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上料的加热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0005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上料的加热炉,其包括炉体、箱体、第一运输设备和第二运输设备,炉体包括炉壳和有用于对铝型材加热的炉膛;箱体用于放置铝型材;第一运输设备包括导轨和用于将箱体移入或移出炉膛的第一驱动装置;导轨的一端设置在炉膛内,导轨的另一端从炉膛的开口处伸出炉壳外,第一驱动装置与导轨连接,箱体与第一驱动装置连接;第二运输设备包括用于夹持箱体的夹持装置和用于驱动夹持装置进行升降运动的第二驱动装置。通过导轨和第一驱动装置的结合,第一驱动装置将箱体移动至炉膛内,有效保障了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通过第二驱动装置和夹持装置将箱体抬升,有利于对铝型材进行均匀的加热,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上料的加热炉
本专利技术涉及铝型材生产加工设备的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自动上料的加热炉。
技术介绍
在铝型材的加工过程中,铝型材经过固溶处理,再到高温淬火或冷加工变形处理后,需经时效处理以增加铝型材的硬度和强度。在现有技术中,在加热炉内以较低的加热温度进行长时间加热,可以增加铝型材的硬度,而操作人员将铝型材放入加热炉的步骤为:先将大量的铝型材放置于推车上,然后通过人力将装有大量铝型材的推车推入至加热炉内。由于铝型材以及小车的重量较大,操作人员需要花费较长时间或力气去将推车推入加热炉内,导致生产效率变低,不能满足现在的生产要求;并且在推动推车的过程中,铝型材可能会从推车掉落并砸至操作人员,危及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为了解决现有铝型材推入加热炉内操作困难且不安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上料的加热炉,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自动上料的加热炉,其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包括炉壳和用于对铝型材加热的炉膛;箱体,所述箱体用于放置铝型材;第一运输设备,所述第一运输设备包括导轨和用于将所述箱体移入或移出所述炉膛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导轨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炉膛内,所述导轨的另一端经所述炉膛的开口处伸至所述炉壳外;所述导轨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置有齿条;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与所述齿条啮合,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可沿所述导轨移动;所述箱体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连接;第二运输设备,所述第二运输设备包括用于夹持箱体的夹持装置和用于驱动所述夹持装置进行升降运动的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炉膛内。上述技术方案所提供的一种自动上料的加热炉,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包括:通过导轨和第一驱动装置的结合,将铝型材放进设置在第一驱动装置上的箱体内,第一驱动装置将箱体移动至炉膛内,摆脱了人工将铝型材推入炉膛的需求,有效保障了人员的人身安全,并且提高了铝型材的生产效率;通过夹持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的结合,夹持装置将装有铝型材的箱体夹持固定,第二驱动装置将夹持装置提升,使得箱体远离地面,避免铝型材因贴近地面而导致受热不均,通过第二驱动装置和夹持装置将箱体抬升,有利于对箱体内的铝型材进行均匀的加热,具有良好的实用性。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驱动模块和安装板;所述驱动模块包括滚子组件、驱动主体和转动组件;所述安装板与所述驱动主体连接;所述箱体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驱动主体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通槽;所述导轨设置在所述第一通槽内;所述第一通槽的内侧设置有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所述转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第一传动轴和齿轮;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第一传动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的另一端与第二凹槽转动连接;所述齿轮与第一传动轴轴向连接,且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所述滚子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三凹槽内并与所述导轨抵接。进一步地,所述滚子组件包括第一滑块和滚珠;所述第一滑块设置在所述第三凹槽处,所述第一滑块内部设置有第一滚动通道,所述第一滑块靠近所述导轨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滚动通道;所述第一滚动通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滚动通道的两端连接并形成连续通道,所述滚珠可滚动地设置在所述连续通道上,通过所述滚珠与所述导轨相抵接而将所述驱动模块与所述导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驱动主体还设置有用于储存润滑液的储油腔和用于将润滑液导出的出油管;所述储油腔设置在所述驱动主体的一侧,所述出油管的一端与所述储油腔连通,所述出油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通槽连通。进一步地,所述导轨设置有2个;2个所述导轨相互平行设置,且2个所述导轨的一端均设置在所述炉膛的下表面上。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的形状为“工”形。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二电机、支撑杆、第二传动轴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二电机设置在炉壳的上表面,所述支撑杆设置在所述炉膛内并与所述炉膛的上下两端面连接;所述支撑杆设置有第二通槽,所述第二传动轴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通槽内,所述第二传动轴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炉壳并与所述第二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滑块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设置有连接件和第一滚轮;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二传动轴连接,所述支撑杆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并与所述第一滚轮滚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夹持装置包括第一夹持架、第二夹持架和气缸;所述第一夹持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滑块连接,所述第一夹持架的另一端用于抵接所述箱体的下表面;所述第二夹持架设置在所述第一夹持架的上方,所述第二夹持架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杆连接;所述第二夹持架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箱体的上表面抵接;所述气缸连接在所述第一夹持架和所述第二夹持架之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夹持架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夹持架还包括第二滚轮,所述第二滚轮设置在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壁并与所述支撑杆滚动连接。