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自行车变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1439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自行车变速器,包括主体、安装脚、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主体的外侧均匀固定连接有安装脚,所述主体的一端设置有密封结构,所述主体内部顶端的一侧设置有润滑结构,所述润滑结构包括有活塞、透气孔、滑杆、复位弹簧、固定杆和壳体,所述壳体固定连接在主体内部顶端的一侧,所述壳体的顶端均匀设置有透气孔,所述壳体的底端活动连接有滑杆,且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活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的内部均匀活动连接有钢球,钢球可在第一齿轮转动时而转动,从而降低第一齿轮的摩擦系数,使第一齿轮转动更顺畅,避免出现卡死的情况,同时可以更好的进行传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自行车变速器
本技术涉及电动自行车
,具体为一种电动自行车变速器。
技术介绍
变速器又被称为变速箱,变速器就是改变发动机转速和转矩的装置,安装在各种安装有发动机的机器上,可以改变输出轴和输入轴传动比,内部传动一般都使用齿轮,还有利用行星齿轮传动:传统的电动自行车变速器,由于不便于添加润滑油,若需要向润滑油内部添加润滑油,就需要将变速器打开,操作非常麻烦,无法更好的使用变速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自行车变速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不便于添加润滑油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自行车变速器,包括主体、安装脚、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主体的外侧均匀固定连接有安装脚,所述主体的一端设置有密封结构,所述主体内部顶端的一侧设置有润滑结构,所述润滑结构包括有活塞、透气孔、滑杆、复位弹簧、固定杆和壳体,所述壳体固定连接在主体内部顶端的一侧,所述壳体的顶端均匀设置有透气孔,所述壳体的底端活动连接有滑杆,且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活塞,所述滑杆的底端活动铰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且复位弹簧的顶端与壳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与主体之间构成活动铰接,所述主体内部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轴套,所述轴套的外侧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一齿轮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与第二滑槽之间均匀活动连接有钢球,所述主体内部的另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二齿轮。优选的,所述活塞的外径小于壳体的内径,所述活塞与壳体之间构成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固定杆铰接位置在三分之一处,所述固定杆与主体之间构成旋转结构。优选的,所述密封结构包括有卡槽、密封圈、空腔和气囊,所述卡槽设置在主体的一端,所述卡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内部设置有气囊,且气囊的内部均匀固定连接有空腔。优选的,所述空腔呈菱形设置,所述空腔在气囊的内部呈等间距设置。优选的,所述钢球与第一滑槽、第二滑槽之间构成滑动结构,所述钢球在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的内部呈等间距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电动自行车变速器结构合理,具有以下优点:(1)通过在滑杆的底端活动铰接有固定杆,固定杆的一端在第二齿轮转动过程中会向上压缩,带动活塞向下滑动,从而将润滑油挤出,当一个齿轮转完后,复位弹簧复位带动固定杆转动,从而可通过滑杆带动活塞恢复原位,当下一个齿轮触碰固定杆时,就会重复上一次的操作,从而自动向变速器的内部添加润滑油;(2)通过在主体的一端设置有卡槽,将密封圈固定到卡槽的内部,通过安装脚对主体进行组装,由于空腔和气囊的作用使密封圈具有一定的弹性,可充分与主体接触,增加主体的密封性,防止润滑油泄露;(3)通过在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的内部均匀活动连接有钢球,钢球可在第一齿轮转动时而转动,从而降低第一齿轮的摩擦系数,使第一齿轮转动更顺畅,避免出现卡死的情况,同时可以更好的进行传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一齿轮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主体局部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密封结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润滑结构;101、活塞;102、透气孔;103、滑杆;104、复位弹簧;105、固定杆;106、壳体;2、主体;3、安装脚;4、密封结构;401、卡槽;402、密封圈;403、空腔;404、气囊;5、第一齿轮;6、第二齿轮;7、第一滑槽;8、钢球;9、第二滑槽;10、轴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电动自行车变速器,包括主体2、安装脚3、第一齿轮5和第二齿轮6,主体2的外侧均匀固定连接有安装脚3,主体2的一端设置有密封结构4,密封结构4包括有卡槽401、密封圈402、空腔403和气囊404,卡槽401设置在主体2的一端,卡槽40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密封圈402,密封圈402的内部设置有气囊404,且气囊404的内部均匀固定连接有空腔403;空腔403呈菱形设置,空腔403在气囊404的内部呈等间距设置,使收缩更均匀,将密封圈402固定到卡槽401的内部,通过安装脚3对主体2进行组装,由于空腔403和气囊404的作用使密封圈402具有一定的弹性,可充分与主体2接触,增加主体2的密封性;主体2内部顶端的一侧设置有润滑结构1,润滑结构1包括有活塞101、透气孔102、滑杆