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气体进样器输送用减震底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3924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9: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自动气体进样器输送用减震底座,包括减震座,减震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空气弹簧,减震座的底部插入固定座的内部。该全自动气体进样器输送用减震底座,通过推动管在减震座的侧壁滑动位移,对其提供一定的位移缓冲,并通过第一压缩弹簧和自然弹簧的弹性反作用力对其震动的作用力进行抵消,同时通过调控推压顶撑板的水平位置,即改变第一压缩弹簧的压缩空间,使其调节对其推压板的预应力缓冲作用力强度,以达到两侧的减震效果达到最佳,然后再通过空气弹簧对其减震座提供竖直缓冲减震,并配合固定套筒在竖杆滑动位移,利用第二压缩弹簧同步进行辅助减震,继而达到了对其输送的全自动气体进样器本体进行针对性减震防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气体进样器输送用减震底座
本技术涉及气体进样器运输用减震
,具体为一种全自动气体进样器输送用减震底座。
技术介绍
气体进样器是在色谱系统中,能定量地将分析试样气体送入色谱柱的装置,其原理是将待测样品置入密闭的容器中,通过加热升温使挥发性组分从样品基体中挥发出来,在气液(或气固)两相中达到平衡,直接抽取顶部气体进行色谱分析,从而检验样品中挥发性组分的成分和含量。目前,现有的全自动气体进样器在工厂输送转移的过程中,并没有针对性的设置防震设备,由于全自动气体进样器内部元件的灵敏度很高,因此在对其全自动气体进样器输送的过程中,极易对其全自动气体进样器内部元件进行损坏,从而造成一定的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全自动气体进样器输送用减震底座,解决了现有的全自动气体进样器在运输的过程中,并没有针对性的设置防震设备,由于全自动气体进样器内部元件的灵敏度很高,因此在对其全自动气体进样器输送的过程中,极易对其全自动气体进样器内部元件进行损坏的问题。>(二)技术方案...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气体进样器输送用减震底座,包括减震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座(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空气弹簧(2),所述减震座(1)的底部插入固定座(3)的内部,两个所述空气弹簧(2)的底部均与固定座(3)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座(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4),所述减震座(1)的顶部插入有两个全自动气体进样器本体(6),所述减震座(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格挡板(5),所述减震座(1)的两侧均插入有推动管(7),所述推动管(7)的表面与减震座(1)的侧板滑动连接,所述推动管(7)位于减震座(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压板(8),所述推动管(7)的表面滑动套接有推压顶撑板(10),所述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气体进样器输送用减震底座,包括减震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座(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空气弹簧(2),所述减震座(1)的底部插入固定座(3)的内部,两个所述空气弹簧(2)的底部均与固定座(3)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座(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4),所述减震座(1)的顶部插入有两个全自动气体进样器本体(6),所述减震座(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格挡板(5),所述减震座(1)的两侧均插入有推动管(7),所述推动管(7)的表面与减震座(1)的侧板滑动连接,所述推动管(7)位于减震座(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压板(8),所述推动管(7)的表面滑动套接有推压顶撑板(10),所述推压顶撑板(10)位于减震座(1)的内部设置,所述推动管(7)的表面套有第一压缩弹簧(11),所述第一压缩弹簧(11)的两端分别与推压板(8)的侧面和推压顶撑板(10)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推压顶撑板(10)远离第一压缩弹簧(1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调节杆(12),所述调节杆(12)的表面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调节杆(12)的另一端贯穿减震座(1)的侧板,且延伸至减震座(1)的外部,所述格挡板(5)的中部贯穿推压块(15),所述推压块(15)的表面与格挡板(5)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推压块(15)的正面设置呈梯形状,所述格挡板(5)的侧面滑动贯穿有推杆(17),所述推压块(1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侧面推板(16),所述侧面推板(16)分别以格挡板(5)的中部呈左右对称分布,所述侧面推板(16)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自然弹簧(18),所述自然弹簧(18)的内圈套接在推杆(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海滨吴新兵夏玄成
申请(专利权)人:池州市欣成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