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合片和图像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69632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粘合片和图像显示装置。粘合片(15)在透明膜基材(59)的一个主面上具有第一粘合剂层(51),并且在另一个主面上具有第二粘合剂层(53)。第一粘合剂层的厚度大于第二粘合剂层的厚度,并且在图像显示装置的形成中,第一粘合剂层以与正面透明板接触的方式配置,第二粘合剂层以与图像显示面板接触的方式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粘合片和图像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形成图像显示装置的双面粘合片以及图像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作为手机、智能手机、汽车导航装置、个人电脑用显示器、电视机等各种图像显示装置,广泛使用液晶显示装置或有机电致发光(EL)显示装置。出于防止由来自外表面的冲击而造成的图像显示面板的破损等目的,有时在图像显示面板的可视侧设置透明树脂板、玻璃板等正面透明板(也称为“覆盖窗口”等)。有时在正面透明板的周缘形成用于装饰、遮光的着色层(装饰印刷层)。将粘合剂贴合在具有装饰印刷层的透明构件上时,容易在印刷高差部的周边产生气泡。因此,采用如下方法:利用厚度大的粘合片,使其具有高差吸收性,从而抑制气泡混入等不良情况(例如专利文献1)。随着显示装置的亮度升高,为了提高遮光性,具有装饰印刷层的厚度变大的倾向,与此相伴,在正面透明板的贴合中逐渐使用厚度更大且更柔软的粘合片。在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如下方案:作为用于在具有内嵌式(インセル型)或外嵌式(オンセル型)的触摸感应器的液晶面板的偏振板上贴合覆盖窗口的粘合片,使用在基材膜的双面层叠了具有规定厚度的粘合剂层的带基材膜的粘合片。以往,作为图像显示装置,将偏振板配置于在两张玻璃基板之间夹着液晶层的液晶单元的正面和背面并与背光源等光源组合而得到的液晶显示装置为主流。近年来,在聚酰亚胺膜等树脂膜基板上设置有电极和发光层的有机EL显示装置已实用化。有机EL为自发光型,不需要光源,因此能够实现屏幕的薄型化、曲面形状化、柔性化等。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3/161666号[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7-16041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在图像显示装置的形成中,有时在图像显示面板与正面透明板的贴合时、贴合后进行热压、压接等加压加工。在使用玻璃基板等刚性基板的图像显示面板中,由于基板不易变形,因此即使在施加了局部的压力的情况下,图像显示面板也几乎不变形。另一方面,在使用柔性基板的图像显示面板中,当在加压加工时对部件的连接部位等局部地施加大的压力时,基板局部地变形。当在释放压力后局部的变形未恢复而以“压痕”的形式残留时,可能成为图像显示的疵点。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通过在图像显示面板与正面透明板的贴合中使用在膜基材的双面上设置有粘合剂层的带基材的双面粘合片,能够抑制由来自背面侧的局部的加压引起的图像显示面板的变形所造成的压痕。本专利技术的粘合片是在透明膜基材的一个主面上具有第一粘合剂层并且在另一个主面上具有第二粘合剂层的带基材的双面粘合片。第一粘合剂层的厚度大于第二粘合剂层的厚度。上述第一粘合剂层的厚度优选为80μm以上,第二粘合剂层的厚度优选为150μm以下。透明膜基材的厚度优选为15μm~150μm。透明膜基材的正面延迟量优选为50nm以下。带基材的双面粘合片能够用于形成在图像显示面板的可视侧配置有正面透明板的图像显示装置。在图像显示装置中,第一粘合剂层与正面透明板贴合,第二粘合剂层与图像显示面板贴合。图像显示面板可以在图像显示单元的可视侧表面上具有偏振板。在此情况下,偏振板与第二粘合剂层贴合。图像显示面板可以是包含有机EL单元的有机EL显示装置。有机EL单元可以是在树脂膜基板上具有电极和有机发光层的有机EL单元。专利技术效果通过经由本专利技术的带基材的粘合片将图像显示单元与正面透明板贴合,能够减少由来自背面侧的按压引起的压痕的残留。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带基材的双面粘合片的层叠结构例的剖视图。图2是示出图像显示装置的结构例的剖视图。图3是示出带粘合片的光学膜的层叠结构例的剖视图。图4是示出带粘合片的光学膜的层叠结构例的剖视图。图5是示出耐冲击试验中的试样的配置的示意图。标号说明51、53粘合剂层21、23脱模膜59透明膜基材15带基材的双面粘合片3光学膜(偏振板)4粘合剂层6图像显示单元10图像显示面板7正面透明板9加强用基板95FPC91主基板92连接部(连接器)201图像显示装置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带基材的双面粘合片的剖视图。