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辊压机液压控制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69913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辊压机液压控制系统及方法,涉及一种适用于建材及矿山行业用辊压机、高压辊磨机的液压控制系统及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辊压机液压控制系统及方法,通过连接油缸有杆腔的油箱与平衡阀配合,在辊压机断料或碎料时能够及时控制平衡阀,限制油于有杆腔并支撑油缸的活塞,降低产生的冲击,进而提高辊压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辊压机液压控制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建材及矿山行业用辊压机、高压辊磨机的液压控制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辊压机(又名高压辊磨机)由两个相向同步转动的挤压辊组成,一个为固定辊,一个为活动辊,物料通过辊压机的固定辊和活动辊之间的间隙,依靠两辊间的压力将物料挤碎。正常工作情况下,两辊之间的辊缝宽度一定,如果出现来料不均、断料等情况,两辊之间缺少了物料的支持,在液压系统的作用下,辊缝会急剧缩小,导致辊子抖动并产生较大的冲击,对辊压机自身,如主机机架、辊子轴承、液压系统等产生较大影响,减少辊压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辊压机液压控制系统及方法,通过连接油缸有杆腔的油箱与平衡阀配合,在辊压机断料或碎料时能够及时控制平衡阀,限制油于有杆腔并支撑油缸的活塞,降低产生的冲击,进而提高辊压机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辊压机液压控制系统,包括主动辊、从动辊、蓄能器、油缸和油泵,所述油泵经第一电磁换向阀分别与油缸的有杆腔和无杆腔连接形成液压控制油路,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与无杆腔之间设有第二电磁换向阀,所述第二电磁换向阀与油缸之间设有蓄能器,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与无杆腔之间设有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所述油缸包括传动侧油缸和非传动侧油缸,所述主动辊和从动辊相对设置于主动辊的两端,所述传动侧油缸的活塞连接并控制主动辊的传动侧,所述非传动侧油缸的活塞连接并控制主动辊的非传动侧,所述液压控制油路调控油缸有杆腔与无杆腔中的油量,进而使传动侧油缸和非传动侧油缸相互配合控制主动辊与从动辊之间的辊缝宽度,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缸的有杆腔连接两条支路,一条支路与油箱的出油口连通形成进油路,另一条通过平衡阀与油箱的进油口连通形成回油路,所述平衡阀的控制油路与油缸的无杆腔连通;辊缝宽度变窄时,无杆腔压力降低并作用于平衡阀,使有杆腔内的油不再沿平衡阀流出,有杆腔内的油保持定值并支撑述油缸活塞,减少辊缝宽度变窄时的冲击。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当辊压机断料或碎料时,会产生较大的冲击,此时油缸内的活塞伸出,无杆腔内的压力下降,与无杆腔连通的平衡阀控制油路压力也随之降低,平衡阀在弹簧的作用下换向至单向阀工作位,使有杆腔内的油不再沿平衡阀流至回油路,有杆腔内的油保持定值并支撑述油缸活塞,减少辊缝宽度变窄时的冲击及设备的震动,使主动辊和从动辊平稳运行,保护主机机架、辊子轴承及蓄能器,有效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地,所述传动侧油缸的有杆腔与非传动侧油缸的有杆腔并联形成有杆腔油路,所述传动侧油缸的无杆腔与非传动侧油缸的无杆腔并联形成无杆腔油路,所述有杆腔油路连接两条支路,一条支路与油箱的出油口连通形成进油路,另一条通过平衡阀与油箱的进油口连通形成回油路,所述平衡阀的控制油路与无杆腔油路连通,控制油经平衡阀的控制油路作用于平衡阀,平衡阀的节流阀工作位工作,使有杆腔内的油沿平衡阀进入回油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可实现传动侧油缸和非传动侧油缸的同步控制,简化液压控制系统,且辊压机断料或碎料时,传动侧油缸和非传动侧油缸无杆腔的压力差一同减小,由于并联的设置使得压力减小的效果叠加,能够提高平衡阀的响应速度。进一步地,所述平衡阀与油箱的进油口之间设有液控单向阀,所述液控单向阀的控制油路与无杆腔油路连通,控制油经液控单向阀的控制油路作用于液控单向阀,液控单向阀处于开启状态,使有杆腔内的油返回油箱。