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苍剑专利>正文

家用螺旋管内热式凹底开水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606 阅读:2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装置是关于家用螺旋管内热式凹底开水壶的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该开水壶壶底成圆台型凹面,可构成一个有效聚热空间。在壶体内中心对称位置上垂直装有4~6根铝质导热螺旋管,其下端连接凹面壶底,接通聚热空间顶部,其上端连接壶体上壁,以排放尾气。这样既增大了壶底的直接受热面积,同时又减少了热能的无效耗散,可较大地提高该开水壶的热交换效率,达到烧水省时节能的目的。(*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家用开水壶,特别是家用螺旋管内热式凹底开水壶的技术。该开水壶为铝制品,壶底外型成圆台型凹面,在凹面的圆平面中心对称位置上用4~6根铝质螺旋管经过壶体内部,垂直连接壶体上部平面部分,构成壶体内部的导热螺旋管热气流通道。家用开水壶,一般使用已公知的平底外热式铝质开水壶,这种平底壶壶底直接受热面相对小,而且因为是平底,点火工作时有大量热气流从壶体外侧壁无效耗散,故热交换效率较低。此外,还有一种已知的电热水壶,在壶体内装有一个环形的金属电热芯,烧水时电热芯通电升温,对水加热,构成内热式。这种电热水壶使用方便,但使用电能源,成本高,而且电热芯工作时安全系数低、工作寿命短。本技术提供一种使用普通燃料的新型家用节能开水壶。在不增大壶体的条件下,该壶底设计成圆台型凹面,增大了壶底直接受热面积;同时在设计上采用了螺旋管内热式结构。以上两项技术措施使该技术具有较高的热交换效率,可以达到烧水省时节能的目的。本技术的技术优点是(1)圆台型凹面壶底在点火后可以形成一个有效的聚热空间,使火焰产生的高温热气流在此充分集中,并直接从聚热空间顶部进入导热螺旋管入孔,对壶内导热螺旋管加热充分传热于壶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家用开水壶,家用螺旋管内热式凹底开水壶是使用普通燃料对其壶底加热烧水的开水壶,其特征是:壶底外型成规则凹面,通过壶体内部,在凹面壶底与壶体上壁之间,分别垂直连接有若干根金属导热管,构成内热式凹面底开水壶。

【技术特征摘要】
1.家用开水壶,家用螺旋管内热式凹底开水壶是使用普通燃料对其壶底加热烧水的开水壶,其特征是壶底外型成规则凹面,通过壶体内部,在凹面壶底与壶体上壁之间,分别垂直连接有若干根金属导热管,构成内热式凹面底开水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苍剑
申请(专利权)人:刘苍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