节血糖等功效。然而岩藻黄质在实际应用中有许多问题等待解决:1)稳定性差,在加工、运输和储藏过程中易受光、热、氧气等环境因素影响;2)通过口腔进入人体后对消化液的低pH值和酶的作用敏感,难以保证其能到达相应的靶向位点发挥作用,生物利用率低。目前,通常构建岩藻黄质载运体系来提升其稳定性。目前常用的载运体系构建方法包括高压均质法、超声破碎法、喷雾干燥法等,然而这些方法存在一定局限。例如,由于传统方法在载运体系制备过程的控制力不足,用传统方法制备的聚合物颗粒通常表现为各批次之间的物理化学性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pH响应型的活性因子载运体系,其特征在于,以紫胶作为壁材基质形成包裹活性因子的纳米颗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H响应型的活性因子载运体系,其特征在于,以紫胶作为壁材基质形成包裹活性因子的纳米颗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pH响应型的活性因子载运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因子包括岩藻黄质。


3.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载运体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紫胶-活性因子溶液:将紫胶与活性因子溶于极性或非极性溶剂中,搅拌混匀,得到活性因子终浓度0.5~5mg/mL、紫胶终浓度5~50mg/mL的紫胶-活性因子溶液;
S2、制备样品:利用微流控装置将紫胶-活性因子溶液以0.5~5mL/h流速、反溶剂相以10~100mL/h的流速汇集,反应结束后,得到并收集活性因子纳米颗粒。
S3、冻干:将步骤S2所述活性因子纳米颗粒置于-20~-80℃条件下预冷2~8h,在-40~-60℃、真空度40~60Pa、避光条件下真空冷冻干燥48~72h,得到紫胶-活性因子纳米颗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载运体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文涛梁铎谭明乾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