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致变色半透屏后视镜片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1366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致变色半透屏后视镜片结构,所述玻璃盒顶部固定安装有上玻璃,所述上玻璃下表面固定安装有正电极,所述正电极下表面固定设置有边框胶,40%透过与50%反射搭配,实现内后视镜TFT液晶显示信息屏电子防眩,既不影响反射和防眩效果,又可以显示行车关键信息,这样易于满足客户要求,丰富了产品功能,提高了产品应用环境范围,内后视镜电子防眩设计多元化,灵活满足客户要求,在驾驶过程中给客户提供实时车辆行驶信息提示,及时对异常情况采取措施,让驾驶者更加安全,该装置生产效力高、便于开发设计、材料以及工艺成本低、稳定性强,提高产品生产效力和性能、降低成本,物美价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致变色半透屏后视镜片结构
本技术涉及后视镜
,具体为一种电致变色半透屏后视镜片结构。
技术介绍
后视镜是驾驶员坐在驾驶室座位上直接获取汽车后方、侧方和下方等外部信息的工具。为了驾驶员操作方便,防止行车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人身安全,各国均规定了汽车上必须安装后视镜,且所有后视镜都必须能调整方向。现有的半透屏后视镜片大多都是采用TFT液晶显示屏,TFT-LCD液晶显示屏是薄膜晶体管型液晶显示屏,也就是“真彩”(TFT)。TFT液晶为每个像素都设有一个半导体开关,每个像素都可以通过点脉冲直接控制,因而每个节点都相对独立,并可以连续控制,不仅提高了显示屏的反应速度,同时可以精确控制显示色阶,所以TFT液晶的色彩更真。虽然TFT液晶显示屏优点很多,但是TFT液晶显示屏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假防眩,反射效果差,透过率低,显示信息不清晰等情况,驾乘人员未能准确识别信息,安全得不到保障,实用性差,而且TFT液晶显示屏制作工艺复杂,设计开发周期长,样品调试难度大,成本高,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致变色半透屏后视镜片结构,40%透过与50%反射搭配,实现内后视镜TFT液晶显示信息屏电子防眩,既不影响反射和防眩效果,又可以显示行车关键信息,这样易于满足客户要求,丰富了产品功能,提高了产品应用环境范围。内后视镜电子防眩设计多元化,灵活满足客户要求,在驾驶过程中给客户提供实时车辆行驶信息提示,及时对异常情况采取措施,让驾驶者更加安全。该装置生产效力高、便于开发设计、材料以及工艺成本低、稳定性强,提高产品生产效力和性能、降低成本,物美价廉,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致变色半透屏后视镜片结构,包括有玻璃盒,所述玻璃盒顶部固定安装有上玻璃,所述上玻璃下表面固定安装有正电极,所述正电极下表面固定设置有边框胶,所述玻璃盒底部固定安装有下玻璃,所述下玻璃上表面固定安装有负电极。优选的,所述正电极与上玻璃厚度共设置为2.5mm,所述上玻璃厚度设置为1.8mm。优选的,所述玻璃盒厚度设置为0.12mm。优选的,所述下玻璃长度设置为236.02mm。优选的,所述上玻璃一端与下玻璃一端高度为66.3mm,所述上玻璃一端与下玻璃另一端高度为65.8mm,所述上玻璃为倾斜设置。优选的,所述负电极与下玻璃厚度共设置为2mm,所述下玻璃厚度设置为1.1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40%透过与50%反射搭配,实现内后视镜TFT液晶显示信息屏电子防眩,既不影响反射和防眩效果,又可以显示行车关键信息,这样易于满足客户要求,丰富了产品功能,提高了产品应用环境范围;2、内后视镜电子防眩设计多元化,灵活满足客户要求,在驾驶过程中给客户提供实时车辆行驶信息提示,及时对异常情况采取措施,让驾驶者更加安全;3、该装置生产效力高、便于开发设计、材料以及工艺成本低、稳定性强,提高产品生产效力和性能、降低成本,物美价廉。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电致变色半透屏后视镜片结构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电致变色半透屏后视镜片结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电致变色半透屏后视镜片结构的主视玻璃结构示意图。图中:1、玻璃盒;2、上玻璃;3、正电极;4、边框胶;5、下玻璃;6、负电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致变色半透屏后视镜片结构,包括有玻璃盒1,所述玻璃盒1厚度设置为0.12mm,所述玻璃盒1顶部固定安装有上玻璃2,所述上玻璃2下表面固定安装有正电极3,所述正电极3与上玻璃2厚度共设置为2.5mm,所述上玻璃2厚度设置为1.8mm,所述正电极3下表面固定设置有边框胶4,所述玻璃盒1底部固定安装有下玻璃5,所述下玻璃5长度设置为236.02mm,所述上玻璃2一端与下玻璃5一端高度为66.3mm,所述上玻璃2一端与下玻璃5另一端高度为65.8mm,所述上玻璃2为倾斜设置,所述下玻璃5上表面固定安装有负电极6,所述负电极6与下玻璃5厚度共设置为2mm,所述下玻璃5厚度设置为1.1mm。工作原理:玻璃盒1顶部固定安装有上玻璃2,上玻璃2下表面固定安装有正电极3,正电极3下表面固定设置有边框胶4,玻璃盒1底部固定安装有下玻璃5,下玻璃5上表面固定安装有负电极6。40%透过与50%反射搭配,实现内后视镜TFT液晶显示信息屏电子防眩,既不影响反射和防眩效果,又可以显示行车关键信息,这样易于满足客户要求,丰富了产品功能,提高了产品应用环境范围。内后视镜电子防眩设计多元化,灵活满足客户要求,在驾驶过程中给客户提供实时车辆行驶信息提示,及时对异常情况采取措施,让驾驶者更加安全。本实用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制,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中的具体含义。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致变色半透屏后视镜片结构,包括有玻璃盒(1),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盒(1)顶部固定安装有上玻璃(2),所述上玻璃(2)下表面固定安装有正电极(3),所述正电极(3)下表面固定设置有边框胶(4),所述玻璃盒(1)底部固定安装有下玻璃(5),所述下玻璃(5)上表面固定安装有负电极(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致变色半透屏后视镜片结构,包括有玻璃盒(1),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盒(1)顶部固定安装有上玻璃(2),所述上玻璃(2)下表面固定安装有正电极(3),所述正电极(3)下表面固定设置有边框胶(4),所述玻璃盒(1)底部固定安装有下玻璃(5),所述下玻璃(5)上表面固定安装有负电极(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致变色半透屏后视镜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电极(3)与上玻璃(2)厚度共设置为2.5mm,所述上玻璃(2)厚度设置为1.8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致变色半透屏后视镜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达昌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轩彩视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