附图说明从以下结合附图的描述可以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图中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而是将重点放在示出实施例的原理上。在不同的视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定对应的部分。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自动上料的加热炉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自动上料的加热炉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自动上料的加热炉的炉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自动上料的加热炉的导轨与驱动模块连接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自动上料的加热炉的第二滑块与支撑杆的连接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自动上料的加热炉的预制架之间的连接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自动上料的加热炉的安装板的俯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00-炉体;110-炉壳;120-炉膛;200-箱体;300-第一运输设备;310-导轨;311-第一凹槽;312-齿条;313-第一轨道;314-第二轨道;315-倒角;320-第一驱动装置;321-安装板;322-驱动模块;331-第一滑块;332-第一滚动通道;333-第二滚动通道;334-滚珠;350-驱动主体;351-储油腔;352-出油管;353-第一通槽;354-第二凹槽;355-第三凹槽;361-第一电机;362-第一传动轴;363-齿轮;400-第二运输设备;411-第二电机;412-支撑杆;413-第二通槽;414-第二传动轴;415-第二滑块;416-第一通孔;417-连接件;418-第一滚轮;419-第一夹持架;420-第二夹持架;421-气缸;510-预制架;511-第一板;512-第二板;513-连接棒。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得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其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上料的加热炉,其特征在于,其包括:/n炉体,所述炉体包括炉壳和用于对铝型材加热的炉膛;/n箱体,所述箱体用于放置铝型材;/n第一运输设备,所述第一运输设备包括导轨和用于将所述箱体移入或移出所述炉膛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导轨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炉膛内,所述导轨的另一端经所述炉膛的开口处伸至所述炉壳外;所述导轨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置有齿条;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与所述齿条啮合,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可沿所述导轨移动;所述箱体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连接;/n第二运输设备,所述第二运输设备包括用于夹持箱体的夹持装置和用于驱动所述夹持装置进行升降运动的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炉膛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上料的加热炉,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炉体,所述炉体包括炉壳和用于对铝型材加热的炉膛;
箱体,所述箱体用于放置铝型材;
第一运输设备,所述第一运输设备包括导轨和用于将所述箱体移入或移出所述炉膛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导轨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炉膛内,所述导轨的另一端经所述炉膛的开口处伸至所述炉壳外;所述导轨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置有齿条;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与所述齿条啮合,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可沿所述导轨移动;所述箱体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连接;
第二运输设备,所述第二运输设备包括用于夹持箱体的夹持装置和用于驱动所述夹持装置进行升降运动的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炉膛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上料的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驱动模块和安装板;所述驱动模块包括滚子组件、驱动主体和转动组件;
所述安装板与所述驱动主体连接;所述箱体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驱动主体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通槽;所述导轨设置在所述第一通槽内;所述第一通槽的内侧设置有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所述转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第一传动轴和齿轮;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第一传动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的另一端与第二凹槽转动连接;所述齿轮与第一传动轴轴向连接,且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所述滚子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三凹槽内并与所述导轨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上料的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子组件包括第一滑块和滚珠;
所述第一滑块设置在所述第三凹槽处,所述第一滑块内部设置有第一滚动通道,所述第一滑块靠近所述导轨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滚动通道;所述第一滚动通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滚动通道的两端连接并形成连续通道,所述滚珠可滚动地设置在所述连续通道上,通过所述滚珠与所述导轨相抵接而将所述驱动模块与所述导轨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然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兆热工业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