带基材的双面粘合片15在透明膜基材59的一个主面上具有第一粘合剂层51,并且在透明膜基材59的另一个主面上具有第二粘合剂层53。在图1所示的方式中,在粘合剂层51、53的表面上暂时粘贴有脱模膜21、23。图2是表示使用带基材的双面粘合片15将正面透明板7固定在图像显示面板的可视侧表面上而得到的图像显示装置的结构例的剖视图。[图像显示面板]在图2所示的图像显示装置201中,图像显示面板10具有液晶单元、有机EL单元等图像显示单元6。图像显示单元6具有用于图像显示的功能层和支撑功能层的基板。例如,在液晶单元中,在两张透明基板之间设置有液晶层,通过使液晶的取向状态变化而使透射光的偏振状态变化,由此调节透过偏振板的光的量。在有机EL单元中,在基板上设置有一对电极,调节设置在电极之间的有机发光层的发光量。图像显示单元6的基板可以是玻璃等刚性基板,也可以是树脂膜等挠性基板。通过使用树脂膜基板,能够实现薄型化、轻量化。另外,如果使用树脂膜基板,则还能够形成曲面显示器、柔性显示器。作为使用膜基板的图像显示单元,可以列举顶部发光型或底部发光型的有机EL单元。顶部发光型的有机EL单元在基板上依次具有金属电极、有机发光层和透明电极,从透明电极侧(与基板相反的一侧)射出光。底部发光型的有机EL单元在基板上依次具有透明电极、有机发光层和金属电极,从基板侧射出光。有机发光层除了具有其自身作为发光层发挥功能的有机层以外,还可以具有电子输送层、空穴输送层等。在底部发光型的有机EL单元中使用透明基板。在顶部发光型的有机EL单元中,基板不一定必须是透明的。为了保护、加强基板,可以在图像显示单元6的背面侧设置有加强用基板9。作为加强用基板9,可以使用金属板、玻璃板、树脂膜等。加强用基板的厚度例如为约10μm~约200μm。在图像显示单元6的外周端连接有柔性印刷布线板(FPC)95。FPC95以绕到图像显示单元6的背面的方式弯曲,并且与配置在图像显示单元的背面上的主基板90连接。在图2中,通过将FPC95的端子插入设置在主基板90上的连接器91中而将FPC与主基板连接。也可以通过焊接等将FPC连接在主基板上。另外,也可以经由导线将FPC与主基板连接。在FPC的连接部位,有时连接器、焊接部分的厚度局部大,形成凸部。可以在图像显示单元6的可视侧表面上经由粘合剂层4配置有光学膜3。作为配置在图像显示单元6的可视侧表面上的光学膜3,可以列举偏振板。偏振板包含偏振器,通常在偏振器的双面上层叠有作为偏振器保护膜的透明膜。也可以省略偏振器的一个面或双面的偏振器保护膜。偏振板可以具有根据需要经由适当的胶粘剂层、粘合剂层层叠在偏振器的一个面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图像显示装置用粘合片,所述图像显示装置用粘合片用于将图像显示面板与设置在所述图像显示面板的可视侧表面上的正面透明板贴合,其中,/n所述图像显示装置用粘合片具有:透明膜基材;固定并层叠在所述透明膜基材的第一主面上的第一粘合剂层;以及固定并层叠在所述透明膜基材的第二主面上的第二粘合剂层,/n在图像显示装置中,所述第一粘合剂层以与正面透明板接触的方式配置,并且/n所述第一粘合剂层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粘合剂层的厚度。/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130 JP 2020-0141991.一种图像显示装置用粘合片,所述图像显示装置用粘合片用于将图像显示面板与设置在所述图像显示面板的可视侧表面上的正面透明板贴合,其中,
所述图像显示装置用粘合片具有:透明膜基材;固定并层叠在所述透明膜基材的第一主面上的第一粘合剂层;以及固定并层叠在所述透明膜基材的第二主面上的第二粘合剂层,
在图像显示装置中,所述第一粘合剂层以与正面透明板接触的方式配置,并且
所述第一粘合剂层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粘合剂层的厚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合片,其中,所述第一粘合剂层的厚度为80μm以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合片,其中,所述第二粘合剂层的厚度为150μm以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合片,其中,所述透明膜基材的厚度为15μm~150μ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合片,其中,所述透明膜基材的正面延迟量为50nm以下。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合片,其中,所述第一粘合剂层的温度25℃下的剪切储能模量为0.16MPa以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合片,其中,所述第一粘合剂层的温度70℃下的损耗角正切为0.25以上。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下栗大器野中崇弘藤原新泽崎良平山村和广
申请(专利权)人: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