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锈钢与铜的组合型复合板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1225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不锈钢与铜的组合型复合板带,包括:铜板,所述铜板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矩形凹槽;第一不锈钢板,所述第一不锈钢板嵌设在第一矩形凹槽当中;所述第一不锈钢板安装在第一矩形凹槽当中时,所述第一不锈钢板顶部与铜板的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第一不锈钢板底部与第一矩形凹槽两者的接触面均呈矩形,且相互契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锈钢与铜的组合型复合板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不锈钢与铜的组合型复合板带结构简单,性能优异,通过铜板和不锈钢板之间的配合设置,实现了不锈钢板和铜板之间的紧密复合;既提高了合金复合板带的结合强度,又可以防止不锈钢板在复合过程中出现跑偏的情况,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不锈钢与铜的组合型复合板带
本技术涉及金属复合板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不锈钢与铜的组合型复合板带。
技术介绍
只有两种金属单面复合而成的金属板带称双金属板带,以钢板为基层板覆有其他金属或非金属板的复合板叫复合钢板,是复合板带材中的主要品种。由异种材料结合而成的复合板带克服了单种组元的某些缺点,发挥出不同组元各自的优点,从而显示出良好的综合性能,如高的比强度,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耐腐蚀性、减震性、耐磨性,以及专门赋予复合板带的某种特殊性能,例如热双金属通电受热后向一侧弯曲的性能。此外,复合板带可以节省大量贵金属,从而降低成本、节约材料。多种复合板如不锈钢一钢、铜一钢、钛一钢、钛一不锈钢、塑料一青铜一钢、铝一铜、铝一钛等复合板和减震钢板在石油化工、汽车、船舶等工业部门及航空航天、核能等高
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不锈钢铜合金复合板带中,还存在以下问题:1.在轧制过程中,容易出现不锈钢板跑偏的问题;2.不锈钢铜合金复合板带之间结合不够紧密,无法满足所需的力学性能。基于上述情况,本技术提出了一种不锈钢与铜的组合型复合板带,可有效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锈钢与铜的组合型复合板带。本技术的不锈钢与铜的组合型复合板带结构简单,性能优异,通过铜板和不锈钢板之间的配合设置,实现了不锈钢板和铜板之间的紧密复合;既提高了合金复合板带的结合强度,又可以防止不锈钢板在复合过程中出现跑偏的情况,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r>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不锈钢与铜的组合型复合板带,包括:铜板,所述铜板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矩形凹槽;第一不锈钢板,所述第一不锈钢板嵌设在第一矩形凹槽当中;所述第一不锈钢板安装在第一矩形凹槽当中时,所述第一不锈钢板顶部与铜板的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第一不锈钢板底部与第一矩形凹槽两者的接触面均呈矩形,且相互契合。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锈钢与铜的组合型复合板带。本技术的不锈钢与铜的组合型复合板带结构简单,性能优异,通过铜板和不锈钢板之间的配合设置,实现了不锈钢板和铜板之间的紧密复合;既提高了合金复合板带的结合强度,又可以防止不锈钢板在复合过程中出现跑偏的情况,提高了工作效率。优选的,还包括第二不锈钢板,所述铜板下表面开设有第二矩形凹槽,所述第二矩形凹槽中嵌设有第二不锈钢板。优选的,所述第二不锈钢板底部与第二矩形凹槽两者的接触面均呈矩形,且相互契合。优选的,所述第一不锈钢板和第二不锈钢板的厚度均为4mm,铜板的厚度是15mm。优选的,所述第一矩形凹槽和第二矩形凹槽的深度均为4mm。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不锈钢与铜的组合型复合板带结构简单,性能优异,通过铜板和不锈钢板之间的配合设置,实现了不锈钢板和铜板之间的紧密复合;既提高了合金复合板带的结合强度,又可以防止不锈钢板在复合过程中出现跑偏的情况,提高了工作效率,具体有益效果如下:1.通过矩形凹槽对不锈钢板进行限位,防止出现不锈钢板跑偏的情况,提高了复合工作效率;2.