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骨骼辅助移动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7149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7: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外骨骼辅助移动设备,将辅助移位、外骨骼升降两种主要功能相结合。主要由轮组、基座、轮腿和下肢外骨骼组成。轮组的前两轮和后两轮,分别两两地与基座相活动连接;前两轮和后两轮可驱动地靠近和远离,从而将基座进行顶升或降下;下肢外骨骼和基座相连接,下肢外骨骼随基座升降。轮组的四轮为轮毂电机驱动的麦克纳姆轮或普通橡胶轮。轮腿与基座之间单自由度铰接或者全向球铰接。采用减重机构,实现对使用者的身体减重。本发明专利技术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采用轮腿结构实现对外骨骼的提升和降低,系统复杂程度降低;采购麦克纳姆轮轮组,实现全向移动;具有减重机构,实现身体减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骨骼辅助移动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移位机及外骨骼
,具体为一种外骨骼辅助移动设备。
技术介绍
由于事故/伤病等原因造成下肢受损的病人,为了防止长时间的卧床导致肌肉萎缩,常常需要不断地进行站立和行走的训练,同时以达到康复的目的。另外,老年人的腿部肌肉无力,也常常导致其行动不便甚至丧失活动能力,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外骨骼机器人逐渐在此类康复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使用外骨骼的过程中,一般还是需要人为的进行辅助,防止患者跌倒,辅助患者进行转弯。现有技术中,多借助外骨骼与辅助吊架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以外骨骼实现对人下肢康复的控制;另一方面,使用辅助吊架辅助进行外骨骼的行走,防止使用者摔倒。CN201220069760.4下肢步态训练减重支撑装置与CN202011258446.6一种万向调节无源跟随吊架,采用类似结构的吊架方式,与外骨骼实现结合,实现跟随外骨骼步伐移动,已经实现对外骨骼升降的目的。Hocoma的Lokomat康复机器人,Motorika的ReoAmbulator下肢康复机器人,均使用外骨骼机器人+跑步台+减重设备的方式,来实现对下肢的康复训练。但限制了患者的行动空间,患者能够自由行动到希望的位置,对患者的康复进程以及心理,都会有较大的影响。从上文可见,现有技术中的外骨骼移位机,一般是将行走功能、移位功能、升降功能分成系统的多个组成部分来进行的。需要一个新的解决方案,实现辅助患者随外骨骼自由直行、转向,具有升降功能等为一体,且系统结构简单的辅助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解决外骨骼移位问题的新的解决思路,将辅助移位、外骨骼升降两种主要功能相结合,即:一种外骨骼辅助移动设备。本专利技术主要由轮组(1)、基座(2)、轮腿(3)和下肢外骨骼(503)组成。轮组(1)为四轮,前两轮和后两轮,分别两两地与基座(2)相活动连接;前两轮和后两轮可驱动地靠近和远离,从而顶升或降下基座(2);下肢外骨骼(503)和基座(2)相连接,下肢外骨骼(503)随基座(2)升降。轮组(1)的四轮为轮毂电机驱动的麦克纳姆轮或普通橡胶轮。轮腿(3)与基座(2)之间单自由度铰接或者全向球铰接。且可选地使用可控锁紧的全向球铰接。采用减重机构(6),实现对使用者(5)的身体减重。本专利技术的前两轮和后两轮可驱动地靠近时,由于轮组(1)与基座(2)之间的轮腿(3)为刚性的,会使得前两轮(两点)、后两轮(两点)、基座(2)(一面)、各轮腿(3)(四线)组成的梯形结构变高,从而将下肢外骨骼(503)连同其上的使用者(5)拉高,反之则降低。本专利技术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采用轮腿结构实现对外骨骼的提升和降低,系统复杂程度降低;2、采购麦克纳姆轮轮组,实现全向移动;3、具有减重机构,实现身体减重。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本专利技术主视图。图2本专利技术右视图1。图3本专利技术右视图2。图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之一俯视图。图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之二俯视图。图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之三俯视图1。图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之三俯视图2。图8本专利技术可控球铰。图9本专利技术可控球铰局部剖视图。图10本专利技术运动分解图1,箭头含义见图。图11本专利技术运动分解图2,箭头含义见图。图12本专利技术使用状态之坐姿图。图13本专利技术使用状态之站立转移图。图14本专利技术减震机构示意图。