103、复位弹簧104、固定杆105和壳体106,壳体106固定连接在主体2内部顶端的一侧,壳体106的顶端均匀设置有透气孔102,壳体106的底端活动连接有滑杆103,且滑杆10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活塞101,滑杆103的底端活动铰接有固定杆105,固定杆105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104,且复位弹簧104的顶端与壳体106的底端固定连接,固定杆105与主体2之间构成活动铰接;活塞101的外径小于壳体106的内径,活塞101与壳体106之间构成滑动连接,便于挤出润滑油;固定杆105铰接位置在三分之一处,固定杆105与主体2之间构成旋转结构,便于进行控制,固定杆105的一端在第二齿轮6转动过程中会向上压缩,带动活塞101向下滑动,从而将润滑油挤出,当一个齿轮转完后,复位弹簧104复位带动固定杆105转动,从而可通过滑杆103带动活塞101恢复原位,当下一个齿轮触碰固定杆105时,就会重复上一次的操作;主体2内部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一齿轮5,第一齿轮5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轴套10,轴套10的外侧设置有第二滑槽9,第一齿轮5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滑槽7,第一滑槽7与第二滑槽9之间均匀活动连接有钢球8,主体2内部的另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二齿轮6;钢球8与第一滑槽7、第二滑槽9之间构成滑动结构,钢球8在第一滑槽7和第二滑槽9的内部呈等间距设置,使滑动更稳定,工作过程中,第一齿轮5和第二齿轮6会不断转动,钢球8可在第一齿轮5转动时而转动,从而降低第一齿轮5的摩擦系数,使第一齿轮5转动更顺畅,避免出现变速器卡死的情况。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将密封圈402固定到卡槽401的内部,通过安装脚3对主体2进行组装,由于空腔403和气囊404的作用使密封圈402具有一定的弹性,可充分与主体2接触,增加主体2的密封性;之后,工作过程中,第一齿轮5和第二齿轮6会不断转动,钢球8可在第一齿轮5转动时而转动,从而降低第一齿轮5的摩擦系数,使第一齿轮5转动更顺畅,避免出现变速器卡死的情况;最后,固定杆105的一端在第二齿轮6转动过程中会向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自行车变速器,包括主体(2)、安装脚(3)、第一齿轮(5)和第二齿轮(6),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2)的外侧均匀固定连接有安装脚(3),所述主体(2)的一端设置有密封结构(4),所述主体(2)内部顶端的一侧设置有润滑结构(1),所述润滑结构(1)包括有活塞(101)、透气孔(102)、滑杆(103)、复位弹簧(104)、固定杆(105)和壳体(106),所述壳体(106)固定连接在主体(2)内部顶端的一侧,所述壳体(106)的顶端均匀设置有透气孔(102),所述壳体(106)的底端活动连接有滑杆(103),且滑杆(10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活塞(101),所述滑杆(103)的底端活动铰接有固定杆(105),所述固定杆(105)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104),且复位弹簧(104)的顶端与壳体(106)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105)与主体(2)之间构成活动铰接,所述主体(2)内部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一齿轮(5),所述第一齿轮(5)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轴套(10),所述轴套(10)的外侧设置有第二滑槽(9),所述第一齿轮(5)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滑槽(7),所述第一滑槽(7)与第二滑槽(9)之间均匀活动连接有钢球(8),所述主体(2)内部的另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二齿轮(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自行车变速器,包括主体(2)、安装脚(3)、第一齿轮(5)和第二齿轮(6),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2)的外侧均匀固定连接有安装脚(3),所述主体(2)的一端设置有密封结构(4),所述主体(2)内部顶端的一侧设置有润滑结构(1),所述润滑结构(1)包括有活塞(101)、透气孔(102)、滑杆(103)、复位弹簧(104)、固定杆(105)和壳体(106),所述壳体(106)固定连接在主体(2)内部顶端的一侧,所述壳体(106)的顶端均匀设置有透气孔(102),所述壳体(106)的底端活动连接有滑杆(103),且滑杆(10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活塞(101),所述滑杆(103)的底端活动铰接有固定杆(105),所述固定杆(105)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104),且复位弹簧(104)的顶端与壳体(106)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105)与主体(2)之间构成活动铰接,所述主体(2)内部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一齿轮(5),所述第一齿轮(5)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轴套(10),所述轴套(10)的外侧设置有第二滑槽(9),所述第一齿轮(5)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滑槽(7),所述第一滑槽(7)与第二滑槽(9)之间均匀活动连接有钢球(8),所述主体(2)内部的另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二齿轮(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亮吴运敏李晨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华惠博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