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辊压机正常工作时,控制油通过液控单向阀的控制油路作用在液控单向阀上,并打开液控单向阀,此时有杆腔的油经平衡阀、液控单向阀回到油箱,油箱、平衡阀、液控单向阀之间形成一个循环油路,在正常使用的过程中无需再向油箱中补油。进一步地,所述平衡阀与液控单向阀之间设有拉辊支路,所述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设于拉辊支路,拉辊缝时,压力油经过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平衡阀进入有杆腔,并推动活塞缩回,使辊缝宽度变大。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切换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可在需要拉开辊缝时将压力油注入油缸的有杆腔,将油缸活塞缩回拉开辊缝。进一步地,所述平衡阀的控制油路与液控单向阀的控制油路相通形成主控油路,所述主控油路上设有第三电磁换向阀;第三电磁换向阀得电时,限制主控油路,使控制油无法沿主控油路作用于平衡阀和液控单向阀。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辊压机正常工作时,第三电磁换向阀不得电,控制油作用在平衡阀及液控单向阀上,平衡阀中的节流阀工作位工作,处于打开状态,允许有杆腔的油经平衡阀、液控单向阀回到油箱;辊压机拉辊缝时,第三电磁换向阀得电,切断主控油路,控制油不再作用于平衡阀及液控单向阀控,平衡阀在弹簧的作用下换向至单向阀工作位,液控单向阀闭合,压力油无法流入油箱,只能经由单向阀工作位快速进入油缸的有杆腔,使油缸活塞缩回拉开辊缝。进一步地,所述平衡阀与拉辊支路之间设有单向节流阀,调节通过平衡阀的流量。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单向节流阀可以调节通过平衡阀的流量,限制油缸中活塞运动的速度,可以有效消除油缸的抖动现象。进一步地,所述单向节流阀包括回油单向节流阀和压力油单向节流阀,所述回油单向节流阀与压力油单向节流阀串联,所述回油单向节流阀设于靠近平衡阀的一端,所述压力油单向节流阀设于靠近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的一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回油单向节流阀调节经平衡阀进入回油路流回油箱的油的流量,压力油单向节流阀调节经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平衡阀进入油缸有杆腔的流量,二者串联设置共同调控平衡阀的流量,限制油缸中活塞运动的速度,可以有效消除油缸的抖动现象。进一步地,所述油箱的出油口处设有充液阀,所述充液阀防止油沿出油口倒流回油箱。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当平衡阀的单向阀工作位工作时,有杆腔内的油无法通过平衡阀,在压力的作用下,油会沿油箱的出油口倒流回油箱,无法起到支撑油缸活塞的作用,故设置充液阀,避免油沿油箱的出油口倒流回油箱,确保有杆腔内的油量在平衡阀的单向阀工作位工作时为一定值,起到支撑油缸活塞的作用。相应的,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辊压机液压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正常工作步骤:油箱向油缸供油,使油缸的有杆腔内充满油,排出有杆腔内的空气,电磁换向阀不得电,控制油作用在平衡阀及液控单向阀上,平衡阀的节流阀工作位工作,液控单向阀开启,有杆腔的油经平衡阀、液控单向阀回到油箱,辊缝变大时,油箱向油缸的有杆腔补油;防冲击步骤:辊压机断料或碎料的情况下,平衡阀控制油路的压力下降,平衡阀在弹簧的作用下换向至单向阀工作位,将回油路切断,辊子的冲击停止,当平衡阀控制油路的压力回升后,平衡阀换向至节流阀工作位,辊压机正常工作。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防冲击步骤,可以减少断料或碎料的情况下辊子产生的冲击和震动,保护主机机架、辊子轴承及蓄能器,有效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地,还包括拉辊缝步骤:电磁换向阀得电切断主控油路,控制油不再作用于平衡阀及液控单向阀控,平衡阀在弹簧的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辊压机液压控制系统,包括主动辊、从动辊、蓄能器(1)、油缸(3)和油泵(16),所述油泵(16)经第一电磁换向阀(15)分别与油缸(3)的有杆腔和无杆腔连接形成液压控制油路,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