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前排座椅调角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4322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前排座椅调角器,它是汽车座椅中的一个部件。目前的同类型产品,装饰护罩无法与下连接板直接固定,圆轴与把手不易焊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左、右调角装置的下涡簧支架上均连有护罩插头,装饰护罩通过该护罩插头直接与所述的下连接板连接;联动杆的一端设置有凹槽,另一端设置有方芯;驱动轴为阶梯结构,它由依次排列的圆轴、小方轴、大方轴组成,圆轴位于凹槽内并与其焊接,小方轴与核心件的中心方孔紧配合,大方轴与把手配合、并用螺钉将把手固定在驱动轴的一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下涡簧支架上连有护罩插头,省略了其它零件,一件两用,且驱动轴由圆轴、小方轴、大方轴组成,安装、使用更可靠,更牢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前排座椅调角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调角器,特别是一种汽车前排座椅调角器,它是汽车座椅中的一个部件。
技术介绍
目前,同类型的汽车前排座椅调角器包括驱动轴、联动杆和结构相互对称的右调角装置和左调角装置,联动杆分别连接右调角装置和左调角装置,右调角装置包括上连接板、下连接板、上涡簧支架、核心件、下涡簧支架和涡簧,上连接板与上涡簧支架固定,核心件分别与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焊接,上、下连接板之间通过核心件能转动,涡簧分别挂在上涡簧支架和下涡簧支架上。这种结构的汽车前排座椅调角器在使用中存在以下缺点:1、没有设置护罩插头,装饰护罩无法与下连接板直接固定,必须另外增加零件焊在下连接板上,工艺复杂,成本高;2、驱动轴与把手固定的一端为圆轴,而该圆轴与把手固定时需要焊接,这会导致以下问题:1)圆轴与把手固定时已为总成状态,此时的圆轴与把手均已涂油漆,不易焊接;2)总成时焊接会产生焊渣,掉到总成内部,影响调角器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更合理、使用更可靠的汽车前排座椅调角器。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前排座椅调角器,包括驱动轴、联动杆和结构相互对称的右调角装置和左调角装置,联动杆分别连接右调角装置和左调角装置,左、右调角装置上均安装有上连接板、下连接板、上涡簧支架、核心件、下涡簧支架和涡簧,上连接板与上涡簧支架固定,下连接板与下涡簧支架固定连接,核心件分别与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焊接,上、下连接板之间通过核心件能转动,涡簧分别挂在上涡簧支架和下涡簧支架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左、右调角装置的下涡簧支架上均连有护罩插头,装饰护罩通过该护罩插头直接与所述的下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联动杆的一端设置有凹槽,联动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方芯;所述的驱动轴为阶梯轴结构,它由依次排列的圆轴、小方轴、大方轴组成,其中的大方轴上开有螺纹孔,所述圆轴位于凹槽内并与其焊接,小方轴与右调角装置的核心件的中心方孔紧配合,大方轴与把手配合、并用螺钉将把手固定在驱动轴的一端;方芯直接与左调角装置上的核心件配合。优选的,所述上连接板与上涡簧支架焊接固定,下连接板与下涡簧支架焊接固定。优选的,在所述上涡簧支架上开有对称的外涡簧槽,在下涡簧支架上开有对称的内涡簧槽,外涡簧槽和内涡簧槽均开在上、下涡簧支架的前后两侧面;所述涡簧的一端挂在外涡簧槽内,另一端挂在内涡簧槽内。优选的,所述护罩插头连接在下涡簧支架的右侧,下连接板上开有护罩固定孔,装饰护罩挂在护罩插头上、再利用螺钉将装饰护罩与下连接板固定。优选的,所述上涡簧支架的两侧面对称地设置有限位面。优选的,在所述下连接板上设置有下连接板凸出结构一和下连接板凸出结构二,该下连接板凸出结构一和下连接板凸出结构二与所述上涡簧支架的限位面匹配,所述限位面在下连接板凸出结构一和下连接板凸出结构二之间移动。优选的,所述小方轴、方芯两者的截面尺寸一致。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结构设计更合理、更简单,使用寿命和使用安全性更高,其具体表现在:1、在下涡簧支架上连有护罩插头,装饰护罩通过该护罩插头可直接与下连接板连接,省略了其它零件,具有一件两用的作用;2、驱动轴由圆轴、小方轴、大方轴组成;圆轴与联动杆的配合使焊接更容易,也更牢固;同时,小方轴和大方轴的设置又使得核心件及把手的安装更方便牢固;3、把手与大方轴配合、并用螺钉将把手固定在驱动轴的一端,不会产生焊渣,安装和使用更安全、可靠。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右调角装置的结构展开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驱动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驱动轴1;圆轴11;小方轴12;大方轴13;螺纹孔14;右调角装置2;上连接板21;下连接板22;护罩固定孔221;下连接板凸出结构一222;下连接板凸出结构二223;上涡簧支架23;外涡簧槽231;限位面232;核心件24;下涡簧支架25;护罩插头251;内涡簧槽252;涡簧26;涡簧内挂钩261;涡簧外挂钩262;联动杆3;凹槽31;方芯32;左调角装置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解释而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实施例。