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部、中部横浇道和阀门浇注、中道及中道法兰补缩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69218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底部、中部横浇道和阀门浇注、中道及中道法兰补缩系统,阀门浇注系统包括:阀门型壳本体和设于所述阀门型壳本体上的浇注系统;所述浇注系统包括通径及端法兰补缩系统、中道及中道法兰补缩系统;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浇注系统进行浇注时,有利于铁水排渣、排气,产品铸字清晰、降低了积渣、气孔等缺陷;其次,横浇道一、横浇道二给产品的关键部位提供了顺畅的补缩通道,利于关键部位的顺序凝固,彻底避免了产品关键部位疏松、缩孔等缺陷,以上综合因素,可以大副度提高产品的内在质量,使产品拍片合格率提升为98%‑99%。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底部、中部横浇道和阀门浇注、中道及中道法兰补缩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材料成型
,特别涉及一种底部、中部横浇道和阀门浇注、中道及中道法兰补缩系统。
技术介绍
在精密铸造领域中,现有的浇注系统,浇铸铁水的流向为自上而下,先注入的铁水在型壳底部,后续倒入的铁水是在上面的,这样不利于排渣、排气等,产品会存在铸字不清晰、积渣、气孔等缺陷;并且,由于这种浇注方式补缩距离远,产品关键部位补缩通道不顺畅,因此,产品的端法兰、封圈、中道法兰等关键部位缩松、缩孔严重;以上综合因素,使得产品的拍片合格率仅为10%~30%。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底部、中部横浇道和阀门浇注、中道及中道法兰补缩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底、中浇结合阀门浇注系统,包括:阀门型壳本体和设于所述阀门型壳本体上的浇注系统。所述浇注系统包括通径及端法兰补缩系统、中道及中道法兰补缩系统;所述阀门型壳本体包括两个端法兰、连接所述两个端法兰的通径、中道,以及设于所述中道一侧的中道法兰;所述通径及端法兰补缩系统包括设置在通径上方的补缩冒口及浇口杯,以及在所述通径内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底部横浇道、中部竖浇道和中部横浇道;所述补缩冒口及浇口杯设于所述中部横浇道上方,并与所述的中部横浇道相贯通;所述底部横浇道包括若干条通向通径的横浇道一;所述中部横浇道包括若干条通向通径的横浇道二;所述中道及中道法兰补缩系统包括与中道法兰侧面的中上、中下部位相连的竖浇道和设置于所述竖浇道顶端的补缩冒口。所述中道法兰的横截面为长方形,所述中道上与所述中道法兰相连的部位设有相互对置的上加强筋和下加强筋。所述竖浇道上朝向所述中道法兰的一侧设有上补缩通道和下补缩通道,所述上补缩通道、下补缩通道与所述的中道法兰相连,所述上补缩通道、下补缩通道分别与上加强筋和下加强筋位置相互对应。一种阀门底部横浇道,所述阀门底部横浇道设于通径内,且位于所述通径内靠下的部位,所述阀门底部横浇道包括若干条通向通径内壁的横浇道一。一种阀门中部横浇道,所述阀门中部横浇道设于通径内,且位于所述通径内靠上的部位,所述阀门中部横浇道包括若干条通向通径内壁的横浇道二,补缩冒口及浇口杯设于所述中部横浇道上方,并与所述的横浇道二相贯通。所述横浇道二上设有延伸段。一种阀门中道及中道法兰补缩系统,包括与中道法兰侧面的中上、中下部位相连的竖浇道和设置于所述竖浇道顶端的补缩冒口;所述竖浇道上朝向中道法兰的一侧设有上补缩通道和下补缩通道,所述上补缩通道、下补缩通道分别与中道法兰侧面的中上部位和中下部位相连。所述中道法兰的横截面为长方形,所述中道上与所述中道法兰相连的部位设有相互对置的上加强筋和下加强筋。所述上补缩通道、下补缩通道与所述的上加强筋和下加强筋位置相互对应。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通过本专利技术浇注的产品铸字清晰、降低了积渣、气孔等缺陷;本专利技术可以有效控制产品的变形量,提高铸件的尺寸精度;通过本专利技术的浇注系统进行浇注时,铁水由补缩冒口及浇口杯进入,经由中部竖浇道进入横浇道一,并向位于下部的端法兰分散,随着铁水的持续注入,铁水通过横浇道进入中道,铁水继续上升,到达横浇道二的高度时,后续注入的铁水经由横浇道二分散到位于上部的端法兰处,有利于铁水排渣、排气,产品铸字清晰、降低了积渣、气孔等缺陷;其次,横浇道一、横浇道二给产品的关键部位提供了顺畅的补缩通道,利于关键部位的顺序凝固,彻底避免了产品关键部位疏松、缩孔等缺陷,以上综合因素,可以大副度提高产品的内在质量,使产品拍片合格率提升为98%-99%。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个角度的立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另一个角度的立体图。图3为通径及端法兰补缩系统的立体图。图4为现有技术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所示:一种底、中浇结合阀门浇注系统,包括:阀门型壳本体和设于所述阀门型壳本体上的浇注系统。