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衡杆以及应用其的卡丁车制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713884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平衡杆,还提供了应用该平衡杆的卡丁车制动系统,其包括:制动踏板,其设置有套筒,其套设在所述平衡杆的所述关节轴承外部,所述关节轴承可在所述套筒内轴向移动;前主缸和后主缸,其分别连接于所述平衡杆的两端;一对前卡钳以及一对后卡钳,其分别卡设一对前轮、一对后轮,一对所述前卡钳通过管路连接于所述前主缸的输出端,一对所述后卡钳通过管路连接于所述后主缸的输出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平衡杆达到了在水泥路面和砾石路面上前后轮同时抱死的目的,可靠性高、成本低,同时无需对车辆制动系统进行较大改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平衡杆以及应用其的卡丁车制动系统
本技术涉及车辆制动系统领域。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平衡杆以及应用其的卡丁车制动系统。
技术介绍
对于车辆制动系统而言,如果在任一附着系数路面施加制动行为,能够使车辆所有车轮同时抱死,地面附着条件得到充分利用,即为稳定工况,为了使车辆实现这一目的,曾经或现在应用过如下技术:(1)感载比例阀:利用车身与车桥之间的距离变化来改变弹簧的预紧力,随着车辆载荷的增加,相应地进行调整,使得在任何载荷条件下都能得到一个近似理想的制动力分配。但该阀体只能对后轴制动进行调节,并且响应慢、可靠性不高,已逐步被市场淘汰;(2)ABS/ESC:在制动过程中,通过对车轮轮速的实时监测,将车轮滑移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从而达到对地面附着条件进行充分利用,是目前市场上应用较为广泛和成熟的一种方案,但是其开发应用成本高、标定调教周期长。但是对卡丁车上应用该技术,经济性极其不佳。(3)调压/限压阀:调节后轴管路压力,从而达到对前后轴制动力分配情况进行调节,使前后轮同时抱死。但调压/限压阀多适用于质心高度与轴距比值较大的轻型车,这类车在制动时受到惯性的影响,载荷转移明显,因此不适用于质心低和轴距短的卡丁车、赛车。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实现根据本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平衡杆,包括:关节轴承,其具有内孔和外圈;主杆,其穿设在所述关节轴承的内孔内;套筒,其套设在所述关节轴承外部,所述关节轴承在所述套筒内可轴向移动。根据本技术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的平衡杆,所述主杆两端分别设置紧固连接机构。根据本技术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的平衡杆,所述紧固连接机构包括U型夹、栓钉以及锁紧螺母,所述U型夹夹设在所述主杆上,所述U型夹的两个面均设置贯通孔,所述栓钉穿过所述U型夹的两个所述贯通孔内,所述栓钉上设置安装孔,所述锁紧螺母安装在所述栓钉的所述安装孔内。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卡丁车制动系统,包括:制动踏板,其连接于所述套筒;前主缸和后主缸,其分别连接于所述平衡杆的两端;一对前卡钳以及一对后卡钳,其分别卡设一对前轮、一对后轮,一对所述前卡钳连接于所述前主缸的输出端,一对所述后卡钳连接于所述后主缸的输出端;其中,通过调节所述关节轴承在所述套筒内的位置,以调节所述平衡杆的杠杆比,从而改变前后制动力的分配。根据本技术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的卡丁车制动系统中,所述前主缸和所述后主缸,其分别连接于所述平衡杆两端的所述紧固连接机构上。本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利用平衡杆达到了在水泥路面和砾石路面上前后轮同时抱死的目的,可靠性高、成本低,同时无需对车辆制动系统进行较大改动,布置及安装较为便捷,适用于质心低和轴距短的卡丁车、赛车。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平衡杆的爆炸示意图。图2为上述实施例中平衡杆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平衡杆调节原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卡丁车制动系统的结构框架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技术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技术。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形。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技术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平衡杆1P,包括:关节轴承1,其具有内孔和外圈;和主杆2,其穿设在所述关节轴承1的内孔内。所述主杆2可设置为螺杆。套筒11,其套设在所述关节轴承1外部,所述关节轴承1在所述套筒11内可轴向移动。上述实施方案中,整个平衡杆1P相当于一个杠杆,其中,上述关节轴承1作为其中的杠杆支点,所述平衡杆调节原理:如图4所示,假设踏板力为F,则平衡杆两端受到的力F1和F2有以下关系:F=F1+F2F1*L1=F2*L2所以,如果能调节杠杆支点的位置,也就是改变所述关节轴承1在所述主杆2中的位置,即改变L1、L2的长度比例,从而改变F1、F2的大小比例,达到调节前后制动管路压力分配的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的平衡杆中,所述主杆2两端分别设置紧固连接机构3,以方便将所述平衡杆连接于卡丁车的前主缸、后主缸的顶杆的末端。根据本技术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的平衡杆中,所述紧固连接机构3包括U型夹31、栓钉32以及锁紧螺母33,所述U型夹31夹设在所述主杆2上,所述U型夹31的两个面均设置贯通孔,所述栓钉32穿过所述U型夹31的两个所述贯通孔内,所述栓钉32上设置安装孔,所述锁紧螺母33安装在所述栓钉32的所述安装孔内。当所述主杆2为螺杆,表面有螺纹时,所述栓钉32穿孔内也设有相适配的螺纹,以将所述U型夹锁紧设置在所述螺杆上。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所述的平衡杆的卡丁车制动系统,包括:制动踏板4,其连接于所述平衡杆1P中的所述套筒11;前主缸5和后主缸6,其分别连接于所述平衡杆1P的两端,也就是所述主杆2的两端;一对前卡钳7以及一对后卡钳8,其分别卡设一对前轮9、一对后轮10,一对所述前卡钳7通过管道连接于所述前主缸5的输出端,一对所述后卡钳8通过管道连接于所述后主缸6的输出端;其中,通过调节所述关节轴承1在所述套筒11内的位置,以调节所述平衡杆的杠杆比,从而改变前后制动力的分配。车辆行驶过程中,载荷或者路面附着系数发生变化时,平衡杆通过改变自身的杠杆比来改变前后制动力的分配以确保最佳的情况,让前后轮能够同时抱死。上述实施方案中,所述平衡杆1P就是通过其内部的所述关节轴承1来实现支点位置改变,所述主杆2(螺杆)穿过所述关节轴承1的内孔,所述关节轴承1的外圈可以在制动套筒中进行轴向运动(即横向左右移动),这样来自制动踏板上的力通过所述关节轴承1分配给两个并联的主缸(即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平衡杆,其特征在于,包括:/n关节轴承,其具有内孔和外圈;/n主杆,其穿设在所述关节轴承的内孔内;/n套筒,其套设在所述关节轴承外部,所述关节轴承在所述套筒内可轴向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衡杆,其特征在于,包括:
关节轴承,其具有内孔和外圈;
主杆,其穿设在所述关节轴承的内孔内;
套筒,其套设在所述关节轴承外部,所述关节轴承在所述套筒内可轴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杆两端分别设置紧固连接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衡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连接机构包括U型夹、栓钉以及锁紧螺母,所述U型夹夹设在所述主杆上,所述U型夹的两个面均设置贯通孔,所述栓钉穿过所述U型夹的两个所述贯通孔内,所述栓钉上设置安装孔,所述锁紧螺母安装在所述栓钉的所述安装孔内。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鲁金刘韬周维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小绿人动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