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益生菌灌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73439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0: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医用益生菌灌肠装置,包含灌肠袋,输液管,瓶盖;所述的灌肠袋包括袋体,上开口,引流口;所述的上开口带有外螺纹;轻按按压部就可使益生菌干粉和溶剂混合,操作方便,易于保存。瓶盖可以与所有壳体螺纹相匹配的灌肠袋搭配使用。瓶盖主体一体注塑完成,结构简单,成本低,密封性好,同时在密封腔封口处注入益生菌干粉,然后贴上密封隔膜,操作方便,利于大规模机械化生产。通过带有益生菌的灌肠袋可以避免胃肠道的酸性环境对益生菌的破坏,更好的利用益生菌的活性提高人体健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益生菌灌肠装置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用益生菌灌肠袋装置。
技术介绍
益生菌是指当施以足够数量时能够对宿主产生有益影响的一类活的微生物总称。益生菌的有益作用包于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免疫发育、营养代谢、情绪管理、皮肤健康、口腔健康、肝脏健康和生殖健康等方面。2011年世界胃肠病学会组织将益生菌的健康功效划分成了四个证据等级。第一类是强有力证据支持,如治疗急慢性腹泻、抗生素引起的腹泻、便秘等;第二类是大量有效证据支持,如旅行性相关腹泻、儿童因牛奶引起的食物过敏;第三类是已显示出有治疗前景的,如预防儿童呼吸道感染、治疗抗生素导致的艰难梭菌感染复发等;第四类是未来有应用潜力的,如预防结直肠癌、辅助治疗糖尿病及炎症性肠病和肠易激综合征等疾病。某些特殊人群需要补充益生菌,但不适合口服益生菌。在正常情况下,由于肠粘膜屏障、胃酸、小肠蠕动和回盲瓣的作用,小肠菌群保持稳定,数量通常在103CFU/mL左右。先天性消化道畸形、高龄、麻醉性止痛药、肝硬化、免疫力低下、慢性胰腺炎、胆囊疾病和胃肠道手术均能影响上述保护机制,小肠细菌增多或原先定植在结肠的细菌在小肠中出现,发生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mallIntestinalBacteriaOvergrowth,SIBO)。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人群口服益生菌会加重SIBO现象。因此,SIBO患者肠道菌群紊乱更需要通过结肠直接补充益生菌这种方式来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其次,人体的不同组织和器官中所含有的微生物群是不同的。不同种属的益生菌发挥益生功能需要定植在特定的组织和器官中。益生菌在人体内具有区域性。有一些仅在结肠中才会对人体产生有益作用的菌群在小肠中不利于其益生功能的发挥。这类益生菌不适合口服,口服此类益生菌存在一定的风险。另外,胃的酸性环境(pH=2)会使进入胃肠道的部分益生菌失活,不利于益生功能的发挥。小肠部位的胆盐浓度较高,并且对益生菌的定植及其益生功能的发挥也具有一定的拮抗作用。益生菌进入结肠后(pH6~8)才可以定植并发挥益生功能。因此多采用医用益生菌灌肠袋可以避免益生菌在胃酸胆盐作用下失去活性,最大限度地提升益生菌发挥整肠功能。益生菌液体制剂中活菌的存活时间很短,为了提高益生菌的稳定性,延长货架期,同时保证溶液的安全质量,应该采取将益生菌干粉与溶剂分开贮存的方式,待到使用时再将益生菌干粉与溶剂混合,进而保证菌剂的稳定性和延长产品的保质期。目前通常的做法是益生菌干粉单独包装悬挂于灌肠袋身外。使用时再打开灌肠袋将益生菌干粉与溶液混合,这样的独立包装的设计增加企业生产成本,其次是灌肠溶液袋的强制性二次打开,容易造成溶液污染,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不足,而提供一种医用益生菌灌肠装置。一种医用益生菌灌肠装置,包含灌肠袋,输液管,瓶盖;所述的灌肠袋包括袋体,上开口,引流口;所述的上开口带有外螺纹;所述的瓶盖,包含有通过瓶盖壳体、以及容器壁、按压部和密封隔膜形成的密封腔,所述的瓶盖壳体为带有内螺纹的中空环状,所述的密封腔用于盛放菌粉;且在密封腔内还安装有用于刺破密封隔膜的尖刺物;所述按压部具有弹性。进一步的,所述的灌肠袋上开口为外螺纹与瓶盖壳体内螺纹相匹配;进一步的,所述的袋体可以安装挂钩,方便患者使用,依靠液体重力输入人体;进一步的,所述的灌肠袋下开口有内螺纹可以与输液管端口外螺纹相匹配,连接紧密不易开裂进一步的,所述的输液管上安装有输液开关,随时控制输液流量。