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悬置及包括其的悬置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69923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悬置系统制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液压悬置,其包括基座、盖板以及解耦膜;基座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第一凹槽的槽底与第二凹槽的槽底之间贯通有第一通孔;盖板盖住第一凹槽,且盖板设有第二通孔;解耦膜包括膜体、第一凸柱和第二凸柱,膜体设于第一凹槽内,第一凸柱的一端经第二通孔伸出第一凹槽,第二凸柱的一端经第一通孔伸入第二凹槽内;并且,第一凸柱具有第一凸缘,第二凸柱具有第二凸缘。基于上述结构,膜体被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限制在一定的变形范围内,不会在大振幅的工况下拍打盖板和基座,因而不会产生异响,可提高汽车的品质。另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悬置系统,其同样具有无异响,性能好,品质高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压悬置及包括其的悬置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悬置系统
,尤其涉及一种液压悬置及包括其的悬置系统。
技术介绍
解耦膜式液压悬置普遍用于汽车动力总成的隔震和减震,其优势在于:当动力总成的振幅较小时,比如车辆在平滑路面行驶时,解耦膜式液压悬置的两个液室的体积发生较小的变化,此时,液体不是在两个液室之间往复流动,而是冲击解耦膜,使其发生变形,由此可降低刚度,消除动态硬化,实现有效的隔震;当动力总成的振幅较大时,比如车辆通过坑洼路面时,解耦膜式液压悬置的两个液室的体积发生较大的变化,液体在两个液室之间往复流动,由此可产生较大的阻尼,快速衰减震动。为了实现上述功能,解耦膜式液压悬置的解耦膜盖板与解耦膜之间以及解耦膜与基座之间均存在微小的间隙,以使得两个液室的体积在小振幅的工况下也可以自由变化。但是,该结构同样会导致两个液室的液体在大振幅的工况下冲击解耦膜,造成解耦膜拍打解耦膜盖板和基座,进而产生异响,降低汽车的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会产生异响的液压悬置及包括其的悬置系统。<br>为了实现上述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压悬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基座,所述基座设有朝向相背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参与构成第一液室,所述第二凹槽参与构成第二液室,且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与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底之间贯通有第一通孔;/n盖板,盖住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盖板设有第二通孔;/n解耦膜,所述解耦膜包括膜体以及分别设于所述膜体两侧表面的第一凸柱和第二凸柱,所述膜体设于所述第一凹槽内,且所述膜体与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以及与所述盖板之间均形成有间隙,所述第一凸柱远离所述膜体的一端经所述第二通孔伸出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凸柱远离所述膜体的一端经所述第一通孔伸入所述第二凹槽内;/n其中,所述第一凸柱的位于所述盖板远离所述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悬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所述基座设有朝向相背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参与构成第一液室,所述第二凹槽参与构成第二液室,且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与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底之间贯通有第一通孔;
盖板,盖住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盖板设有第二通孔;
解耦膜,所述解耦膜包括膜体以及分别设于所述膜体两侧表面的第一凸柱和第二凸柱,所述膜体设于所述第一凹槽内,且所述膜体与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以及与所述盖板之间均形成有间隙,所述第一凸柱远离所述膜体的一端经所述第二通孔伸出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凸柱远离所述膜体的一端经所述第一通孔伸入所述第二凹槽内;
其中,所述第一凸柱的位于所述盖板远离所述膜体一侧的部分具有第一凸缘,所述第一凸缘的最大外径大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所述第二凸柱伸入所述第二凹槽内的部分具有第二凸缘,所述第二凸缘的最大外径大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悬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凸缘与所述盖板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膜体与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之间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悬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凸缘与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底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膜体与所述盖板之间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悬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膜体设有所述第一凸柱的表面还设有第一筋条,所述膜体设有所述第二凸柱的表面还设有第二筋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压悬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凸缘与所述盖板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筋条与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之间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锦庭邓雄志陈朋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