参见图1至图3。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汽车前排座椅调角器,包括驱动轴1、联动杆3和结构相互对称的右调角装置2和左调角装置4,联动杆3分别连接右调角装置2和左调角装置4,由于右调角装置2和左调角装置4,的结构相互对称,故以下本实施例将通过右调角装置2作详细描述。本实施例中,右调角装置2上安装有上连接板21、下连接板22、上涡簧支架23、核心件24、下涡簧支架25和涡簧26。上连接板21与上涡簧支架23焊接固定,下连接板22与下涡簧支架25焊接固定,核心件24分别与上连接板21和下连接板22焊接,上、下连接板22之间通过核心件24能转动,核心件24采用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中,涡簧26分别挂在上涡簧支架23和下涡簧支架25上;具体地讲,在上涡簧支架23上开有对称的外涡簧槽231,在下涡簧支架25上开有对称的内涡簧槽252,外涡簧槽231和内涡簧槽252均开在上、下涡簧支架25的前后两侧面;涡簧26的一端具有涡簧外挂钩262,涡簧26的另一端具有涡簧内挂钩261,涡簧外挂钩262挂在外涡簧槽231内,涡簧内挂钩261挂在内涡簧槽252内。本实施例中,上涡簧支架23的两侧面对称地设置有限位面232。在下连接板22上设置有下连接板凸出结构一222和下连接板凸出结构二223,该下连接板凸出结构一222和下连接板凸出结构二223与上涡簧支架23的限位面232匹配,限位面232在下连接板凸出结构一222和下连接板凸出结构二223之间移动。本实施例中,下涡簧支架25上一体成型连有护罩插头251,护罩插头251连接在下涡簧支架25的右侧,下连接板22上开有护罩固定孔221,装饰护罩挂在护罩插头251上、再利用螺钉将装饰护罩与下连接板22固定。通过在下涡簧支架25上设有护罩插头251使得本下涡簧支架25具有一件两用的功能。本实施例中,联动杆3的一端设置有凹槽31,联动杆3的另一端设置有方芯32。驱动轴1为阶梯轴结构,它由依次排列的圆轴11、小方轴12和大方轴13组成。圆轴11位于凹槽31内并与其焊接,圆轴11与凹槽31配合使焊接更容易,也更牢固。小方轴12与右调角装置2的核心件24的中心方孔紧配合,大方轴13上开有螺纹孔14,大方轴13与把手(示意图未示出)配合、并用螺钉将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前排座椅调角器,包括驱动轴、联动杆和结构相互对称的右调角装置和左调角装置,联动杆分别连接右调角装置和左调角装置,左、右调角装置上均安装有上连接板、下连接板、上涡簧支架、核心件、下涡簧支架和涡簧,上连接板与上涡簧支架固定,下连接板与下涡簧支架固定连接,核心件分别与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焊接,上、下连接板之间通过核心件能转动,涡簧分别挂在上涡簧支架和下涡簧支架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左、右调角装置的下涡簧支架上均连有护罩插头,装饰护罩通过该护罩插头直接与所述的下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联动杆的一端设置有凹槽,联动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方芯;所述的驱动轴为阶梯轴结构,它由依次排列的圆轴、小方轴、大方轴组成,其中的大方轴上开有螺纹孔,所述圆轴位于凹槽内并与其焊接,小方轴与右调角装置的核心件的中心方孔紧配合,大方轴与把手配合、并用螺钉将把手固定在驱动轴的一端;方芯直接与左调角装置上的核心件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前排座椅调角器,包括驱动轴、联动杆和结构相互对称的右调角装置和左调角装置,联动杆分别连接右调角装置和左调角装置,左、右调角装置上均安装有上连接板、下连接板、上涡簧支架、核心件、下涡簧支架和涡簧,上连接板与上涡簧支架固定,下连接板与下涡簧支架固定连接,核心件分别与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焊接,上、下连接板之间通过核心件能转动,涡簧分别挂在上涡簧支架和下涡簧支架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左、右调角装置的下涡簧支架上均连有护罩插头,装饰护罩通过该护罩插头直接与所述的下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联动杆的一端设置有凹槽,联动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方芯;所述的驱动轴为阶梯轴结构,它由依次排列的圆轴、小方轴、大方轴组成,其中的大方轴上开有螺纹孔,所述圆轴位于凹槽内并与其焊接,小方轴与右调角装置的核心件的中心方孔紧配合,大方轴与把手配合、并用螺钉将把手固定在驱动轴的一端;方芯直接与左调角装置上的核心件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排座椅调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板与上涡簧支架焊接固定,下连接板与下涡簧支架焊接固定。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龙生李党生朱伟荣舒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龙生汽车部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