通过矩形纹理压辊的轧制,不锈钢板与铜板的接触面为矩形,两者结合得更为紧密,大大提高了力学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铜板;11-第一矩形凹槽;12-第二矩形凹槽;2-第一不锈钢板;3-第二不锈钢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不锈钢与铜的组合型复合板带,包括:铜板1,所述铜板1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矩形凹槽11;第一不锈钢板2,所述第一不锈钢板2嵌设在第一矩形凹槽11当中;所述第一不锈钢板2安装在第一矩形凹槽11当中时,所述第一不锈钢板2顶部与铜板1的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第一不锈钢板2安装在第一矩形凹槽11的目的是凹槽对第一不锈钢板2进行限位,在不锈钢铜复合板带轧制过程中,不锈钢板不会跑偏,提高了金属板之间的复合效果。所述第一不锈钢板2底部与第一矩形凹槽11两者的接触面均呈矩形,且相互契合。先采用由上下两个矩形纹路的压辊组成的轧机轧制,使得不锈钢板顶部、铜板上表面、不锈钢板和铜板接触面和铜板下表面均呈矩形,再用上下两个平整压辊组成的轧机轧制,使得不锈钢板顶部、铜板上表面和铜板下表面变得平整,这样即保证了复合板带外表的平整性,又通过复合板带内部的矩形纹路,增加了不锈钢板和铜板之间的接触面积,让不锈钢板和铜板结合得更加紧密,提高了复合板带的力学性能。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均是可以理解的。实施例2: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不锈钢与铜的组合型复合板带,包括:铜板1,所述铜板1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矩形凹槽11;第一不锈钢板2,所述第一不锈钢板2嵌设在第一矩形凹槽11当中;所述第一不锈钢板2安装在第一矩形凹槽11当中时,所述第一不锈钢板2顶部与铜板1的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第一不锈钢板2安装在第一矩形凹槽11的目的是凹槽对第一不锈钢板2进行限位,在不锈钢铜复合板带轧制过程中,不锈钢板不会跑偏,提高了金属板之间的复合效果。所述第一不锈钢板2底部与第一矩形凹槽11两者的接触面均呈矩形,且相互契合。先采用由上下两个矩形纹路的压辊组成的轧机轧制,使得第一不锈钢板2顶部、铜板1上表面、第一不锈钢板2和铜板1接触面和铜板1下表面均呈矩形,再用上下两个平整压辊组成的轧机轧制,使得第一不锈钢板2顶部、铜板1上表面和铜板1下表面变得平整,这样即保证了复合板带外表的平整性,又通过复合板带内部的矩形纹路,增加了第一不锈钢板2和铜板1之间的接触面积,让第一不锈钢板2和铜板1结合得更加紧密,提高了复合板带的力学性能。进一步地,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不锈钢板3,所述铜板1下表面开设有第二矩形凹槽12,所述第二矩形凹槽12中嵌设有第二不锈钢板3。进一步地,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不锈钢板3底部与第二矩形凹槽12两者的接触面均呈矩形,且相互契合。由于以上结构,实现了在铜板1的两侧复合了两块不锈钢板,既提高了复合板带的导电性能,且高温时不易变形及断离。进一步地,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不锈钢板2和第二不锈钢板3的厚度均为4mm,铜板1的厚度是15mm。进一步地,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矩形凹槽11和第二矩形凹槽12的深度均为4mm。...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不锈钢与铜的组合型复合板带,其特征在于,包括:/n铜板(1),所述铜板(1)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矩形凹槽(11);/n第一不锈钢板(2),所述第一不锈钢板(2)嵌设在第一矩形凹槽(11)当中;/n所述第一不锈钢板(2)安装在第一矩形凹槽(11)当中时,所述第一不锈钢板(2)顶部与铜板(1)的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n所述第一不锈钢板(2)底部与第一矩形凹槽(11)两者的接触面均呈矩形,且相互契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锈钢与铜的组合型复合板带,其特征在于,包括:
铜板(1),所述铜板(1)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矩形凹槽(11);
第一不锈钢板(2),所述第一不锈钢板(2)嵌设在第一矩形凹槽(11)当中;
所述第一不锈钢板(2)安装在第一矩形凹槽(11)当中时,所述第一不锈钢板(2)顶部与铜板(1)的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所述第一不锈钢板(2)底部与第一矩形凹槽(11)两者的接触面均呈矩形,且相互契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锈钢与铜的组合型复合板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不锈钢板(3),所述铜板(1)下表面开设有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成威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松发复合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