图中:轮组(1),后右麦轮(101),后左麦轮(102),后右驱动(103),后左驱动(104),后右连杆(105),后左连杆(106),后右转轴(107),后左转轴(108),前右麦轮(109),前左麦轮(110),前右驱动(111),前左驱动(112),后右轮毂(122),后左轮毂(123),后右转向驱动(126),后左转向驱动(127);基座(2),控制柜(201),左上万向球铰(203),右上万向球铰(204),前伸对中架(205),对中转轴(206),对中摇臂(207),右摇臂(208),左摇臂(209),左摇臂铰(210),右摇臂铰(211),后同步架(141),锁定齿轮(220),内锥螺纹(221),齿轮齿(222),锁定球囊件(223),连接槽(224),外锥螺纹(225),锁定面(226),形变槽(228),球体(229),下连接端(230),锁定驱动(232),驱动齿轮(233);轮腿(3),前同步架(4),前右平行机构(301),前左平行机构(302),右下万向球铰(303),左下万向球铰(304),前右下连杆(305),前左下连杆(306),车体右连接端(307),车体左连接端(308),后右平行机构(142),后左平行机构(143),弹性结构(309),固定滑轨块(310),减震弹性件(311),外骨骼连接件(312);使用者(5),外骨骼连接端(501),腰部固定架(502),下肢外骨骼(503),腋下减重托(504),减重滑块(505);减重机构(6),力矩电机(601),缆索(602),定滑轮(603),滑块基座(604)为了简化表述方便,本说明书中将同类零部件写入同一个名称中,如:麦克纳姆轮(101,102,109,110):指前右麦轮(109)、前左麦轮(110)、后右麦轮(101)和后左麦轮(102);前麦轮(109,110):指前右麦轮(109)和前左麦轮(110);后麦轮(101,102):指后右麦轮(101)和后左麦轮(102)。在同一的名称中,为了表述方便,未出现前、后、左、右等方位词,应以各附图标号及对应的附图说明中的名称为准。具体实施方式如下,将结合图1-14所示,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阐释。本专利技术的典型实施例之一,本专利技术为主要由轮组(1)、基座(2)、轮腿(3)和下肢外骨骼(503)组成。轮组(1)为四轮,前两轮和后两轮,分别两两地与基座(2)相活动连接;前两轮和后两轮可驱动地靠近和远离,从而顶升或降下基座(2);下肢外骨骼(503)和基座(2)相连接,下肢外骨骼(503)随基座(2)升降。本专利技术的前两轮和后两轮均为主动轮。四轮可驱动地靠近时,由于轮组(1)与基座(2)之间的轮腿(3)为刚性的,会使得前两轮(两点)、后两轮(两点)、基座(2)(一面)、各轮腿(3)(四线)组成的梯形结构变高,从而将下肢外骨骼(503)连同其上的使用者(5)拉高,反之则降低。升起状态图,如图13,降低状态图,如图12。目前外骨骼在使用过程中,普遍存在转向难的问题。一般均需要借助外部力量或设备辅助进行转向。下肢外骨骼(503)连同其上的使用者(5)被拉高后,可以实现跟随移动设备而转向。降低后,方便使用者(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骨骼辅助移动设备,主要由轮组(1)、基座(2)、轮腿(3)和下肢外骨骼(503)组成,其特征在于轮组(1)为四轮,前两轮和后两轮分别两两地与基座(2)相活动连接;前两轮和后两轮可驱动地靠近和远离,从而顶升或降下基座(2);下肢外骨骼(503)和基座(2)相连接,下肢外骨骼(503)随基座(2)升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骨骼辅助移动设备,主要由轮组(1)、基座(2)、轮腿(3)和下肢外骨骼(503)组成,其特征在于轮组(1)为四轮,前两轮和后两轮分别两两地与基座(2)相活动连接;前两轮和后两轮可驱动地靠近和远离,从而顶升或降下基座(2);下肢外骨骼(503)和基座(2)相连接,下肢外骨骼(503)随基座(2)升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骨骼辅助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轮组(1)是由麦克纳姆轮(101,102,109,110),驱动(103,104,111,112)组成;后麦轮(101,102)分别与后连杆(105,106)相固定,后连杆(105,106)通过后转轴(107,108)与基座(2)形成转动副;还包括平行机构(301,302),平行机构(301,302)上铰接至基座(2),下铰接至前麦轮(109,110);所述的铰接为万向球铰(203,204,303,304)。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骨骼辅助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轮组(1)是由麦克纳姆轮(101,102,109,110),驱动(103,104,111,112)组成;还包括平行机构(301,302,142,143),平行机构(301,302,142,143)上铰接至基座(2),下铰接至前后麦轮(101,102,109,110);所述的铰接为万向球铰(203,204,303,304)。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外骨骼辅助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任一组平行机构的1个-4个万向球铰为可控锁定的;所述的万向球铰主要由锁定齿轮(220),锁定球囊件(223),球体(229),锁定驱动(232),驱动齿轮(233)组成;锁定齿轮(220)的内锥螺纹(221)与锁定球囊件(223)的外锥螺纹(225)螺纹连接;外锥螺纹(225)处开有纵向的形变槽(228),锁定球囊件(223)的外锥螺纹(225)部位在受到外力挤压时,向内变形,从而使得与其内壁锁定面(226)相贴合的球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天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程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