本技术医用益生菌灌肠装置,具有以下优点:1.轻按按压部就可使益生菌干粉和溶剂混合,操作方便,易于保存。2.瓶盖可以与所有壳体螺纹相匹配的灌肠袋搭配使用。3.瓶盖主体一体注塑完成,结构简单,成本低,密封性好,同时在密封腔封口处注入益生菌干粉,然后贴上密封隔膜,操作方便,利于大规模机械化生产。4.通过带有益生菌的灌肠袋可以避免胃肠道的酸性环境对益生菌的破坏,更好的利用益生菌的活性提高人体健康附图说明图1:医用益生菌灌肠装置示意图图2:医用益生菌灌肠装置局部示意图图3:医用益生菌灌肠装置益生菌盖示意图图4:医用益生菌灌肠装置益生菌盖剖视图图5:医用益生菌灌肠装置操作示意图附图:1-灌肠袋,1.1-袋体,1.2-上开口,1.3-引流口,1.4-安装挂钩,2-瓶盖,2.1-瓶盖壳体,2.2-容器按压部,2.3-密封隔膜,2.4-密封腔,2.5-尖刺物,2.6容器壁;3-输液管,3.1-输液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5所示,一种医用益生菌灌肠装置,包含灌肠袋1,瓶盖2,输液管3;所述的灌肠袋包括袋体1.1,上开口1.2,引流口1.3;所述的上开口1.2带有外螺纹;所述的瓶盖2包含有通过由瓶盖壳体2.1,容器按压部2.2,密封隔膜2.3,容器壁2.6形成的密封腔2.4,所述的瓶盖壳体2.1为带有内螺纹的中空环状,所述的密封腔2.4用于盛放菌粉;且在密封腔内还安装有用于刺破密封隔膜的尖刺物2.5;所述按压部具有弹性。进一步的,所述的灌肠袋上开口1.2为外螺纹与瓶盖壳体2.1内螺纹相匹配;进一步的,所述的袋体1.1可以安装挂钩1.4,方便患者使用,依靠液体重力输入人体;进一步的,所述的灌肠袋引流口1.3有内螺纹可以与输液管3端口外螺纹相匹配,连接紧密不易开裂进一步的,所述的输液管上安装有输液开关3.1,随时控制输液流量。进一步的,所述的灌肠袋袋体上有刻度,可以标定输液进度。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1.将益生菌干粉直接通过密封腔下端开口注入密封腔2.4中,密封隔膜2.3将密封腔2.4密封,保存。2.将瓶盖2旋盖在准备使用的袋体1.1上开口1.2螺纹上3.将输液管接入引流口1.34.按压瓶盖按压部2.2,按压部2.2带动尖刺物2.5下行运动,刺破密封隔膜2.3,益生菌干粉落入灌肠袋溶液中与溶液混合,同时瓶盖及灌肠袋还处于密封状态。5.控制输液开关3.1,控制使用进度。以上公开的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技术仅为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
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技术。本技术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用益生菌灌肠装置,包含灌肠袋(1),瓶盖(2),输液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灌肠袋包括袋体(1.1),上开口(1.2),引流口(1.3);所述的瓶盖(2)包含由瓶盖壳体(2.1),容器按压部(2.2),密封隔膜(2.3),容器壁(2.6)形成的密封腔(2.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益生菌灌肠装置,包含灌肠袋(1),瓶盖(2),输液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灌肠袋包括袋体(1.1),上开口(1.2),引流口(1.3);所述的瓶盖(2)包含由瓶盖壳体(2.1),容器按压部(2.2),密封隔膜(2.3),容器壁(2.6)形成的密封腔(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开口(1.2)带有外螺纹,所述的瓶盖壳体(2.1)为带有内螺纹的中空环状,所述的灌肠袋上开口(1.2)为外螺纹与瓶盖壳体(2.1)内螺纹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腔(2.4)用于盛放菌粉;且在密封腔内还安装有用于刺破密封隔膜的尖刺物(2.5);所述按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治崔洪昌张景燕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蔚蓝生物股份有限公司青岛蔚蓝生物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