所述浇注系统包括通径及端法兰补缩系统、中道及中道法兰补缩系统;所述阀门型壳本体包括两个端法兰(3,5)、连接所述两个端法兰(3,5)的通径、中道4,以及设于所述中道4一侧的中道法兰7;所述通径及端法兰补缩系统包括设置在通径上方的补缩冒口及浇口杯1,以及在所述通径内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底部横浇道13、中部竖浇道12和中部横浇道11;所述补缩冒口及浇口杯1设于所述中部横浇道11上方,并与所述的中部横浇道11相贯通;所述底部横浇道13包括若干条通向通径的横浇道一131;所述中部横浇道11包括若干条通向通径的横浇道二111;所述中道及中道法兰补缩系统包括与中道法兰7侧面的中上、中下部位相连的竖浇道62和设置于所述竖浇道62顶端的补缩冒口61。所述中道法兰7的横截面为长方形,所述中道4上与所述中道法兰7相连的部位设有相互对置的上加强筋41和下加强筋。所述竖浇道62上朝向所述中道法兰7的一侧设有上补缩通道63和下补缩通道65,所述上补缩通道63、下补缩通道65与所述的中道法兰7相连,所述上补缩通道63、下补缩通道65分别与上加强筋41和下加强筋位置相互对应。一种阀门底部横浇道13,所述阀门底部横浇道13设于通径内,且位于所述通径内靠下的部位,所述阀门底部横浇道13包括若干条通向通径内壁的横浇道一131。一种阀门中部横浇道11,所述阀门中部横浇道11设于通径内,且位于所述通径内靠上的部位,所述阀门中部横浇道11包括若干条通向通径内壁的横浇道二111,补缩冒口及浇口杯1设于所述中部横浇道11上方,并与所述的横浇道二111相贯通。所述横浇道二111上设有延伸段112。一种阀门中道及中道法兰补缩系统,包括与中道法兰7侧面的中上、中下部位相连的竖浇道62和设置于所述竖浇道顶端的补缩冒口61;所述竖浇道62上朝向中道法兰7的一侧设有上补缩通道63和下补缩通道65,所述上补缩通道63、下补缩通道65分别与中道法兰侧面7的中上部位和中下部位相连。所述中道法兰7的横截面为长方形,所述中道4上与所述中道法兰7相连的部位设有相互对置的上加强筋41和下加强筋。所述上补缩通道63、下补缩通道65与所述的上加强筋41和下加强筋位置相互对应。图4为现有技术的立体图,分别在中道法兰、端法兰的侧面上设置补缩冒口一及浇口杯一8和补缩冒口二及浇口杯二9,在其中一个浇口杯二9上注入铁水,进行浇注。在生产中,先制备阀门蜡模,其结构与阀门型壳本体结构相同,在蜡模焊接组树时,需要通过电烙铁熨烫补缩冒口一及浇口杯一8和补缩冒口二及浇口杯二9的下表面,将补缩冒口一及浇口杯一8和补缩冒口二及浇口杯二9焊接在阀门蜡模上,在熨烫过程中,会产生很多蜡水,以至于流到阀门蜡模上,而型壳是在蜡模上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底、中浇结合阀门浇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阀门型壳本体和设于所述阀门型壳本体上的浇注系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底、中浇结合阀门浇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阀门型壳本体和设于所述阀门型壳本体上的浇注系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底、中浇结合阀门浇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浇注系统包括通径及端法兰补缩系统、中道及中道法兰补缩系统;
所述阀门型壳本体包括两个端法兰、连接所述两个端法兰的通径、中道,以及设于所述中道一侧的中道法兰;
所述通径及端法兰补缩系统包括设置在通径上方的补缩冒口及浇口杯,以及在所述通径内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底部横浇道、中部竖浇道和中部横浇道;
所述补缩冒口及浇口杯设于所述中部横浇道上方,并与所述的中部横浇道相贯通;
所述底部横浇道包括若干条通向通径的横浇道一;
所述中部横浇道包括若干条通向通径的横浇道二;
所述中道及中道法兰补缩系统包括与中道法兰侧面的中上、中下部位相连的竖浇道和设置于所述竖浇道顶端的补缩冒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底、中浇结合阀门浇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道法兰的横截面为长方形,所述中道上与所述中道法兰相连的部位设有相互对置的上加强筋和下加强筋。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底、中浇结合阀门浇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浇道上朝向所述中道法兰的一侧设有上补缩通道和下补缩通道,所述上补缩通道、下补缩通道与所述的中道法兰相连,所述上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亮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泰能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