15)与无杆腔之间设有第二电磁换向阀(12),所述第二电磁换向阀(12)与油缸(3)之间设有蓄能器(1),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15)与无杆腔之间设有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10);所述油缸(3)包括传动侧油缸和非传动侧油缸,所述传动侧和非传动侧相对设置于主动辊的两端,所述传动侧油缸的活塞连接并控制主动辊的传动侧,所述非传动侧油缸的活塞连接并控制主动辊的非传动侧,所述液压控制油路调控油缸(3)有杆腔与无杆腔中的油量,进而使传动侧油缸和非传动侧油缸相互配合控制主动辊与从动辊之间的辊缝宽度,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缸(3)的有杆腔连接两条支路,一条支路与油箱(4)的出油口连通形成进油路,另一条通过平衡阀(7)与油箱(4)的进油口连通形成回油路,所述平衡阀(7)的控制油路与油缸(3)的无杆腔连通;辊缝宽度变窄时,无杆腔压力降低并作用于平衡阀(7),使有杆腔内的油不再沿平衡阀(7)流出,有杆腔内的油保持定值并支撑油缸(3)活塞,减少辊缝宽度变窄时的冲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辊压机液压控制系统,包括主动辊、从动辊、蓄能器(1)、油缸(3)和油泵(16),所述油泵(16)经第一电磁换向阀(15)分别与油缸(3)的有杆腔和无杆腔连接形成液压控制油路,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15)与无杆腔之间设有第二电磁换向阀(12),所述第二电磁换向阀(12)与油缸(3)之间设有蓄能器(1),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15)与无杆腔之间设有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10);所述油缸(3)包括传动侧油缸和非传动侧油缸,所述传动侧和非传动侧相对设置于主动辊的两端,所述传动侧油缸的活塞连接并控制主动辊的传动侧,所述非传动侧油缸的活塞连接并控制主动辊的非传动侧,所述液压控制油路调控油缸(3)有杆腔与无杆腔中的油量,进而使传动侧油缸和非传动侧油缸相互配合控制主动辊与从动辊之间的辊缝宽度,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缸(3)的有杆腔连接两条支路,一条支路与油箱(4)的出油口连通形成进油路,另一条通过平衡阀(7)与油箱(4)的进油口连通形成回油路,所述平衡阀(7)的控制油路与油缸(3)的无杆腔连通;辊缝宽度变窄时,无杆腔压力降低并作用于平衡阀(7),使有杆腔内的油不再沿平衡阀(7)流出,有杆腔内的油保持定值并支撑油缸(3)活塞,减少辊缝宽度变窄时的冲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压机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侧油缸的有杆腔与非传动侧油缸的有杆腔并联形成有杆腔油路,所述传动侧油缸的无杆腔与非传动侧油缸的无杆腔并联形成无杆腔油路,所述有杆腔油路连接两条支路,一条支路与油箱(4)的出油口连通形成进油路,另一条通过平衡阀(7)与油箱(4)的进油口连通形成回油路,所述平衡阀(7)的控制油路与无杆腔油路连通,控制油(X)经平衡阀(7)的控制油路作用于平衡阀(7),平衡阀(7)的节流阀工作位工作,使有杆腔内的油沿平衡阀(7)进入回油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辊压机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阀(7)与油箱(4)的进油口之间设有液控单向阀(11),所述液控单向阀(11)的控制油路与无杆腔油路连通,控制油(X)经液控单向阀(11)的控制油路作用于液控单向阀(11),液控单向阀(11)处于开启状态,使有杆腔内的油返回油箱(4)。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辊压机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阀(7)与液控单向阀(11)之间设有拉辊支路,所述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10)设于拉辊支路,拉辊缝时,压力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亚民丁亚卓徐智平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利君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